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一卷-第一章 引论-在线阅读

第一章 引论

1 理解的研究是愉快而且有用的——理解既然使人高出于

其余一切有感觉的生物,并且使人对这些生物占到上风,加以统

治,因此,理解这个题目确乎是值得研究的;只就理解的高贵性讲,

我们亦可以研究它。理解就同眼睛似的,它一面虽然可以使我们

观察并知觉别的一切事物,可是它却不注意自己。因此,它如果想

得抽身旁观,把它做成它自己的研究对象,那是需要一些艺术和辛

苦的。但是在这个研究的道路上不论有什么困难,而且不论有什

么东西使我们陷于暗中摸索,不得究竟,可是我确乎相信,我们对

自己心灵所能采取的任何看法以及我们对理解所能得到的全部知

识,不但会使人愉快,而且在探求别的事物时,也会在指导自己的

思想方面给我们很大方便。

2 纲要——我的目的既然在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度

(certainty)和范围,以及信仰的、意见的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

度,因此,我现在不愿从物理方面来研究心理,不愿费力来研究人

心的本质由何成立;不愿研究我们所以借感官得到感觉,而且理解第一卷

2

力所以有了观念,是凭借于元精的某些运动,或身体的某些变化;

亦不愿研究那些观念在形成时是否部分地或全体地依靠于物质。

这类的思辨虽然奇异而有趣,可是我要一概抛弃它们,因为它们不

在我的纲要之中。现在我们只考究人的辨别能力在运用于它所观

察的各种物象时,有什么作用好了。在采用了这个历史的、浅显的

方法以后,我如果能稍为解说:我们的理解借什么方式可以得到我

们所有的那些事物观念,我如果能立一些准则来衡量知识的确度,

并且如果能解说:人们那些参差而且完全矛盾的各种信仰,都有什

么根据——我如果做到这几层,则我可以设想我这样苦思力索,没

有完全白费了工夫。——自然我在别处亦曾经很自信不疑地说

过:人们如果一观察人类的各种意见,以及各种意见的对立和矛

盾,同时再一考察人们是怎样钟爱痴迷地接受各种意见时又是怎

样果断专横地主张各种意见——他们如果一观察到这一层,或者

会有理由来怀疑,世上根本就没有真理,否则就是人类没有充分的

方法来获得关于真理的确定知识。

3 方法——因此,我们应当搜寻出意见和知识的界限来,并

且考察我们应当借着什么准则对于我们尚不确知的事物,来规范

我们的同意,来缓和我们的信仰。为达此种目的起见,我要追循下

述的方法。

第一,我要研究:人所观察到的,在心中所意识到的那些观念

或意念(你可以随意给它任何名称),都有什么根源;并且要研究,

理解是由什么方式得到那些观念。

第二,我要努力来指出,理解凭那些观念有什么知识,并且要

指出那种知识的确度、明证和范围来。第一章 引论

第三,我要研究信仰的或意见的本质和根据;在这里,我所说

的意见,是指我们把尚未确知其为真的那些命题认以为真的同意

而言。这里我们还需要考究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

4 知晓理解的范围,是有用的——在这样研究理解的本质

时,我如果能发现了理解的各种能力,并且知道它们可以达到什么

境地,它们同什么事情稍相适合,它们何时就不能供我们利用—

如果能这样,我想我的研究一定有一些功用,一定可以使孜孜不倦

的人较为谨慎一些,不敢妄预他所不能了解的事情,一定可以使他

在竭能尽智时停止起来,一定可以使他安于不知我们能力所不能

及的那些东西——自然在考察以后我们才发现他们是不能达到

的。这样,我们或者不会再莽撞冒昧装做自己无所不晓来发出许

多问题,使我们自身以及他人都纷心烦虑,来争辩我们理解所不能

知悉的事物,来争辩我们心中所不能清楚知觉到的事物,来争辩我

3

们完全意念不到的事物(这些事情或者是很常见的)。如果我们能

发现出,理解的视线能达到多远,它的能力在什么范围以内可以达

到确实性,并且在什么情形下它只能臆度,只能猜想——我们或者

会安心于我们在现在境地内所能达到的事理。

5 我们的才具是同我们的境地和利益相适合的——因为我

们理解的识别能力虽然万分赶不上纷纭错杂的事物,可是我们仍

有充分的理由来赞扬我们那仁慈的造物主,因为他所给我们的知

识的比例和程度,是比尘世上一切其他居民的知识都要高出万倍

的。人们实在应该满足于上帝所认为适合于他们的那些事物,因

为上帝已经给了人们以“舒适生活的必需品和进德修业的门径”。

(就如圣彼得所说(πavtα πpos ζujv kaieUoeδEtαv)),并且使人们有第一卷

下4

能力来发现尘世生活所需的熨帖的物品,来发现达到美满来世的

必然途径。他们的知识纵然不能完全地普遍地来了解所有一切事

物,可是他们仍有充足的光亮来知悉他们的造物主,来窥见他们的

职责,因此,他们的利益亦就可以得到一层保障。人们如果因为自

己太不够伟大,不能把握一切,便冒昧地抱怨自己的天分,并且把

他们手中的幸福都抛弃了,那就无话可说了,否则他们一定会找到

充分的材料来开动自己的脑筋,来运用自己的两手,并且随时变换

花样,妙趣横生。因此,人们如果能应用自己的心思来研究那些本

可对我们有用的事物,他们便没有多大理由来诉怨人心的狭窄,因

为人心本来就能供他们以这种用途。因此,人们如果只因为尚有

一些东西是在我们知识界限以外便来贬抑知识的利益,并且不肯

来发挥知识,使之达到上帝赋予知识时所怀的目的,则他们这样暴

躁性格就是幼稚十足,不可原谅的了。一个懒散顽固的仆役,如果

说:不在大天白日,他就不肯用灯光来从事职务,那实在是不能宽

恕的。我们心中所燃的蜡烛已经足够明亮可以供我们用了。我们

用这盏灯光所得的发现就应该使我们满意。理解的正当用途,只

在使我们按照物象适宜于我们才具的那些方式和比例,来研究它

们只在使我们根据能了解它们的条件,来研究它们;倘或我们只能

得到概然性,而且概然性已经可以来支配我们的利益,则我们便不

当专横无度来要求解证,来追寻确实性了。如果我们因为不能遍

知一切事物,就不相信一切事物,则我们的做法,正同一个人因为

无翼可飞,就不肯用足来走,只是坐以待毙一样,那真太聪明了。

6 知道了我们的才具,就可以医治怀疑和懒惰——我们如果

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则我们便会知道,来经营什么事情是有成功希第一章 引论

望的。我们如果仔细视察了我们心灵的各种能力,并且估量了我

们能由这些能力得到些什么,则我们便不会因为不能遍知一切,就

来静坐不动,完全不肯用心于工作上;亦不会背道而驰,因为还有

些东西未曾了解,就怀疑一切,并且放弃一切知识。一个水手只要

知道了他的测线的长度,就有很大的用处,他虽然不能用那线测知

海的一切深度,那亦无妨。他只知道,在某些必要的地方,他的测

线够达到海底,来指导他的航程,使他留心不要触在暗礁上沉溺了

就够了。在这里,我们的职务不是要遍知一切事物,只是要知道那

些关系于自己行为的事物。如果我们能找寻出一些应遵循的准

则,以使理性动物,在人所处的现世状况之下,来支配他的意见,和

由意见而生的动作;则我们便不必着急,怕有别的事情逸出我们的

知识范围之外。

7 这篇论文的缘起——这便是我原来所以要写这部理解论

的原因。因为我想,要想来满足人心所爱进行的各种研究,则第一

步应当是先观察自己的理解,考察自己的各种能力,看看它们是适

合于什么事物的。我们要不先做到这一层,则我总猜疑,我们是从

错误的一端下手的。我们如果使自己的思想驰骋于万有的大洋

中,以为无限的境界,都是理解的自然的确定的所有物,其中任何

事情都离不了它的判断,逃不了它的识别—-则我们休想安闲自

在确定不移地把握住我们所最关心的真理,以求自己的满足。人

们既然把自己的研究扩及于他们的才具以外,使他们的思想漫游

在他们不能找到稳固立脚点的海洋中,因此,我们正不必惊异,他

们妄发问题,横兴争辩了,而且那些问题和争辩既是永久不能明白

解决,因此,我们亦就不必惊异,它们能使人的疑惑,继长增高,并第一卷

6

且结果使他们固守住醇乎其醇的怀疑主义。反之,人们如果仔细

考察了理解的才具,并且发现了知识的范围,找到了划分幽明事物

的地平线,找到了划分可知与不可知的地平线,则他们或许会毫不

迟疑地对于不可知的事物,甘心让步公然听其无知,并且在可知的

事物方面,运用自己的思想和推论。以求较大的利益和满足。

8 所谓观念代表什么——关于人类理解论写作的缘起,我想

必须说的话亦就止于此了。不过在我进而发表我对这个题目所有

的思想以前,我在这入门之初,还得请求读者原谅我屡屡应用“观

念”(idea)一词(下边他就会看到)。这个名词,我想最足以代表一

个人在思想时理解中所有的任何物象;因此,我就用它来表示幻想

(phantasm)、意念(notion)、影像(species)或心所能想到的任何东

西。这个名词是我所不得不常用的。

我擅想,人们都容易承认:在人心中是有这些观念的;而且人

人不但意识到自己有这些观念,他们还可以借别人的言语和动作,

推知别人亦有这些观念。

因此,我们第一步就该研究它们是如何出现于心中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约翰三书-在线阅读

    我是长老;我写信给亲爱的该犹——我诚心所爱的朋友: 亲爱的朋友,我祝你事事顺利,身体健康,正如你灵性健全一样。 有些信徒到这里来,告诉我,你对真理忠诚,一向以真理为生活的中心,使我非常高兴。 没有别的事比听到我的孩子们都生活在真理中更能使我快乐的了。 称赞该犹 亲爱的朋友,你那么真诚地为你信徒们做事,甚至对陌生的信徒们也一样。 他们曾向这里的教会提起你的爱心…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74
  • 第一节 英国理神论发展概况

    理神论是17、18世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一种宗教哲学思潮。它 的基本观点是以理性原则来理解和说明宗教,排斥和批判基督教正 统学说,主张以理性宗教和自然宗教来取代启示宗教。针对宗教神 学的思想束缚,理神论者主张思想自由,被称为“自由思想家”。理神 论是启蒙思想在宗教神学领域的表现,它作为宗教的哲学理论与近 代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尤其为许多唯物主…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354
  • 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卷十五-在线阅读

    1—59:努玛继位;克罗托那城的建立 现在的问题是这样一副重担谁能来承担,谁能接替这样一位伟大的国君。法玛女神这位可靠的报信人选中了显赫的努玛继承王位。努玛不以仅仅知道萨宾族的风习为满足,他胸怀大志,想要研究万物的本性。他对这问题的倾心热爱促使他离开他出生的库列斯,去到接待过赫剌克勒斯的城市。在这里他询问是谁第一个在意大利土地上建立这座希腊城市的,本地一位熟…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9日
    440
  • 第六章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

    在《哲学全书》的第二部分《自然哲学》中,黑格尔并没有对理念 从逻辑向自然界的过渡再作详细解释,因为他前面已经多次阐明,理 念要转化为他在的形式,要获得现实性;在自然界里,理念是作为其 自身的否定性而存在的。对于这种过渡,黑格尔当然没有提供任何 经验性的例证,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只有用思辨才能把握的事 情,是前此逻辑学理念发展的必然结果。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56
  • 柏拉图-《理想国》-第⼀卷-在线阅读

    开篇 苏格拉底被小玻带到家中 〔苏格拉底:昨天,我跟阿⾥斯同的⼉⼦格劳孔⼀块⼉来到⽐雷埃夫斯港,参加向⼥神的献祭,同时观看赛会。因为他们庆祝这个节⽇还是头⼀遭。我觉得当地居民的赛会似乎搞得很好,不过也不⽐⾊雷斯⼈搞得更好,我们做了祭献,看了表演之后正要回城。 这时,克法洛斯的⼉⼦玻勒马霍斯从⽼远看见了,他打发⾃⼰的家奴赶上来挽留我们…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5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