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启蒙先驱

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生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 晚期,他留给后世的,不是军期A文主义的艺术作品,而是他的巨著 《随笔录》(Essais),一部极其复杂的精神产品。18世纪甚至启蒙时代 以后法国文人的精神性格中到处都可以着到蒙田的影子。无论在文 体上,还是在以人为题材的描述上,蒙田的作品都是开创性的,他是 启蒙思想的一个源头。

1533年,蒙田出生于法国南部佩里戈尔地区,他的诞生地就叫做 蒙田城堡。他的祖辈经商,靠卖鱼和对英国出口葡萄酒致富。到他 的父亲一代已经是贵族,他的母亲是西班牙人的后裔。蒙田出生后, 由一个农民奶妈哺养,3 岁时回到城堡。他的父亲开始有意培养他学 习拉丁语,一种当时文人通用的语言。后来,许多欧洲文化和科学史 上的著名人物曾经谈到拉丁文枯燥无比,但是在蒙田的时代,它是一 个学者必备的工具。1539年,蒙田在波尔多一个学校读书。他是一 个懒散的学生,但是爱好读书和戏剧。到了8岁,他又对意大利文发 生兴趣,并且掌握了这门语言。蒙田一生对古代作家情有独钟,他在 《随笔录》中随便提起古人的箴言警句,似信手拈来,这得益于他深厚 的语言功底。少年蒙田也具备古代形而上学知识,包括柏拉图的哲 学、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辩论术、修辞学等。中学毕业后,蒙田在巴 黎和图卢兹继续学习古希腊戏剧、医学、法律。

1557年,蒙田在波尔多法院工作。1562年,他加入天主教会。

1565年,蒙田娶拉夏塞涅为妻,她是一个法官的女儿。蒙田和她共生下6个女儿,但只有一个活了下来。1569年,蒙田翻译了塞邦的《自 然神学》(Theologia naturalis)。1570年,蒙田卖掉波尔多法院顾问 的官职,前往巴黎。在巴黎,蒙田设法出版了他的挚友拉博埃西的作 品,主要是一些诗歌。1571年,蒙田回到自己的城堡。他厌倦了官场 生活,决定归隐乡里。1571一1572年间,他开始写《随笔录》。1574 年,蒙田卷入法国内战,加入了一支天主教军队。1579年,《随笔录》 第1卷完成,并于次年出版。

从1580年6月至1581年11月,蒙田离开他的城堡,经巴黎前往 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在游历期间,他写有《旅行日记》①。蒙田 游历的一个动机是想发现陌生的国家、不同的风俗,以改变日常生活 的平庸和乏味。他要到异域,看看那些激动人心的东西。他最主要 的收获在罗马,那里有当时欧洲的时尚,文艺复兴的源头。从这本书 的示意图上看,蒙田几乎遍访意大利的各个城市。《旅行日记》共分 4 个部分,其中第1部分为蒙田的秘书所记,第 2、3、4 部分为蒙田手 迹,记载十分详细。我们以第2部分为例,那里甚至谈到了中国的古 籍:“3月6日,我来到罗马的图书馆,它由5个或者6个连接的阅览 室组成,藏有大量的书籍……还有一本中国书,蒙昧的文字,纸张的 质地比我们的更加柔软透明……书页是双层的。”②蒙田特别记载了 罗马:教堂、堡垒、古代遗迹、街道,没有繁华的商业,只有宫殿和花园; 快乐的人们在街道上喊叫、奔跑、雀跃,到处有乱扔的酒瓶。蒙田认 为,罗马是最具世界性的城市,不同民族的大熔炉。有研究者把《旅 行日记》和《随笔录》作了对比,认为两者的风格接近,同样体现了独 立精神和自由判断,朴实而有情趣。远足与思想上的流浪是交相辉 映的,它们都起源于好奇。蒙田充分享受着旅行生活给他带来的愉 快。但是,快乐总是短暂的,在他的家乡,波尔多议会在他缺席的情

① 蒙田的这部游记被遗忘了大约200年,直到1770年,一个历史学家在参观蒙田 城堡时,偶然在一口旧棺材里发现了这本300页、对开的文稿。 ② 弗朗索瓦·里戈洛主编:《蒙田游历记》,第111页,巴黎,法兰西大学出版社, 1992。

况下,选举他为波尔多市长,他不得不回去赴任。

蒙田这次旅行的本意是想治疗自己多年的肾结石病,虽然病没 治好,却有了意外收获,他印证了自己在旅行之前就持有的看法:一 个民族的习俗对个人和国家起支配作用。这与孟德斯鸠后来在《论 法的精神》中的意见不谋而合,可以说是启蒙精神的重要内容。 蒙田能得到波尔多人的信任,荣获市长之职,除了他个人的品德 和能力因素之外,还因为他的父亲生前就是非常称职的波尔多市长, 他是子承父业。什么是蒙田的为官之道呢?他在《随笔录》中曾经作 了精彩的描述:“到任后,我就忠实而认真地认识自己,完全如我感觉 到的那样:没有记性,没有警觉,没有经验,没有魄力;也没有仇恨,没 有野心,没有贪欲,没有激情。”①这样的性情怎能为官呢?它表明蒙 田的大智若愚吗?蒙田更像一个哲学家,而不是官员。但他却异乎 寻常地在市长的位置上获得连任。

1582年,《随笔录》前两卷经过修改后再版。1586年,蒙田连任市 长期满后,撰写该书第3卷,并于1587年在巴黎出版。在这之后,蒙 田不断修改他的全部随笔,添加新的内容。自1571年开始动笔,直到 离世之前,蒙田在整整 20年的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撰写《随笔录》。 1592年9 月,蒙田逝世,他生前一个热情的崇拜者、好友德·古 内小姐将蒙田留下的《随笔录》最新版本整理出版。

蒙田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的事业不在现实的世界,而在他 的书中,他是超脱的,所以才有在随笔中体现出来的豁达和宽容;他 的时代动荡不安,但他本人的生活波澜不惊。他平静,从不过激,从 而观察更全面、敏锐。他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走向现代哲学

    —“生存”及“生存境界” 克尔凯郭尔曾批判思辨哲学达不到“生存”,它既无法解决人在 “生存”中遇到的问题,也无法为人的“生存”提供依据和力量。他多次 指出,我们虽然身处一个知识高度增长的时代,但是人们却常常忘记 了“生存”的意义。② 在克尔凯郭尔解说“生存”概念的时候,我们不仅 可以看到他对思辨哲学传统的背离,而且还可以看到他哲学思想当 中突出的现代层面。 …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359
  • 第一节培尔的主要问题

    培尔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笛卡尔相似:要不要相信权威的判断? 是否可以以权威的判断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培尔探讨的领域与笛卡 尔有所不同,笛卡尔主要讨论科学认识领域,培尔的主要问题在历史 领域。但这并不妨碍培尔吸取笛卡尔的怀疑精神 这也就是广义 上的笛卡尔方法。从根本上说,这个方法是理性的。关于理性,可以 有两种判断,一种是狭义的,也就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另一种是广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389
  • 梯利-《西方哲学史》-第三编 近代哲学-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在线阅读

    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478 第一章 赫尔巴特的实在论 第一节 反对黑格尔哲学 但是,黑格尔的哲学同样引起极大的对立,激发出反动的运 动,其中走极端者排斥一切形而上学,认为那是无益的事。新德国 暂学的各个方面都遭受到攻击,诸如它的唯心主义、泛神论、唯理 主义以及先验的方法。有些思想家坚持比较严谨的科学方法,达 到同新哲学相矛盾的结果;实在论和多元论。…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1日
    411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一卷 第十章-在线阅读

    第十章 厄庇美尼德 (约公元前600年) 厄庇美尼德(Epimenides),据塞奥波姆普和其他许多著作家说,是斐 埃斯提乌(Phaestius)的儿子;不过有人认为他是多西阿达(Dosiadas) 的儿子,还有人认为他是阿格萨库(Agesarchus)的儿子。他是克里特的 克诺索斯(Cnossos)本地人,不过因为留着长发,他看起来不像是克里特 人。一天,…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381
  • 尼采-《悲剧的诞生》-十五-在线阅读

    十五 有鉴于上述最后几个充满预感的问题,我们现在必须来说一 说,苏格拉底的影响如何像在夕阳西下时变得越来越巨大的阴影, 笼罩着后世,直至今日乃至于将来;这种影响如何一再地迫使艺术 推陈出新——而且已经是形而上学上的、最广和最深意义上的艺 术——,以及这种影响本身的无穷无尽又如何保证了艺术的无穷 无尽。 ① 某种类似于魔鬼……]誉清稿:并非那种魔鬼般的声音。—…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29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