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十三章 关于知识的一些附论-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关于知识的一些附论

1 我们的知识一部分是必然的,一部分是随意的——我们的

知识和我们的视觉有许多有相似的地方;而最显著的一种相似关

系,就是,知识亦如视觉一样,既不是完全必然的,亦不是完全随意

的。如果人的知识是必然的,则一切人的知识不只是相似的,而且

人人都会知道一切能知道的事情;如果它完全是随意的,则有些人

竟然会不注意它,竟然会完全没有知识。人只要有感官,则他们便

不能不由此接受到一些观念;他们只要有记性,则他们便不能不保

留一些观念;他们只要有分辨的能力,则他们便不能不知觉到一些

观念间相互的契合或不契合;正如人有了眼睛,在睁开以后,就不

的第四卷

下愚

能不看到一些东西,不能不知道它们的差异似的。不过在光明之

下,一个人在睁开眼睛以后,虽然不能不有所见,可是有些物象,他

仍然可以自由选择究竟要看不要看。在他的书中亦许有悦目的画

图,和启发人的理论,不过他亦许没有心思来打开书,费心一看。

2 看与不看虽是随意的,可是我们只能按事物的真相来知道

它,不能按自己的意思来知道它——人还有可以随意行止的另一

件事,就是,他在转眼向物时,仍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注意观察它,

是否要专心来精究其中所能见的一切情节。不过他所能看到的,

仍限于他所看到的那样,并不能有所更改。现象为黄的东西,他不

能任意看做是黑的,烫烧他的东西,他不能说那是冷的;地球亦不

能跟着他的意志满被了花草,田野亦不能照着他的心思蒙盖了翠

色,在深冬里,他只要向外一观,则他所看到的不能不是一片苍白。

说到我们的理解亦是一样,在知识方面我们所有的自由,只限于运

用官能来思考此种物象,或收回官能不思考彼种物象;只限于观察

它们时,可以或详或略。但是我们只要一应用它们,则我们的意志

便没有能力来决定人心所知道的事物。能决定知识的,只有那些

明白被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物象。因此,我们的感官只要运用于外

界的物象上,则人心便不能不接受它们所呈现出的那些观念,便不

能不知晓那些外界事物的存在。同样,人的思想只要一运用于有

定的观念,则它便不能不有几分看到它们的契合或相违。这就是

所谓知识。人们如果对自己所考察的那些观念又有相当的名称,

即他们对于表示这种契合或矛盾的各种命题,又不能不确信其真

理。因为一个人看到什么,他就不能不看什么,知道什么,他就不

能不知道自己是知道的。第十四章 判断

3 举数目为例——因此,一个人如果得到数目的观念,并且

费心来比较,一,二,三之和同六,则他便不能不知道它们是相等

的。一个人如果得到三角形的观念,并且找到方法来度量它的角

度和其面积,则他会相信,它的三角等于两直角。而且他之不能怀

疑此点,正如其不能怀疑“一物不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似的。

举自然宗教为例——一个人如果观念到有一个有智慧而甚脆

弱的东西,而且又观念到那个东西依靠于另一个永恒、全能、全智、

全善的存在着,则他便会确知,人应当尊敬、恐惧、服从上帝,正如

他在看见日光时,确知它是照耀的一样。因为一个人心中只要具

有这两个观念,并且在那方面来运思想,那他一定会确知,低级的,

有限的,依赖的东西应该服从优越的和无限的,正如他在数了“三”

“四”“七”三个数以后,确知它们小于十五似的,正如他在清晨转睛

向日时,确知道它是升起来似的。不过这些真理虽然极其确定,极

其明白,可是一个人如果不肯用自己的才能,来求知它们,那他是

永不会知道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二章 直接源自政体性质的法-在线阅读

    第二章 直接源自政体性质的法 第一节 三种不同政体的性质 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1法文的专制政体(le despotique, le despotisme)的含义与中文的“专制”并不完全重合。尤其在孟德斯鸠的笔下,le despotisme始终是君主政体因腐败而蜕变成的最坏的政体,其君主即使不是暴君,也与暴君相去不远;因而,le despo…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156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天主教哲学-第⼗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在线阅读

    第⼗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公元⼗三世纪完成了⼀个哲学的、神学的、政治的、社会的伟⼤ 综合。这⼀综合是由于许多因素的结合徐缓地建⽴起来的。最初的因 素是纯粹希腊哲学,特别是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 ⼠多德等⼈的哲学。然后,由于亚历⼭⼤征服战争的结果,⼤量地流 ⼊了东⽅的各种信仰。①这些因素利⽤了奥尔弗斯教神秘信仰,改变 了希腊语世界以及最后拉丁语世界…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16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二卷-第七章-在线阅读

    一 赫剌克勒斯从特洛亚出发的时候,赫拉打发了凶猛的风暴去,为此宙斯大为愤怒,他将她高挂在俄林波斯山上。赫剌克勒斯驶到科斯岛,科斯人以为他是率领着一队海贼船,抛过许多石头来,阻止他的近来。但是他用强前进,乘夜占了那城,杀了国王欧律皮罗斯,波塞冬与阿斯堤帕莱亚的儿子。在战斗中赫剌克勒斯为卡尔刻冬所伤,但是宙斯把他抓走了,所以他没有受害。他毁坏了科斯岛,因了雅典那…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346
  • 第三节戴维森的意义理论

    戴维森于 1963年发表的《行动、理由和原因》和1967年发表的 《真理与意义》两篇文章,奠定了他在当代美国哲学以及整个分析哲 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行动哲学等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如今,哲学 家们讨论意向行为的解释性质以及对语言的理解问题,就必须从戴 维森哲学中获取思想资源,因为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幅完整 的图画,揭示了理性、语言和思想的本质认识及其与世…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80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在线阅读

    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思想开明, 科学昌盛,工业发达,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最能反映这一时代精神和民 族精神的哲学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英国经验论。除了经验论的主流 之外,这一时期的英国哲学还有剑桥的柏拉图学派以及苏格兰的常识哲学。 经验论的立场介于思辨与常识、科学与信仰、怀疑与确定、唯心与唯物之…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15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