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十七章 论无限性-在线阅读

第十七章 论无限性

§1.斐 最重要的概念之中,有一个就是有限和无限的概

念,这两者被看作是量的样式。

德〔正确地说来,的确是有无限多的事物,就是说,在人们所

能指出的之外,永远总还有更多的东西。但并没有无限的数,也没

有无限的线或其他无限的量,要是这些被看做真正的全体的话;因

为这是容易证明的。经院哲学家们,当他们承认有一种他们所说

的未定的无限而不是肯定的无限①时,就是想要或不得不说明以

上这个意思。严格说来,真正的无限只存在于绝对之中,它是先于

一切组合而不是由各部分的相加构成的。②]

斐 当我们把我们的无限观念应用在最高存在上时,我们原

144

本是对于他的绵延和他的遍在来说的,而在更多的比喻的意义下

用于他的能力,他的智慧,他的善以及其他的属性。

德〔不是更多地比喻的意义,而是较少直接的意义下〈这样

用的>,因为其他那些属性,是通过和那些有关于部分的考虑进入

其中的属性的关联而使人认识它们的巨大意义的。〕

§2.斐 我想这一点是确立了的:心灵把有限和无限看作是

①“未定的无限”原文为 infini syncategorematique,是指一种没有完全地下定义

的无限性,即能够或需要进一步下定义的无限性,但只是就其不能实在被确定来说是

无限的,也就是所谓“不定的无限”(infinitumindefinitum)。“肯定的无限”原文为infini

categorematique.“无限”在数学上一般译作“无穷”,但这里所涉及的不全是数学上的

问题,故仍译作“无限”。

② 参阅本书第二卷第十三章§21。第十七章 论无限性

广延①和绵延的样态。

德〔我并没有发现已经确立了这一点:凡是有大小和多少的

地方,就会产生关于有限和无限的考虑。而真正的无限并不是一

种样态,它是绝对;相反地,一旦加之以样态,就是加了限制,或使

之成为一个有限的东西了。〕

§3.斐 我们曾认为,因为心灵把它的空间观念通过新的增

加而无限制地扩大的能力,永远是同样的,一种无限的空间的观念

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德〔最好还要加上一点:这是因为人们看到同样的比例②永

远继续存在。让我们取一条直线加以延长,使之两倍于第一条。

现在这第二条直线既然和第一条是完全相似的,显然它本身也可

以加倍而得到第三条,它和以前的线也仍旧是相似的;而同样的比

例①既然永远存在,这进程就永远不可能停止;这样这直线就可以

延长到无限;所以对无限的考虑是来自相似性或相同的比例②,而

它的根源是和普遍和必然的真理的根源同样的。这就使我们看

到,那使这一观念的设想成为完全的东西,何以是在我们自身之

中,而不能来自感觉经验,正如必然真理不能靠归纳也不能靠感觉

来证明一样。绝对的观念,像存在的观念一样,是内在于我们之中

的。这些绝对的东西不是什么别的,无非是上帝的属性,而我们可

以说它们是观念的源泉,正如上帝本身是存在的原则一样。关于

1

① 洛克的原文是“扩张”(expansion)。

②“比例”原文为raison,通常意义为“理由”、“道理”等,也可作“比例”解,英译作

"ratio"("比例"),姑且从之译作“比例”,但照通常意义译作“理由”,在这里似也可通,

甚至更好一点。第二卷 论观念

146

空间方面的绝对的观念,无非是上帝的广大无垠的观念,别的那些

观念也是一样。但人们要想象一种绝对空间,它是由各部分构成

的一个无限的全体,这是自己骗了自己。没有这样的东西。这是

一个蕴涵着矛盾的概念,而这种无限的全体,和它们的对立物无穷

小一样,只是几何学家们的演算中所用的东西,就像代数学中的那

种虚根一样。〕

§6.斐〔我们知道还有一种大小,并不以此理解为部分之

外的部分。〕如果我在我所具有的最白的白这样一个最完全的观念

之外,再加上一个同等的或较次的白的观念(因为我不能加上一个

比我所具有的更白的观念,那是我假定为实际所设想的最白的),

这并不以任何方式增加或扩大了我的观念;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把

白的各种不同的观念叫做程度。

德〔我不很理解这一推理的力量,因为并没有什么东西能阻

止人去接受一种比实际所想的更白的白的知觉。为什么我们有理

由认为白是不能无限地增加的,其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白不是一种

原始的性质;感官只给了我们对于它的混乱的认识;而当我们对它

有一种清楚的认识时,我们将看到它是从结构来的,是受视觉器官

的结构的限制的。但对于原始的或可以清楚地认识的性质来说,

我们看到有时是有办法进到无限的,不仅是在外延的方面,或者如

果您喜欢的话可以说扩散(diffusion),或者如经院哲学所说的

partes extra partes①方面,如在时间和场所方面是这样,而且在内

包或程度方面,例如对于速度,也是这样。〕

① 拉丁文,意即:“部分之外的部分”。第十八章 论其他简单样式

§8.斐 我们并没有无限空间的观念,并且没有比一个现实

的无限数的观念更显然荒谬的了。

德〔我也是同样的看法。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能有无限

的观念,而是因为无限不能是一个真正的全体。〕

§16.斐 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因此也不能有一种无限的

绵延或永恒性的积极观念,正如对于广大无垠一样。

德〔我认为我们对于这两者都有一个积极的观念,并且这个

观念是真的,只要我们不把它设想为一个无限的全体,而是设想为

绝对,或没有限制的属性,它在永恒性方面来说是在上帝存在的必

然性中的,不是依赖于部分,也不是通过时间的相加形成这种概

念。我们从这里还看到,正如我已经说过的,无限这个概念的根

源,是和必然真理的概念来自同一源泉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交往合理性建构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和他对意识形态的批判联系在一起 的,对意识形态的批判要求对理性进行重建。重建的理性被区分为 工具合理性和交往合理性,现代化的病态发展被理解为工具合理性 的片面发展,因而,现代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要求交往 行为的合理化。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是在理想的言 谈情境下通过对话而获得相互理解实现的,因此,交往行为合理性的 …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80
  • 第五节模仿、超现实和内爆

    博德里拉早年曾致力于把他所了解的那种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 义和当时最时髦的符号论,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融于一体, 创造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根据这种拼凑的杂拌理 论,他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所谓客体系统、消费社会、媒体与信 息、现代艺术、当代时尚、性和思想、女权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精彩 而独到的阐释。他认为,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消费品…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36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十一卷-在线阅读

    第十一卷 【1】在前面对有关本原问题各种意见的质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智慧就是某种关于本原的科学。困难在于,到底应该把智慧看作是一门科学还是多门科学。如若是一门,那当然永远是一种有关对立物的科学,可是本原并不是对立物。如若不是一门,那么,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些什么样的科学呢? 其次,考察那些证明之本原的科学,到底是一种还是多种?如若是一种,那么为什么这种比其他种…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198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六卷 第五章-在线阅读

    第五章 克拉特斯 (底比斯人,鼎盛年在公元前326年) 克拉特斯(Crates)是底比斯人,阿斯孔达斯(Ascondas)的儿子。 他也是犬儒派的著名弟子之一。不过希波伯图断言,他不是第欧根尼的学 生,而是亚该亚人(Achaean)布里松①的学生。下面的俏皮诗就是他写 的②: 在酒色的雾霭中有一座城市叫佩拉(Pera), 美丽、肥沃、没有污秽、但有平凡, 航…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763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章 概论宗教的本质-在线阅读

    第二章 概论宗教的本质 上面我一般地谈到了我对于人对对象——即使是感性对 象——的关系的看法。这种看法,尤其适合于人对宗教对象的 关系。 在对感性对象的关系中,对象之意识可以跟自我意识区分开 来;可是,在对宗教对象的关系中,意识却直接跟自我意识重合在 一起。感性对象存在于人以外,而宗教对象却存在于人以内。所 以,宗教对象是自身内在的对象,因此它像人的自我意识…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49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