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将希腊古典哲学推向全盛高峰的开路人。他和智者一样顺应历史潮流,主要研究人和社会,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同时,他在批判智者的感觉论相对主义中,大力开创理性主义哲学。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建了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达成希腊古典哲学最光辉灿烂的全盛。他倡导的理性主义传统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主流。一直影响着西方文明进程,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可以和中国思想史上的孔子相比。而他作为思想政治犯被判处死刑的悲剧命运。表明他终生不渝恪守哲学理想和道德原则,不惜为此殉道献身,因此成为后人敬仰的伟大哲人。

对苏格拉底的研究有难度。他像孔子一样"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亲自写的著作,我们只能通过他的弟子们记述他的言行的思想资料来了解和研究他,其中最主要的资料又是他的声誉卓著的高足柏拉图写的对话篇。学生的巨大名声淡化了老师的形象,对话篇中思想的分属较难界定;而有些史料着重描写苏格拉底坚贞、崇高的品行和道德修养,似乎只将他看做一位忠于使命的道德实践家。因而忽略深入全面地考察他在哲学创新上的重要贡献。他的政治态度和受审被处死的命运,也使他的形象被蒙上纷争之雾。在苏联的教条主义论判中,他被描绘成一个反动的奴隶主贵族思想家,说他"是一群青年贵族以及这些贵族在政治上的同道者所组成的哲学小集团的领袖"1,他的哲学是"借助唯心主义来论证贵族的道德理论"2。这种贴标签式的曲解如今已不足信。而在当代西方学者中也有一些论著,认为他是因反对雅典民主制而被处死,因而贬低他的思想。我们则应切实根据史料,汲取国内外学术界的合理研究成果,将苏格拉底放到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实事求是地还他的历史角色和哲学思想的本来面目。

苏格拉底是在希腊古典文明由盛趋衰、城邦奴隶制面临变革的历史转折时期,体现时代精神、倡导哲学变革、奠立理性主义传统,以图改革希腊社会、重新振兴城邦的贤哲。他的哲学变革,不只是使希腊思想演进从自然哲学转向人间伦理道德,更重要的在于他将哲学的主题转向人自身,在人的本性中激扬出一种深蕴逻辑力量的理性精神,其意义已不限于更新道德价值,更在于促使希腊哲学进入结合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体系化新阶段,从而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哲学传统与文明进程。

  1. 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1卷(上册),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译,第106 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
  2. 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1卷(上册),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译,第 108 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三章 专属于一个感官的观念-在线阅读

    第三章 专属于一个感官的观念 1 简单观念的分类——为了明白设想我们由感觉得来的各 种观念,则我们不妨考察它们进入人心时,被人所知觉时,所由的 那些不同的途径。 第一点,有些观念进入人心时,只通过一个感官。 第二点,有些观念进于人心时,要通过两个以上的感官。 第三点,有些观念是只由反省来的。 第四点,有些观念所以进入于人心,提示于人心,是通过反省 和感觉两种…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36
  • 第二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随后马克思退出了该报,并在同年10月来到巴黎。在停止办报和去巴黎前的半年多时间里,他结合自己的编辑实践和所了解的社会现实状况,开始对自己的哲学信仰产生了怀疑,他需要廓清自己的思想,也正好有时间,于是就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批判。在这期间,他写了10个印张的手稿,共39页,这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的由来。11…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48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三-在线阅读

    三、第三阶段 1.莱布尼茨 第三是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的哲学。莱布尼茨在其他方面是反 对牛顿的,在哲学方面也坚决反对洛克及其经验论,同时又反对斯 宾诺莎。他主张思维,反对英国式的感觉,反对感性的存在,主张 思维对象是真理的本质,如同早先波墨主张自在的存在一样。斯 宾诺莎是主张普遍的唯一实体的。在洛克那里,我们已经看到,是 以有限的规定为基础。莱布尼茨的基本原则却…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190
  • 第四节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几位代表人物

    前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一直活动到公元前4 世纪的柏拉图时代。近200年间涌现了不少名家。有诸多思想演变,内部学说错杂纷呈。和其他的哲学流派也有不同的交融。希巴索可能是毕达哥拉斯生前的学派成员,是学派内部所谓"信条派"的创始人,他和赫拉克利特都主张火是本原,都认为宇宙的运转与变化是按照一定的周期的。伯奈特认为他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赫拉克利特之间的联结环节。 西西里岛…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1日
    442
  • 第一节唯物主义科学家

    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Alembert)1717年11月生于巴黎。他 的父亲是一个现役军,母亲则是修道院的修女。这使他刚来到这 个世界时就遭遇险境:被母亲放在木制小箱中,遗弃在巴黎一个小 教堂的台阶上。这栏的行为今天看来是会受到严厉谴责的,但在18 世纪,却是常见的现象。这个被丢弃的孩子日后应为一个名垂青史 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与狄德罗一起主编…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26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