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是非:8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

换盅

诉诸权威|诉诸暴力「诉诸群众「个人为中心 人身攻击|诉诸怜惜「热衷捷径丨阴谋论

盛夏夜晚,穿着清凉的小千姑娘,正在乘公交车回家。

工作了一天,小千有点累,轻倚栏杆。突然,她隐约感觉裙摆蹭到了什么东西, 低头一看,邻座的男子,居然在用手机偷拍她!

“你、你竟敢偷拍?你这个变态!”小千又羞又愤,拽住男子不放。

男子见状,反咬一口:“你说我拍你了我就拍你了?有关部门开证明了?”

这时旁边有乘客开口:“我作证,你确实偷拍人家姑娘了!”他晃了晃自己的手机, “我有证据,别想抵赖!”

偷拍者竟被偷拍!男子霎时慌张起来,想要挣脱拉扯,恶狠狠地大吼:“让我下 车啊,不放我下车就揍你们啊!老子可是练家子!”

不过,光是嘴皮子的练家子毕竟是不够的。最终,男子寡不敌众,被乘客们制 服后扭送派出所。

派出所,男子收敛了凶相,仿佛自己才是委屈的一方:“哎呀警察同志,哪个男 人不好色?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呀!”

“你说什么?"民警勃然大怒,“我也是男的,你是说我也和你一样吗!?”人证物 证俱在,嫌疑人态度又如此恶劣,民警当即决定拘留男子。

男子意识到“翻盘"无望,冲着小千大哭大吼,满是哀怨:“你只不过是被偷拍一 下下,而我丢人现眼,还有了案底啊!”

有好事者将整个过程写成段子,传到了网上,很快就冲上了热搜,引出吃瓜群 众围观:

网友 A:  “呵,正经女孩谁会穿那么短的裙子?说不定是主动招蜂引蝶呢!”

网友 B:  “他也是有家的人,以后老婆孩子怎么见人啊?一时冲动而已,别不依 不饶的!”

网友C:   “以后这种人都直接拉出去阉了得了,割以永治!”

网友 D:   “哟,怎么碰巧被人完完整整录像了呢?这是不是有人做局算计这男 的 ? ”

 以上故事纯属拼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但,故事虽是虚构,其中包含的逻辑谬误,却充斥在太多地方,它们变换着不 同面孔,在你我的身边轮番登场。

01.

谬误一:诉诸权威

男子耍无赖:“你说我拍你了,我就拍了?有关部门开证明了?”

 动不动搬出“某部门”、“某人说”,搭配一副趾高气扬的表情,妄图用“权威”压倒对方。 *其它例子:①你说你爸是你爸可不算数,一定要有关部门盖了章才行。②两人争论转基  因作物是否对人体有害,其中一人说:“我老婆是食品专家,她确定食用转基因食品会改变 孩子的基因,这就是为什么亲子鉴定上我和我儿子不一致!”

02.

谬误二:诉诸暴力

男子要开溜:“让我下车啊,不放我下车就揍你们啊!老子可是练家子!” —“拳头即道理”,或“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其它例子:①“给不给我抄你作业?不给就揍你!”②晚清,张之洞劝载沣不要罔顾舆情,

载沣答曰:“有兵在。”

03.

谬误三:诉诸群众

男子装委屈:“哎呀警察同志,哪个男人不好色?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呀!” 好像因为男人们都是这样,所以自己这样也就无所谓了。

“多数即正义",甚至这个“多数”只是胡编乱造出来的——正直男士表示莫名其妙被代表 了。

其它例子:①过马路的时候闯红灯被拦,不以为然地反问:“可是大家都闯红灯啊?”②一 位员工在办公室抽烟,被劝阻的时候辩解:“屋里抽烟的人多了去了,凭啥我就不行?”

04.

谬误四:个人为中心

男子对小千哭喊:“你只不过是被偷拍一下下,而我丢人现眼,还有了案底啊!” 翻译一下就是:你受害深浅无所谓,我可万万不能受罚。

——“宽以待已,严以律人”,凡事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却不尊重他人的利益,对自己,对 他人,双重标准。

*其它例子:①别人卖我高价就是奸商,我卖别人高价就是"我应得的"。②自己丢了钱包,“怎

么办啊,我的钱包丢了,大家快帮我找找”;别人丢了钱包,“不就一个钱包嘛,丢了就丢了, 有什么好找的"。

05.

谬误五:人身攻击

网友A:   “呵,正经女孩谁会穿那么短的裙子?说不定是主动招蜂引蝶呢!” 不就事论事,却对当事人——尤其是受害者——阴阳怪气地指手画脚。

——绕开事件或观点,妄议对方的人格、动机、态度、地位或处境等,常有居高临下的人格 羞辱和动机质疑。

人身攻击发展到极端,变成“受害者不完美论”,好像只有是“完人”,才配成为受害者。人品 和素质有争议的受害者在某些人眼里成了“活该如此”。

*其它例子:①有人留言:“说吧,你发这篇文章收了多少钱?”②小明换手机的时候选了水 果手机而不是某为手机,被人批评不爱国。

06.

谬误六:诉诸怜惜

网友B:  “他也是有家的人,以后老婆孩子怎么见人啊?一时冲动而已,别不依不饶的!” 将施害人角色偷换为受害人角色,“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好像施害人很可怜,因此可以 逃脱或减轻责罚。

——试图激发围观群众的“圣母心”为自己站队,企图利用伪同情掩盖是非,好像错的不是 Ta, 而是其它杂七杂八的因素。

*其它例子:

①二战时期协助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帮凶,好像一句“我们也是受害者”,就能将沾血的双手洗 净。

②某些娱乐性质的海选大会最终变成“卖惨大会”。

07.

谬误七:热衷捷径

网友C: “以后这种人都直接拉出去阉了得了,割以永治!”

很多人提出建议的时候倾向于“一刀切”,或者干脆只是不负责任的口舌之快,好像一句话就 能解决。

——热衷于简单粗暴的方法或捷径,但真正可靠的方法都是复杂的。

*其它例子:①面对某种犯罪行为,“把他们枪毙不就完了吗?”

②“想赢还不简单?禁售某土!抛售某债!”

08.

谬误八:阴谋论

网友D: “哟,怎么碰巧被人完完整整录像了呢?这是不是有人做局算计这男的?”

翻译一下:施害人都是被人构陷的,这水肯定很深。——凡事都觉得是“一盘大棋”的一步, 用脑补的恢宏剧情来自我满足,打造一种虚幻的智力优越感,顺便骗骗赞。

*其它例子:

①全球变暖是神秘组织精心编排的大骗局。

②基因编辑作物在国内的普及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朱光潜: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文|朱光潜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涵义极 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 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66
  • 性、金钱、幸福与死亡,孰轻孰重?

    弗 在给企业家做咨询的过程,曼弗雷德了解到,许多看似理性的行为实际上非常不理性。组织 管理问题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冲突——他们的恐惧、失望、欲望、对金钱的关注、对 幸福的追求、对死亡的畏惧…..这些问题关乎人生方向和意义,而他们所需要的答案就藏在 内心之中,他们需要驻足思考,需要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 01. 性欲之我思 …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64
  • 弗洛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病得很严重

    作者丨弗洛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生病了。不仅是身体上的病,更有精神上的病。 事实上,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有学者对此提出了深刻见解。比如,20世纪著名的人本主 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社会学”奠基人弗洛姆 (Erich        Fromm,1900-1980),早在5…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19
  • 狂热将世界引向混乱

    作者I  PeterBurn,文章来自@利维坦 看过奥威尔《1984》的读者,估计都会对里面的“两分钟仇恨”(Two  Minutes  Hate) 记忆 犹新——那是大洋国人民每天必须观看的短片,“仇恨刚进行了三十秒钟,屋子里一半的人 中就爆发出控制不住的愤怒的叫喊……仇恨到了第二分钟达到了狂热的…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08
  • 以无聊的方式打发无聊的人生 作者|徐贲

    作者|徐贲 “对许多人来说,用手机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用无聊来排遣无聊, 因而不断持续无聊的不幸例证吧。” 前不久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 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美国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那么他们一天也坚持不下去。 本次调查涉及1000多名美国成年人,结果显示,85%受访者每天至少…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9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