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文学并肩而行——德国启蒙时代的文学

德国启蒙运动不仅解放了思想,而且造成了文学领域的空前活 跃。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部分由于理性哲学的枯燥,部分由 于精神生活的需要,18世纪后半叶,德国公众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大 增。在这块新的领域,人们找到了使那些曾被忽视的东西如原创性、 狂热的情感、内心的感觉等得以倾泻的空间。于是,遂有狂飙突进运 动、古典主义、浪漫派等文学浪潮相继涌现,且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 一浪。在文学浪潮的碰撞中产生了赫尔德、席勒、歌德、荷尔德林、施 莱格尔兄弟等文学巨匠,他们留下的文学遗产至今仍是全人类的宝 贵财富,成为我们理论话语的源泉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文学从来不是纯文学,它始终和人的信念、 理想、追求等哲学思考相联系,这就和哲学发生了交汇。所以18—19 世纪的德国哲学与文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哲学与文学并肩而 行,相互促长,这一现象在古典哲学和浪漫派文学阶段达到高潮。它 们的融合造就了德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德国 人藉此能与英、法邻邦在政治和科学方面的成就相媲美。文德尔班 在回顾那个时代时说:

德意志精神逐渐开始呼吸,除了通过沃尔夫学派的影响而 获得的对莱布尼茨思想的新的哲学兴趣外,它到处都产生了文 学的生活和对艺术的感受。这种高涨的同时性对两种兴趣的继 续发展都是决定性的。德国哲学落在一个最活跃的艺术活动的 时代,美的文学碰上一个为哲学所兴奋的社会。不过在德国,缺 乏那种曾赋予法国哲学发展方向的要素,即对社会生活问题的狂热的讨论。民族统一的缺乏使得这类问题在共同的精神生活 中更加退居后台,尽管它们在单个人那里更加凸现出来,人们常 常提到,德国人凭借他们的哲学,尤其是文学重新赢得了在三十 年战争中失去的民族性。使德国诸精神联合起来的东西,不是 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目标,而是对科学对象和艺术对象的兴 趣,这种兴趣是如此之活跃和狂热,使得人们后来可以有理由地 指责它排挤了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由于哲学和文学在新生的 德国文化生活中构成了两个根本的统一之点,所以这两种追求 要比在其他民族那里更内在地和更持续地共同成长,这是一种自 然的结局。在18世纪中叶,哲学运动和文学运动的融合就开始 了,它决定了它们今后发展的特征。18—19 世纪德国文化的辉 煌 它是整个文化史的最有价值的阶段之一——只有从哲学和 文学的相互渗透中才能理解。①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在线阅读

    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黑格尔之后的19世纪,哲学陷入了重新寻找方向、重新检查基础,甚至重新确定问题和对象的混乱局面,哲学家们广泛深入的探索为 20世纪西方哲学开辟了道路。 从思想史来看,19 世纪的首要标志就在于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即创立了以生产新知识、培养知识创造者为宗旨的永久性制度结构。多元化学科的创立乃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690
  • 霍布斯-《利维坦》-第四十六章 空虚的哲学和神怪的传说所造成的黑暗-在线阅读

    第四十六章 空虚的哲学和神怪的传说所造成的黑暗 哲学就是根据任何事物的发生方式推论其性质,或是根据其性质推论其某种可能的发生方式而获得的知识,其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在物质或人力允许的范围内产生人生所需要的效果。因此,几何学家从图形的结构中找出其中的许多性质,然后又根据这些性质通过推理而找出许多构成图形的新方法,目的在于能用来测量土地、水面和无限的其他用途。同样的…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4日
    79
  • 第五节思想的转向

    —“转向”的含义 大约以1930年为界,海德格尔的思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代表作当然是《存在与时间》,而后期的作品中则出现了许多 新的问题,比如现代技术的根源问题、艺术的本质、诗和语言的存在 论含义乃至“道”;写作的风格也有改变,新词大量出现,等等。一些人 将这个转向(Kehre)解释为从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主义转向了非主 体主义,或“从缘在转向了存…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379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十章 英国的经院哲学家-在线阅读

    第十章 英国的经院哲学家 十三四世纪时,经院哲学有两个中心:一是巴黎大学,一是牛津大学。 两地的风格很不相同,巴黎大学流行的是亚里士多德主义,牛津大学继承了 12世纪英国学者研究数学和自然的传统。英国的经院哲学家利用不同的 思想资源,发展出与托马斯主义不同的体系。他们的影响不局限于英国,我 们下面提到的司各脱主义和奥康主义都是遍及欧洲的思潮。 第一节 罗吉尔…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382
  • 霍布斯-《利维坦》-第三十八章 论永生、地狱、得救、来世和赎罪在《圣经》中的意义-在线阅读

    第三十八章 论永生、地狱、得救、来世和赎罪在《圣经》中的意义 世俗社会的维持在于司法,司法的维持则在于国家的主权者所操的生杀大权以及程度较轻的赏罚。如果在主权者以外还有人能颁赐比生命更高的奖赏、施加比死亡更重的惩罚,那个国家就不可能立足。永生既然是大于今生的奖赏,而永罚则是重于自然死亡的惩罚,所以每一个希望通过服从权力当局的方式避免乱世局面和内战之祸的人,便…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4日
    3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