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列】聂锦芳-重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全22讲-讲演稿-10

嗯,关于从一部文本中如何抽象思想。我一会儿再说,我现在呢先就说是,总体研究完了以后,如何处理他这个思想,怎么进行,我们给它概括这几个方面。

一个呢,就是我刚才说的,同一思想在不同文本中的演变,是吧?

一个呢,就是同一个思想,在不同文本中的演变,这个是一个工作,你必须做,他这个环节不一样,文本的具体简读,只是呃某些作品的研究。那么从中梳理和挖掘的观点与思想呢,在该文本中有特定的含义和界域。
然而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对某些问题的探讨是持续的承接着的,但是又是有变化的。

概括马克思的思想,需要在不同文本中观涉到的那些相同的议题进行梳理,甄别出他们具体含义上的差别和变迁,寻求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轨迹。
这个马哲史研究什么呢?是研究这个的,研究他的这个思想在不同文本中的这个演变,寻求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轨迹。
这一工作呢,就避免了单纯根据马克思某一文本中的阐述,就对他的总体思想做出概述,有助于把握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它的准确的含义。
呃,这种研究呢的开展,对于目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断闸取义的现象呢,就形成了一种解构。
我们习惯的论述是离开一种提法的原始语境和意志,把马克思针对特殊情况写下的一些想法观点,提升或扩大,为他对世界对哲学的一般理解。

呃,最明显的例子。我举个例子,我不不知道这个马哲导论课老师怎么给你们讲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认为原来我们这个教科书所宣传的苏联版本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啊,不能反映马克思的这个哲学的这个理论框架之后,我们一般选择 关于菲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这个大纲。恰恰是这个菲尔巴赫提纲了,是在马克思去世之后,一八八八年发表的时候啊,恩格斯就给他标了一句话说,这是马克思这个天才世界观理萌芽的最初的纲领,正好他有十一条。
我们一般按照原理了,正好把它十一条了。就说马克思没有写哲学原理,如果有写哲学原理的话,他就按照菲尔巴赫提纲来写,呃这就是明显的根据一部著书来概括他的思想。

但是mega发表的这个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这个著述表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在马克思留下来的一本它标有四十到十七年的笔记本里边的两页。这个四十年到四七年的这个笔记里边呢,这个菲尔巴哈提纲夹在所写的一系列的,批注性的这个笔录里边,这个MEGA编辑啊,根据这个笔记就是他用的那个呃索尔的那个深浅程度判定他前头就是他前头那个十一条之前,有四段话,那四段话了,跟他之间是同时写的。而且马克思把这个四段话了,用了一个箭头了,把提纲的第二条跟那四段话连起来连起了,这是一个判断。

再一个判断呢,就是后面会发现,在提纲写作的这个,写作这个提纲,这是恩格斯把他们截取出来,叫了个提纲,马克思不那样,马克思写了那么多,也没有提过这个事儿。

后边除了这个以外,这四句话了,因为他一个箭头很显然跟提纲的第二条是一样的。那的意思就是说,哎这四条了,如果要是单独的看每一条也不知道说什么呢,不知道说什么了。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旦回到神圣家族中,后面会发现这四条内容恰恰是神圣家族上,触及到还没有写作的四个纲领四句话。

而我们知道深深家族作为一个批判青年黑改派的作品,他有一个任务没有完成,就是在作为青年黑改派里边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就费尔巴哈他在内部作品里面没有进行过批判。

因此呢,就意味着这个,关于菲尔巴哈这个提纲的这个这个总体和神圣家族是承接着的。

因此呢,马克思思想的整体里边,必须由神圣家族来由他来发展过来。
因此这四段话恰恰也是提纲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呢,马克思当时在那里边标的,他还有一个编撰一套社会主义史资料汇编,这是他的原话,甚至毋宁说是一部用史料编撰成的社会主义史的这样一个工作。

因此呢他的这个提纲是以他两项任务所衔接的。

而就其内容来说,它所针对的是当时特德国特定的思想形态而进行的探述和评论。如果不考虑到这一个环节,单独把十一条题纲揭出来,那么会发现马克思了,你所有的马克思那里边所有的哲学字眼,都是对哲学的一般进行发言。但是如果把这两条加进去了,他那里边所有的哲学,指的是哲学的一种特定形态,指的就是从观念理解世界的青年黑格尔派。

因此他所谓的哲学消减了,哲学死亡了。又把这个呢,指的是哲学的一种特定形态的死亡,而不是说马克思也是一个现代哲学终结论者。

大家清楚这个谁了?呃,我们具体谈的时候就说的。就是说它那里边所谓的哲学,绝不是指总体上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一般哲学,而是指当时流行的以观念解释和构建事件的德国青年黑盖派哲学。

因此内部十一条提纲,不能作为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大纲。他的一些相当一部分思想呢还不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叙述完整、观念鲜明。

我说这个了,就是大家可能大部分也不一定从事这个研究。就是你研究的时候,必须注重这个情况,就是他在那随便写的一个。最后后面人发现了发现了以后呢,你也不问他前后写过什么,他是为什么写的,你就作为他一个思想判定,我接触过很多人,就是我们按照大纲来选这个马克思哲学原理,可呃,这个显得你未必这个谁。我给大家说啊,马克思最重要的思想,也不一定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是资本论中的哲学,他那个哲学高峰在资本论里面呢是吧?

因为马克思没有我们现代的这样一种现代学科界域,他不知道现在的这个哲学经济学的风眼。因此他创造资本论的时候,他不意味着他意味着他是写一部政治经济学的书,他是把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历史哲学融汇在一起来写一步解剖当时社会现状的著宿,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呃,除了这个以外呢,我们看到马克思毕生重视的像劳动、生产、阶级、剥削、国家、市民、社会、革命、人的本质等范畴,在不同的注释中都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他对资本统治的分析和批判,由一种基于道义的零散的谴责行为,发展为系统的批判理论和方法。而他关注和把握世界的视角和角度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离开了这个工作,离开了这个同一视角中不同文本的这个演进的梳理,这个就把握不了,把握不了是吧?

呃,我就是你比如说你就我们必须明白这个,比如说你研究一段儿的时候,你最后那个,做那个结论的时候,你一定要留下这个伏笔。就我曾经说这个,我们这老师啊,一般他研究一个人物,一个文本的时候,老说这个很重要。

我就是确实有这种情况,你选择了一个文本,你下了那么大功夫,最后得出来的这个文本并不是经典。我给大家讲啊,这个研究对象从来不决定研究水准,你可以选择一个二流的研究对象。但是他这个对象,并不决定你研究水准,以什么决定研究水准呢?是由你那个基于对象而生发出来的,你本人的研究方式和抽象程度,以你的分析评判的这样一种深度是吧?这个是我需要强调的一个工作,就是同一思想,在不同文本中的演睛啊,这个工作需要做的是吧?

再一个呢就是不同语种转换过程中核心概念含义的数义,这个核心范畴概念。呃,这个跨文化研究啊啊,都有这样的问题,呃,就是不同语种转换翻译过程中,大家读那个西方哲学的时候,发现大量的名著翻成中文以后,不同语种翻译过程中这个核心范畴啊,它这个字会有很大的殊异。

迄今为止,可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啊,使用最普遍的文本仍然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这个中文版,呃,这里绝不是对中文版的翻译持这个根本否定的态度。相反,我认为啊,这个中文版含有相当的利润价值。而且在目前翻译作品这个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中央编译局的这个翻译水准啊,应该说是它是持一个水平线之上的。因为他那里边有个机制的表明,就是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个人的翻译。我们现在大量的作品啊,未必达到这个水准。你一般都是个人翻译,个人翻译了以后,最多出版社找一个教者,就你俩人中央编辑局的,因为他是个国家机关,他就是一个人或两个人议了以后,他会一个他那个马列布的同时,十几个人呢反复进行讨论这个。

他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它的大部分翻译呢,不是研究者,是外语学外语的。大部分,这是它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不需要看这个翻译啊,这个翻译实际上是先研究后翻译,我们是翻译了以后,我们再研究,这个顺序给颠倒了。就是像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作品,如果不是为了研究,就不必翻译。
就我就说这个马克思,你现在宣传他,也就那样了。
如果他是一个学术了,你是要研究他才需要翻译是吧?

呃,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啊,就是包括马克思文本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作品的翻译,不像自然科学著作那样能够做到在不同语种之间实现词汇含义一一对应的转换,甚至有时在另外的语种中根本找不到完全匹配的词汇,或者是勉强用了一个,但是两者的含义非常不同。

呃,当然了,还有这个有译者本身特定的这个思想文化观念和意识心态的考虑而造成的起点。这些呢都为我们准确的理解原文了,思想呢增添了很多难度。

但是呢,它是跨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马克思作品绝大多数是用德文来写作的,而且从大的语系系统看,德英法,甚至包括俄文在内,大致属于同一语系,概念之间的同构性非常相似,不同语种翻译过程中核心概念含义的损易程度不大。

但是特别是对于我们东方人来说,用汉语日语来表达,是非常困难的,很难做到这个严禁易的程度。

我甚至有一个极端的观点,就是说这个MEGA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全部翻译的,特别是那些学术资料卷中的一些观点。为了再现马克思写作的完整过程,编者甚至把它写作和划掉的一些段落,包括单词都编入其中。这些东西很难翻译。因为马克思写作的速度很快。一个单词我们现在看的时候啊,看的时候,他经常就把那个字母给漏掉了。还有这个大家发现了这个大的思想家,一般都不遵循语法规范,不注意,这可能是一个个性。

你像中国这个思想家,反正这个大白话的那个,就没有个性的语言,这个有鲜明的思想家不逊尊于,这个马克思这个德蒙特别不好读,特别不好读,他那个烧狗更难做。他经常就把这个字母漏掉,而且这个变革变为他不遵循这个规范,经常给人们造成,不知道他在那瞎表达什么。

从特别是那些他写错的这些单词,你只能用这个德文来告诉大家,说是在德文是一个什么词,它需要这个水么?我们看这个日本这个一流的马克思研究者,他基本上不看这个翻译,不看翻译啊,就是马克思写的单词,但是有一个字母少了、多了,德国人有时候看得出来,但是这种情况和过程,我们怎么用汉语表述了,如果用一一翻译或呃翻译或者是清楚的解释一番。

那么这个篇幅将极度的膨胀起来。目前呢中文版第二卷呃,中文全集第二版的处理办法是部分译文的参照MEGA的这个正券翻译,但是也不是全部,而把学术资料作要的全部内容,全这个舍弃掉了。对于专业的文本研究者来说,这个是不适当的。

呃,我再举个例子啊,这个手稿的编排,手稿有两个编,排在这个美感已经出来,一个就是时间顺序编排一个就是逻辑顺序。我们翻译的就是这个逻辑顺序,把那个时间顺序就给漏掉了,就没有翻出来,没有翻出来。呃,这个我们觉得不是很适当的。

目前啊对照马克思著述的这个中俄的三种文本,发现用一个词的翻译导致理解上的差异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我举个例子啊,大家都知道这个恩格斯有一部著作啊,就是,《路德维希菲尔巴号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就“终结”这个词啊,呃,大家去过这个德国可以看出来,你去德国里边乘坐那个地铁的那个出口的时候呢,经常用这个词,他这个词儿呢翻成汉语,它有两种,一种呢,就是终结,就是到站了,到站了。另一个意思呢,就意味着他是出路,出口出路。但是在我们中文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终结哲,德国古典哲学就完了,没有了。但是按恩格斯的意思是说,是德国古典哲学必须变换。那么意思就是是马克思恩格斯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而不是决裂者,就是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这里边形成了新的间断。

就这个洛克莫尔说的,马克思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用成员,是吧?他就是出口的意思嘛,出口意思说是人家德古古典哲学在那儿的时候直接转换以后,又找到一个一片新的天地。

啊,这个时间关系。我这个例子特别多,这样一个诸如此类的这个词义辨析,绝不是这个咬文嚼字的这个说啊,老的我们呃,这个有的人指着说是这个在在那那个你这个书生在那里边考证了,你这个不是这样的,它涉及到对马克思思想的不同理解,有些是内涵很不相同的理解。

可以说,这一方面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即将为马克思哲学研究开辟一个新的方向和领地。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58

    [TOC] 我们接下来看另一个哲学家,更加重要的一个哲学家hops。 哦,hops比培根要重要的多。在那个哲学上。 大家看啊,我会讲三个问题。 第一点是。大家可以看到就是说他的著作。 霍布斯的话,它的生卒年要比培根更晚一些。就它是从一五八八到一六七九。 那么。pops 的话,他是就是说十五岁就进牛津大学去学习哲学啊和这个逻辑学,和这些古典学去了。 大家如果去…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51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16

    [TOC] 那我们转向第二位思想家高尔吉亚,这个人呢,就蛮有意思的,他的一些思想就跟芝诺非常像。他也是芝诺的学生,是吧,恰恰也证明了这个叫青出于蓝胜于蓝。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那么这个高尔基案也是智者。 啊而高尔基亚呢,他这个人呢,这个生于西西里的一个叫雷昂底根这个地方,这个据说啊,他曾经师从过芝诺,还师从过另外一个我们在后边再讲自然哲学的时候,会讲…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48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68

    [TOC] 天赋观念,这个就是他的整个起点,它的整个所有这些真知识的前提,就相当于欧式几何体的,那就是公理。 现在的问题呢,是要找到那些最简单的公理、最原初的出发点,我们才能够按照严格的方法推,以便扩展我们的知识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找那些初始的真观念、 那么为此呢,笛卡尔就进行了普遍怀疑。这就是我们讲的第四个问题,就是普遍怀疑。 普遍怀疑呢他一个是,对笛…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39
  • 【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第九卷(1) 各政体下的个人生活方式

    嗯。所以讲这个跟基础是对应的,这个个人是这样的啊,因为他的父亲是吃那种。民主式的这个个人觉得所有愿望都是一样的,孩子也应该是这样的。她对。孩子的任何欲望都不加限制意识同仁。啊?就是不管。都放任不管所有的欲望,他认为都是的。对不对?所有的欲望。所有的灵魂的成分都是好的。但是呢?哦,说你在这儿有一个非常敏锐的一个观察,这个这个这个这个观察实际上二十世纪很多的。这…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4日
    280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73

    [TOC] 一个是。简单的谈一下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因为之前就是说霍布斯和洛克我谈的很仔细了,像斯宾诺莎非常的非常类似的,非常简单的提一下就可以了。但是他其实也很重要,他的这个政治主张。 他跟霍布斯,或者更早一点,那个马西亚ve他们一起都是构成。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这个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这样一些重要的这样的创始者。 那么也因为斯宾诺莎,他那些自由主义的倾向…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7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