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叔本华为什么“不熟”?

马克思和叔本华为什么两人身处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时期,还都是德国哲学家,为什么两人互相之间连一点讯息都没有,一句评价也没有,马克思在1849年回到德国创立新莱茵报时期叔本华哲学已经在德国迅速的上位并压制黑格尔哲学了,这段时期马克思没有消息吗,还有后来马克思辗转各国发动工人运动,我不信他对叔本华一点风声都没有,而马克思在做唯物论哲学时期叔本华不可能也没有消息,二人居然跟像在两个世界一样,一脸蒙?

叔本华简介: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品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1788年,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商人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19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标志着他思想发展的顶点。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哲学副教授,与黑格尔争夺听众败北而辞职。尽管他的哲学受到同代人的冷落,但他仍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其哲学体系直到1853年-65岁时为人重视(随《附录与补遗》的发表)。1860年9月21日逝世,享年72岁。

马克思的一生:【名人的一生】马克思一生大事传记年表

叔本华比马克思大30岁。但叔本华65岁才出名,这时马克思也已经35岁。

-----

马克思(Karl Marx)和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确实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且都是德国哲学家。然而,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交流或评价,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哲学思想的差异
    • 马克思: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和政治理论上。他关注的是社会变革、阶级斗争和工人阶级的解放。
    • 叔本华:他的哲学以悲观主义和意志论为核心,探讨的是个体的痛苦与救赎,强调艺术和美学的超越力量。
    他们的哲学关注点和领域有很大差异,几乎没有重叠的地方,因此他们可能没有理由或兴趣去关注对方的工作。
  2. 哲学界的圈子和影响
    • 叔本华在19世纪前期相对不为人知,直到晚年才开始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 马克思则更多地参与政治活动和工人运动,他的主要读者和支持者也多是工人和社会主义者,而不是传统的哲学圈子。
  3. 个人性格和兴趣
    • 叔本华以孤独和厌世闻名,他对学术界的态度也是相当批评和疏离的。
    • 马克思则活跃于革命和政治活动中,对哲学的兴趣主要是为了服务于他的政治理论。
  4. 地理和社交环境
    • 尽管他们都是德国人,但两人的生活轨迹和社交圈非常不同。马克思主要在西欧流亡,尤其是伦敦,而叔本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法兰克福,远离激进的政治活动。
  5. 时代背景和信息传播
    • 19世纪的通信和信息传播远没有现代那么发达,哲学家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书信和出版物。如果两人没有直接的互动或共同的朋友,他们可能很难关注到对方的工作。

综上所述,尽管马克思和叔本华在同一时期生活,并且都是德国哲学家,他们之间没有直接交流和评价的情况并不奇怪。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哲学领域和关注点不同,社交圈和生活轨迹也有很大差异。

4o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理想国》章节概述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它以对于正义、政治和理想国家的探讨而闻名。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涉及不同的主题和观点。下面是对《理想国》每一章节的详细介绍,以及全文的逻辑和写作思路。 第一章:《关于正义》本章开始于柏拉图的导师苏格拉底与其他人讨论正义的定义。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定义,但最终苏格拉底引导他们认识到正义是一种普遍的道…

    散文随笔 2023年8月8日
    2.9K
  • 希腊神话3:宙斯的情人们(凡人男女)

    宙斯的罗马名字叫朱庇特。朱庇特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老大哥的名字——木星(Jupiter)。 木星卫星总共有79颗,其中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这四个卫星后被称为伽利略卫星。1975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规定,木星已知的79颗卫星都必须以罗马神话中众神之王“朱庇特”(也是木星的名字,在希腊神…

    散文随笔 2023年12月30日
    344
  • 盘活这几部西哲史教材,西哲考研还不是信手拈来?丨哲学考研

    各位正在冲刺的25鸭宝,倘若你是精力旺盛、享受自我突破的J人,那么正好适合看看这期西哲史教材盘点,顺便丰富你计划簿中的打勾选项;如果你是习惯佛系学习法、含蓄内敛的P人,可以通过这期内容随机获取一些掉落的干货哦。 本期文章,小编本着“简明扼要”和“考研适用”的两条规则,选取了一套西哲史教材书单。希望为大家的考研之路提供一些路标,有意向参加26哲学考研的同学也能…

    散文随笔 2024年10月24日
    386
  • 解析影片《特洛伊》对史诗的重构魅力

    一、视觉冲击   影片开头,映入观众眼帘的便是一只狗朝着散发着腥臭气味的壁垒间士兵的尸体跑去,几只乌鸦正在叼啄尸体的脏腑,周围苍蝇嗡嗡。这样的场景令人作呕,同时也令人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暴尸荒野!银幕上观众看到的是由远而近的两支对峙军队,而马蹄声和士兵的脚步声嗒嗒嗒震颤大地。高大威猛的巴古力斯为赛萨利最优秀的勇士,而阿喀琉斯是阿伽门农军队中最勇猛的武士。让人…

    散文随笔 2024年4月20日
    449
  • 中文圣经版本比较

    〔前言〕 作『约拿书』解经研究,课程规定以中希英版本(原文:希伯来文)为主,以『和合本』、『思高本』、『现代中文译本』、『吕振中译本』为辅。另外,因个人兴趣之故便另参考『文理本』、『圣经新译本』(天道书楼出版),便发现字句之间有一些出入,而译本之所以有不同处,在于译者不同的神学立场、文学造诣、宗派背景,但我个人却十分惊叹圣徒在主里的合一,因为各个译本间虽有不…

    散文随笔 2025年2月24日
    20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