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文学并肩而行——德国启蒙时代的文学

德国启蒙运动不仅解放了思想,而且造成了文学领域的空前活 跃。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部分由于理性哲学的枯燥,部分由 于精神生活的需要,18世纪后半叶,德国公众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大 增。在这块新的领域,人们找到了使那些曾被忽视的东西如原创性、 狂热的情感、内心的感觉等得以倾泻的空间。于是,遂有狂飙突进运 动、古典主义、浪漫派等文学浪潮相继涌现,且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 一浪。在文学浪潮的碰撞中产生了赫尔德、席勒、歌德、荷尔德林、施 莱格尔兄弟等文学巨匠,他们留下的文学遗产至今仍是全人类的宝 贵财富,成为我们理论话语的源泉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文学从来不是纯文学,它始终和人的信念、 理想、追求等哲学思考相联系,这就和哲学发生了交汇。所以18—19 世纪的德国哲学与文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哲学与文学并肩而 行,相互促长,这一现象在古典哲学和浪漫派文学阶段达到高潮。它 们的融合造就了德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德国 人藉此能与英、法邻邦在政治和科学方面的成就相媲美。文德尔班 在回顾那个时代时说:

德意志精神逐渐开始呼吸,除了通过沃尔夫学派的影响而 获得的对莱布尼茨思想的新的哲学兴趣外,它到处都产生了文 学的生活和对艺术的感受。这种高涨的同时性对两种兴趣的继 续发展都是决定性的。德国哲学落在一个最活跃的艺术活动的 时代,美的文学碰上一个为哲学所兴奋的社会。不过在德国,缺 乏那种曾赋予法国哲学发展方向的要素,即对社会生活问题的狂热的讨论。民族统一的缺乏使得这类问题在共同的精神生活 中更加退居后台,尽管它们在单个人那里更加凸现出来,人们常 常提到,德国人凭借他们的哲学,尤其是文学重新赢得了在三十 年战争中失去的民族性。使德国诸精神联合起来的东西,不是 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目标,而是对科学对象和艺术对象的兴 趣,这种兴趣是如此之活跃和狂热,使得人们后来可以有理由地 指责它排挤了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由于哲学和文学在新生的 德国文化生活中构成了两个根本的统一之点,所以这两种追求 要比在其他民族那里更内在地和更持续地共同成长,这是一种自 然的结局。在18世纪中叶,哲学运动和文学运动的融合就开始 了,它决定了它们今后发展的特征。18—19 世纪德国文化的辉 煌 它是整个文化史的最有价值的阶段之一——只有从哲学和 文学的相互渗透中才能理解。①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在线阅读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 中世纪晚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15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和16世纪席卷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一时期的文化交织在经济、政 治和宗教的矛盾与斗争之中。随着公教会权威的跌落,经院神学与哲学在 意识形态中失去了统治地位。正如13 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造成了 经院哲学的繁荣,15世纪以更大规模传入的古希腊文化促成了文艺、…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136
  • 罗素-《西方哲学史》-美国版序⾔-在线阅读

    美国版序⾔ ⽬前已经有不少部哲学史了,我的⽬的并不是要仅仅在它们之中 再加上⼀部。我的⽬的是要揭⽰,哲学乃是社会⽣活与政治⽣活的⼀ 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所做出的孤⽴的思考,⽽是曾经有 各种体系盛⾏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这⼀⽬的就要求我们 对于⼀般历史的叙述,⽐通常哲学史家所做的为多。我还发觉这⼀点 对于⼀般读者未必是很熟悉的那⼏段时期,尤其…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254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五章 洛克的影响-在线阅读

    第⼗五章 洛克的影响 从洛克时代以来到现代,在欧洲⼀向有两⼤类哲学,⼀类的学说 与⽅法都是从洛克得来的,另⼀类先来⾃笛卡尔,后来⾃康德。康德 ⾃⼰以为他把来⾃笛卡尔的哲学和来⾃洛克的哲学综合起来了;但 是,⾄少从历史观点看,这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康德的继承者们属于 笛卡尔派传统,并不属于洛克派传统。继承洛克⾐钵的,⾸先是贝克 莱和休谟;其次是法国的philos…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31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第十二章 在处境最困难的人眼中-在线阅读

    第十二章 在处境最困难的人眼中 在本章中,我们见见革命者、局外人和寻求真实性的人。 如果很多利益不相容的人都声称权利在他们那边,你如何在他们之间做决定?在《共产主义者与和平》最后一部分的一段话中,萨特勾勒出了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为什么不通过询问那些“处境最困难的人”或者“受到最不公正对待的人”怎么看,来决定每一种情况?你只需要找出该情况中最受压迫和处于不利地…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86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导论-在线阅读

    导 论 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一个简单的回答是:我们之所以研究哲学,是因为 在我们随身携带的精神行装中,就已经包括了哲学——不管我们是不是已 经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对它多一些了解! 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悖论作为例子。有些人相信他们 不应该杀戮人类生命。但同时他们又相信他们应当保卫他们的国家。那么 当战争爆发时,他们该做什么呢?如果参军,…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4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