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卷?这7种情况讲透了 作者丨邱小海

内卷告诉我们,表面的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那只是一种自欺欺人 的假象,一种黑暗中无知的消耗,一种悲哀的精神寄托。

01.

内卷又火了

这是华为内部论坛很火的一篇文章。

内卷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普及和传播知识,我参考了相关 的信息,把我个人的粗浅理解奉献给朋友们。

内卷involution,  与之对应的是evolution,  即演化。

直观地说,内卷就是“向内演化,或绕圈圈”。更宽泛一点说,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 为内卷。生活中许许多多低水平重复的工作,貌似精益求精,大家都按部就班,埋头苦干, 乐此不疲,但只在有限的内部范围施展,不向外扩张,工作方向是向内收敛的,而不是向外 发散的,这就叫内卷。试以7个大家熟悉的事例来作解释。

02.

什么是内卷?这7种情况讲透了

1、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是内卷比如大会堂桌面上摆的几千只茶杯,横看竖看侧看皆成行,蔚 为壮观!那是很多工作人员花很长时间,用绳子逐一定位折腾出来的。相对于会议的内容及 其意义而言,这种严格和精准的摆设起不了什么作用,这就叫内卷。

2、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内卷例如,有些单位为了落实上级领导决定的项目,又要冠冕堂皇 使整个决策过程看起来科学化,以应付审计和巡查。为此,大费周折,搞了一套又一套的科 研报告,邀请了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提意见和建议,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评审论证会,穷折 腾一番,其实项目早就由领导拍板决定了。这些庞大繁忙的工作,费钱费时又费力,把简单 问题搞得很复杂,目的只是补程序,把所谓决策科学化的圆圈画完,这就是一种内卷。

3、为了免责,被动的应付工作也是内卷每逢重大节日或敏感时期的前几天,下级机构必须 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大规模的安全生产(或维稳之类)大检查。大家都明白,大部分领导可 能连安全生产的资质证书也没有,这些检查未必有什么实际效果,但还得动用大量的人力物 力去完成这个固定动作,以期万一出了事可以免责,这也是一种内卷。

4、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也是内卷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创建评比就是内卷。因为这些 评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借助这些评比大赛来推动其预期的工作,无法实现其初

衷,做秀成分多于实质效果。例如,某某创业之星大赛,又或某省几个部门联合搞的科技创  新先锋大赛等等,事实上,个人不会因大赛才去创业,科技企业也不会因为大赛才搞科技创  新。大赛的初衷是推动个人创业和科技创新,但实际作用却微乎其微,这种大赛当然是内卷。 5、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是典型的内卷微雕和微刻只是形式上的艺术,其创作内容只会少于  正常尺寸的艺术品,尤其在着色方面,微雕微刻受到致命的限制,微雕微刻的艺术内涵不可  能超越正常的艺术创作。这种刻意的微细化就是一种内卷。这是一种自我较劲, 一种乐在其  中的自讨苦吃。花费了大量时间、耗尽了意志力,不但没有创作出新内容,还得拿个放大镜 看,累死人。

6、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制度性的内卷例如,僵化的考试制度,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 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学生为了考取高分数,而被迫在教学大纲范围内下苦功夫,限制的学生 自由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为了比出高下,出题人只好把考试题目出得离奇 古怪。比如某某起义谁开了第一枪,谁开了第二枪,谁开了第三枪等等无聊之极的考题,这 就是内卷。

7、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是内卷中国人对很多历史名著的研究让人咋舌,就这 么几本书,一两百年来无数学者没完没了地去挖掘,你还能整出什么新东西来呢?但是研究 仍在深入,精细还能再精细,没完没了。研究人员前赴后继,内容却不断重复炒作,论文抄 来抄去,不断用曲解原著和牵强附会的佐证来标新立异,实际上都是那锅里的一堆烂肉,这 是典型的内卷。内卷的成因很多,我们不必深究,也不必穷举,否则自身也可能掉入内卷之 中。略略从制度和文化的二个维度来认识一下。

03.

两大原因,造成内卷

人们为什么会身处内卷困境而无法自拔呢?囚徒困境理论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按照囚徒困 境博弈模型,在制度的压力下,人如同囚在困境中,为了自身的利益,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 “配合”的方案,极少人会选择与体制对抗。因此,人们便乐此不疲地与小范围内的相关的人 员,进行零和甚至负和的博弈,客家谚语把这种现象叫做“裤裆里面打拳”。

大家争来争去,累死累活,不管你再努力,付出再多,利益总量不会增加,还是这么一点点。 由此看来,制度化的内部竞争是内卷的第一成因。

从文化基因上看,两千多年的帝王文化和太监文化驯化出无数的“顺民”。帝王文化的核心是  愚民,以利于其统治,而太监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拍马屁,讨好主子,以期获得主子的恩赐。 所以,有的人从小就要求听话,要求坐言起行都规规矩矩,习惯于在狭隘的人际关系里寻求 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文化基因里决定了中国人习惯于内部竞争,而缺乏向外开拓创新的勇  气。看看现实中的官场职场的残酷内斗,即可理解。

从文化的另一个角度看,传统文化到了某个阶段而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后,就容易走偏,走进 死胡同,既然无法适应外来文化挑战的新形势,只好在内部不断深挖,寻找寄托。

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诸多规矩、讲究、禁忌就是内卷。封建迷信更是将内卷发挥到极点了。 人性是闲不住的,若是没有新的思想产生、没有新鲜事物可以期待,就必然会琢磨出一些东  西来折腾。如各种风俗习惯,又如微雕、微刻和书法等等,以增加一点生活的花样。这也是  内卷的成因之一。

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它慢慢消耗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磨平了个人的锐气。 陷入内卷之后,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虚度。对社会或机构而言,大量的 人默默地做无用功,白白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整体效率,削弱了对外的竞争力。

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博士、教授和研究员,但是,我们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却与之很不相称, 这或多或少与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设计有关。无数的人才,被困在内卷化的制度性 环境里无法自拔,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费,令人痛心。

内卷告诉我们,表面的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那只是一种自欺欺人 的假象,一种黑暗中无知的消耗,一种悲哀的精神寄托。

只有跳出圈圈,站在更高层次上的不断向外突破、创新和创造,才能不让那种精致的、繁复 的、看起来特别敬业的内卷化状态困扰我们,才能回归到向上勃发的新常态上来。

明白了内卷的含义,大家便可以有意识地避免陷入内卷,减少内卷造成的浪费和伤害。无论  你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做事之前都要判断一下,尽可能避免内卷。社会应该鼓励和推动开 放自由的竞争环境,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放在鼓励发明创造,建立最小约束的自由机制上来。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平庸之恶,离你很近

    选自《刘擎现代西方思想讲义》 “平庸之恶”是20世纪德国政治理论家汉娜 · 阿伦特 (Hannah       Arendt,1906-1975) 提出的学术概念,流传很广。但这个词被谈论得很多,理解得却很浅,很多时候其 实是被误解了。 “平庸之恶”究竟是什么…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47
  • 叔本华:为什么幸福的婚姻并不多?

    作者 | 叔本华 性的关系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任务。它是人类一切行为或举动不可见的中心 点,戴着各色各样的面罩到处出现。爱情事件是战争的原因,也是和平的目的;是严肃 正经事的基础,也是戏谑玩笑的目标;是智慧无尽的泉源,也是解答一切暗示的锁匙— —男女间的互递暗号、秋波传情、窥视慕情等,这一切无非是基于…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86
  • 怎样辨别是非:8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

    换盅 诉诸权威|诉诸暴力「诉诸群众「个人为中心 人身攻击|诉诸怜惜「热衷捷径丨阴谋论 盛夏夜晚,穿着清凉的小千姑娘,正在乘公交车回家。 工作了一天,小千有点累,轻倚栏杆。突然,她隐约感觉裙摆蹭到了什么东西, 低头一看,邻座的男子,居然在用手机偷拍她! “你、你竟敢偷拍?你这个变态!”小千又羞又愤,拽住男子不放。 男子见状,反咬一口:“你说…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24
  • 逻辑学在中国遭难

    作者|关敏 逻辑学是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的科学。 1930年代,逻辑学相继取得了三个划时代的成果(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塔斯基形式语言 真理论、图灵机及其应用理论),为现代逻辑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现代逻辑 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逻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970年《大 英百科全书》目录卷的科学分…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31
  • 梁漱溟:思维的八个层次

    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的讲演 第一层:形成主见 第二层: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第三层:融会贯通 第四层:知道不足  第五层:以简御繁  第六层:运用自如  第七层:一览众山小 第八层:精辟通透 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 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7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