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是非:8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

换盅

诉诸权威|诉诸暴力「诉诸群众「个人为中心 人身攻击|诉诸怜惜「热衷捷径丨阴谋论

盛夏夜晚,穿着清凉的小千姑娘,正在乘公交车回家。

工作了一天,小千有点累,轻倚栏杆。突然,她隐约感觉裙摆蹭到了什么东西, 低头一看,邻座的男子,居然在用手机偷拍她!

“你、你竟敢偷拍?你这个变态!”小千又羞又愤,拽住男子不放。

男子见状,反咬一口:“你说我拍你了我就拍你了?有关部门开证明了?”

这时旁边有乘客开口:“我作证,你确实偷拍人家姑娘了!”他晃了晃自己的手机, “我有证据,别想抵赖!”

偷拍者竟被偷拍!男子霎时慌张起来,想要挣脱拉扯,恶狠狠地大吼:“让我下 车啊,不放我下车就揍你们啊!老子可是练家子!”

不过,光是嘴皮子的练家子毕竟是不够的。最终,男子寡不敌众,被乘客们制 服后扭送派出所。

派出所,男子收敛了凶相,仿佛自己才是委屈的一方:“哎呀警察同志,哪个男 人不好色?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呀!”

“你说什么?"民警勃然大怒,“我也是男的,你是说我也和你一样吗!?”人证物 证俱在,嫌疑人态度又如此恶劣,民警当即决定拘留男子。

男子意识到“翻盘"无望,冲着小千大哭大吼,满是哀怨:“你只不过是被偷拍一 下下,而我丢人现眼,还有了案底啊!”

有好事者将整个过程写成段子,传到了网上,很快就冲上了热搜,引出吃瓜群 众围观:

网友 A:  “呵,正经女孩谁会穿那么短的裙子?说不定是主动招蜂引蝶呢!”

网友 B:  “他也是有家的人,以后老婆孩子怎么见人啊?一时冲动而已,别不依 不饶的!”

网友C:   “以后这种人都直接拉出去阉了得了,割以永治!”

网友 D:   “哟,怎么碰巧被人完完整整录像了呢?这是不是有人做局算计这男 的 ? ”

 以上故事纯属拼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但,故事虽是虚构,其中包含的逻辑谬误,却充斥在太多地方,它们变换着不 同面孔,在你我的身边轮番登场。

01.

谬误一:诉诸权威

男子耍无赖:“你说我拍你了,我就拍了?有关部门开证明了?”

 动不动搬出“某部门”、“某人说”,搭配一副趾高气扬的表情,妄图用“权威”压倒对方。 *其它例子:①你说你爸是你爸可不算数,一定要有关部门盖了章才行。②两人争论转基  因作物是否对人体有害,其中一人说:“我老婆是食品专家,她确定食用转基因食品会改变 孩子的基因,这就是为什么亲子鉴定上我和我儿子不一致!”

02.

谬误二:诉诸暴力

男子要开溜:“让我下车啊,不放我下车就揍你们啊!老子可是练家子!” —“拳头即道理”,或“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其它例子:①“给不给我抄你作业?不给就揍你!”②晚清,张之洞劝载沣不要罔顾舆情,

载沣答曰:“有兵在。”

03.

谬误三:诉诸群众

男子装委屈:“哎呀警察同志,哪个男人不好色?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呀!” 好像因为男人们都是这样,所以自己这样也就无所谓了。

“多数即正义",甚至这个“多数”只是胡编乱造出来的——正直男士表示莫名其妙被代表 了。

其它例子:①过马路的时候闯红灯被拦,不以为然地反问:“可是大家都闯红灯啊?”②一 位员工在办公室抽烟,被劝阻的时候辩解:“屋里抽烟的人多了去了,凭啥我就不行?”

04.

谬误四:个人为中心

男子对小千哭喊:“你只不过是被偷拍一下下,而我丢人现眼,还有了案底啊!” 翻译一下就是:你受害深浅无所谓,我可万万不能受罚。

——“宽以待已,严以律人”,凡事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却不尊重他人的利益,对自己,对 他人,双重标准。

*其它例子:①别人卖我高价就是奸商,我卖别人高价就是"我应得的"。②自己丢了钱包,“怎

么办啊,我的钱包丢了,大家快帮我找找”;别人丢了钱包,“不就一个钱包嘛,丢了就丢了, 有什么好找的"。

05.

谬误五:人身攻击

网友A:   “呵,正经女孩谁会穿那么短的裙子?说不定是主动招蜂引蝶呢!” 不就事论事,却对当事人——尤其是受害者——阴阳怪气地指手画脚。

——绕开事件或观点,妄议对方的人格、动机、态度、地位或处境等,常有居高临下的人格 羞辱和动机质疑。

人身攻击发展到极端,变成“受害者不完美论”,好像只有是“完人”,才配成为受害者。人品 和素质有争议的受害者在某些人眼里成了“活该如此”。

*其它例子:①有人留言:“说吧,你发这篇文章收了多少钱?”②小明换手机的时候选了水 果手机而不是某为手机,被人批评不爱国。

06.

谬误六:诉诸怜惜

网友B:  “他也是有家的人,以后老婆孩子怎么见人啊?一时冲动而已,别不依不饶的!” 将施害人角色偷换为受害人角色,“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好像施害人很可怜,因此可以 逃脱或减轻责罚。

——试图激发围观群众的“圣母心”为自己站队,企图利用伪同情掩盖是非,好像错的不是 Ta, 而是其它杂七杂八的因素。

*其它例子:

①二战时期协助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帮凶,好像一句“我们也是受害者”,就能将沾血的双手洗 净。

②某些娱乐性质的海选大会最终变成“卖惨大会”。

07.

谬误七:热衷捷径

网友C: “以后这种人都直接拉出去阉了得了,割以永治!”

很多人提出建议的时候倾向于“一刀切”,或者干脆只是不负责任的口舌之快,好像一句话就 能解决。

——热衷于简单粗暴的方法或捷径,但真正可靠的方法都是复杂的。

*其它例子:①面对某种犯罪行为,“把他们枪毙不就完了吗?”

②“想赢还不简单?禁售某土!抛售某债!”

08.

谬误八:阴谋论

网友D: “哟,怎么碰巧被人完完整整录像了呢?这是不是有人做局算计这男的?”

翻译一下:施害人都是被人构陷的,这水肯定很深。——凡事都觉得是“一盘大棋”的一步, 用脑补的恢宏剧情来自我满足,打造一种虚幻的智力优越感,顺便骗骗赞。

*其它例子:

①全球变暖是神秘组织精心编排的大骗局。

②基因编辑作物在国内的普及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为什么重要? 作者|张汝伦

    作者|张汝伦 01. 今天没有人会怀疑《存在与时间》的经典地位。与哲学史上许多经典不同的是,它一出 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所以如此,除了其本身固有的价值外,还在于它回答了时代 的问题,切合那个时代,也是我们时代人的思想感情。 《存在与时间》在哲学上无疑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一点即使是海德格尔的敌人也不 得不承认。它也是西方思想…

    未分类 2024年10月15日
    233
  • 卢梭:四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作者丨卢梭 “学而不倦,不觉老之将至。”古希腊哲学家梭伦在晚年时常重复这一小句韵文。我自己 也走到了暮年,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句话也可以用在我身上。不过,二十多年经历教会我的, 是一门相当悲伤的学问;相比之下,还是一无所知比较好。毫无疑问,逆境是一位了不起的  老师,但是它要求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益…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94
  • 当代新闻粉碎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 | 阿兰德波顿 时至今日,谁也无法离开新闻的寸土,就连就寝时分,它也在伺机劫持我们的关注。英伦 著名才子型作家阿兰 ·德波顿提醒我们思索新闻造成的影响:它不露痕迹地将“新奇”与“真 实”混淆,对观点中的假设避而不谈,这不仅对理解世界没有帮助,也在不知不觉中摧毁了 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文摘自阿兰&n…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92
  • 人民需要思想,而不仅仅是娱乐

    作者|赵汀阳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01. 为什么思想必须严肃? 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乐而不需要思想。事 实上正如很容易观察到的那样,当下的精神生活主要是娱乐明星、都市写作和体育,这样轻 浮的堕落是令人吃惊的。 它让我想起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的:一旦社会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社会就会鼓励娱乐和体&n…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60
  • 加缪:看到生活的荒谬,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作者|宣庆坤

    01. 1938年加缪在《阿尔及尔共和报》上发表有关萨特小说《厌恶》的评论时,其荒谬思想  就有了雏形,《西西弗的神话》则是他的荒谬思想的集中爆发,较完整地、系统地论述 了荒谬问题。“看到生活的荒谬,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家都  以这个真理为起点。令人感兴趣的并不是某种发现,而是从中汲取…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0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