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评价

《先验唯心论体系》在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它 出版一直到今天,入们始终在对它作出各种各样的评价。费希特在 它出版不久后就发现它所表达的思想与自己的知识学并不完全一 致,他为此批评谢林,并由此导致二人展开激烈的争论。① 当代著名 哲学家劳特曾为费希特作辩护,说谢林在强调主客同一性的时候,实 际上是用主观意识去代替客观对象,把本来没有意识的自然像变戏 法一样转变为精神,这无论如何都是站不住脚的。② 更有甚者,卢卡 奇在 20 世纪 50年代所写的名著《理性的毁灭》中更是把谢林当做现 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鼻祖而加以鞭挞,他不仅认为晚期谢林思想是 倒退和反动的,而且还认为在青年谢林“真诚的思想”中也隐含着一 种似是而非的东西。在卢卡奇的视野中,谢林在《先验唯心论体系》

① 有关费希特与谢林的争论,参见李文堂《真理之光——费希特与海德格尔论 SEIN》,第83—8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② 参见劳特《在与费希特的知识学论战中产生的谢林的同一哲学》,弗赖堡/慕 尼黑,1975。

中夸大了直觉的作用,把美感直观与理智直观等同起来,把真理的获 得归结于“天才”,这不仅在哲学上缺少黑格尔哲学的那种辩证力量, 而且还有认识论上的“贵族化倾向”。①

当然,不少哲学史家并不同意这些评价。前苏联哲学家古留加 就对《先验唯心论体系》褒奖有加,并针对卢卡奇的批评而提出了相 反的观点。古留加认为,谢林借用康德在第三批判中的艺术克服了 自然与自由之间的割裂,把艺术当做一个兼有两者性质的中间领域, 因为在谢林这里艺术作为一种创造形式把意识的成分和无意识的成 分结合在一起。在这方面,美感直观是创造性直观的最高形式,而理 智直观只服务于“精神这个特定的方向”,只有艺术才能提供普遍接 受性。古留加还认为,这部著作超过《精神现象学》的地方就在于,它 对“精神奥德赛”的发挥比后者宏伟,哲学范畴在这里第一次进入了 运动状态,哲学体系被看做意识发展的历史,它不断上升为越来越完 备的形态。意识的发展开始于自然,最后在艺术中到达最高阶段,挣 脱自然的束缚,使自然变为精神创造的素材。而对黑格尔来说,绝对 真理只能在他本人的哲学中得到揭示,而作为“思想家-诗人”的谢林, 则把这种殊荣奉献给了艺术。②

如果说古留加的评论多少有些偏激的话,那德国哲学家冯克 (G.Funke)对谢林的评说则比较客观,对我们理解这本著作十分有 益。冯克认为,谢林不同于费希特,他的《先验唯心论体系》企图表 达人类精神发展史。具体地讲,谢林远离了费希特从道德根据对自 我的演绎,而满怀着出自知识学的审美兴趣。在谢林那里,对艺术 的可能性和真实性的演绎构成其哲学的唯一和真正的官能,达到其 思考的高峰。对谢林来说,自然是精神之唯一的伟大诗篇,理智直 观构成哲学的工具,哲学体系就是由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两个部分

① 参见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第129—132页,王玖兴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 ② 参见阿尔森·古留加《谢林传》,贾泽林、苏国勋、周国平、王炳文译,第101 页,商务印书馆,1990。

组成的。自然哲学提出和试图解答的问题是,自然如何成为理智? 理性如何成为现象?先验哲学的问题则是,自我、理智如何成为自 然?自我意识的发展进程回答了这些问题。处在中心的自我是充 满预感和情感的自我,自然在自我面前是以崇高、直观和鬼魅方式 而显现的。这是自然情节和自然困扰的自我,是自然与活生生的感 觉的关系,自我这时还是依附和屈从于自然。这种情况在艺术中则 恰恰相反,自我挣脱自然的束缚,而自然则成为艺术品的素材,成为 精神的客体。这样,谢林就能够对费希特消解自然界的主观唯心 论思想予以扬弃,在艺术创作中把自然转变为精神,并当做意识 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谢林那里,自我或许是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的 自我,承担起把自然转变为精神的使命,它与费希特的自我是不 同的。① 著名谢林哲学专家鲍姆加特纳的评论也十分中肯,他认为, 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开始于费希特,但谢林创造了一种全新的 方法论结构,它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具有范式的意义。②

无论这些评价有多么不同,我们都认为,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 进程中,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在这里提 出的绝对同一性的主张,对消除康德的主客分裂、理论哲学和实践哲 学的对立,对克服费希特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主观唯心论等,都发挥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谢林迈出的客观唯心论这一步,才使黑格尔 能够把德国古典哲学推向高峰。

① 参见格·冯克《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与浪漫主义的关系》,载于《德国哲学》第5 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② 参见鲍姆加特纳、科滕:《谢林》,第76页,慕尼黑,贝克出版社,1996。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 居勒尼学派

    居勒尼学派因其创始人阿里斯提波出生于地中海南岸的希腊城邦居勒尼(今属利比亚)而得名。同昔尼克学派将善规定为节制、禁欲相对立,居勒尼学派将善规定为个体的快乐,以感觉为根据,主张寻求愉快的感受是人的本性和最高的善。苏格拉底的“善”中包含着功利性的“快乐”效果,居勒尼学派将这种快乐因素加以扩展和发挥。 其基本特征是将生活中快乐和痛苦的情绪性感受视为伦理的基础。初期…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283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三篇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导言-在线阅读

    导 言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① 中世纪晚期,西欧的 农业、纺织、冶炼和造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指 南针和航海罗盘的传入,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中美洲 群岛,1522年麦哲伦开辟了从好望角到印度的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刺激了已被 疾病、灾荒和战争折磨得疲惫不堪的欧洲经济,冒险家、征服者、商人…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80
  • 第二节爱留根纳:上帝与无

    爱留根纳(J.S.Eriugena 约 810—877)是继波埃修之后黑暗时 代的另一位重要思想家,是西方世界在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之间最重要的哲学家,甚至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之 一。① 但这种地位不是他的时代赋予他的,他当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 视。除了他不朽的著作,我们对他所知甚少。他的生平,甚至他真实 的名字几乎都隐藏在历史的黑暗之中。他有…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367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二、先验方法论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在线阅读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A832 我所理解的建筑术就是对于各种系统的艺术。因为系统的统一性就是使 普通的知识首次成为科学、亦即使知识的一个单纯聚集成为一个系统的东西, B860 ① 人的内心禀赋有(同样我相信,这种事在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身上都必然会发生)对 道德的一种自然兴趣,尽管这种兴趣并不是前后一致的和实践上占优势的。如果你加固和扩 展这种兴趣,你将会…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39
  • 第一节科学哲学的一般特征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逐渐形成的现代西方哲学,最初的动力来自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而这种批判的主要理由在于,哲学家们认 为,传统形而上学的错误就是没有把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没 有使哲学具有任何严格学科都应当具有的客观性、精确性和普遍性。 当时对传统形而上学提出反叛的大多数哲学家都相信,只有建立在 一种严格的科学基础上,哲学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例如…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1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