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哲学是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哲学流派。它在希腊化文明开初之时几乎和伊壁鸠鲁学派同时产生,广泛流行,持续传播,直至4世纪,存在长达600余年。它在希腊化和罗马文明中都是官方支持的主导思想。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帝国型集权奴隶制时代的基本文化精神。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历来和上层统治集团关系密切,他们的学说为取代城邦制的希腊化世界和罗马世界的帝国统治提供理论支柱。对两个阶段性文明的社会秩序和各种文化都起有支配性的重要影响。

斯多亚学派的早期阶段为公元前3 世纪,以雅典为中心奠立基本学说;公元前 2—前1 世纪为中期阶段,正处在希腊化末期和罗马文明交接处。学说有所修变并带有浓重的折中色彩.进入罗马帝国后在上层统治集团和知识界影响厂广泛∶罗 马帝制时期的晚期斯多亚派学说更变成完全伦理化的宫廷哲学。这个学派的创始人都来自东方小亚细亚地区,所建立的学说有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这种哲学由罗辑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三部分构成。也以伦理学为目的与主 旨。

它从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是赫拉克利特的火为本原说和宇宙演化观中吸取了某些思想。又吸取、改造小苏格拉底学派中昔尼克学派(犬儒派)的思想,而更重在回溯、发挥苏格拉底哲学,并有所修变地吸纳柏拉图和亚里"多德的某些思想。同时为适应希腊化文明和罗马文明的需要。建立了一种自有特色的新哲学体系。它的总体特征是;对希腊理性主义与人文精神传统有所承袭和嬗变,强调自然、理性(逻各斯))和神的同一性,又宣扬一种人顺应自然的天命论;倡导理性神,又在现实生活中服从东西方流行的多神宗教;适应希腊化与罗马帝国大世界集权统治的需要,既肯定个人自我保存、自然人性、培植德性,更重在建树大世界的社会伦理秩序,形成自然主义伦理和世界主义政治的学说。

斯多亚学派在当时是—种所谓的"独断论"哲学。它的基本思路和以强调感觉为首要准则、以快乐与幸福为伦理宗旨的伊壁鸠鲁学说这种"独断论"哲学是对立的,它对否认一切感觉与理智的真理、在悬置一切判断中求得心灵学静的怀疑论哲学也采取尖锐的批判态度。客观、历史地说,未经修正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特别是他们的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以城邦为本位,已不适应"个人-帝国大世界"二元格局的现实形势;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后的学园派和漫步学派恪守旧说,并无创新,甚至被怀疑论侵蚀或有浓重的折中主义色彩;伊壁鸠鲁哲学毕竟难以被统治集团奉为社会主导思想。在这种情势下,斯多亚派哲学不失为最能体现希腊化和罗马文明之时代精神的主流哲学,因而它能盛行 600余年。几平渗透到社会秩序、意识形态和科学文化的方方面面。斯多亚派哲学是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演进的相当重要的环节,它对新柏拉图主义的产生以及基督教哲学与神学的建立都有直接影响,对后世西方哲学特别是伦理学有深远影响。所以,对斯多亚学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应予以重视,应深入探究它的学说。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1)

相关推荐

  • 第五节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

    伊壁鸠鲁学说通过传人梅特罗多洛、阿波罗多洛、菲罗德谟等人,持续延伸入罗马时代,一直到 4世纪。罗马共和时代末期的卢克莱修用拉丁文月所写的哲学诗篇6 卷本《物性论》,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伊壁鸠鲁学派的著作。他继承、发展了希腊素朴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详致阐发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自然哲学及其伦理宗旨,犀利地批判宗教,宣传无神论,并论述社会进化、社会契约思想,,对在罗…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0日
    1.1K
  •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生平与著作

    在试图对一个哲学家作评价时,人们所依据的一个重要标准,就 是这个哲学家对后世尤其是对当代哲学的巨大影响力。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正是这样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始终充 满活力和创新精神。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事业绝不仅仅限于哲学, 而是涉及许多方面。他精通数学,与牛顿同时制定了微积分,并对物 理学、医学、生物学、地质…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355
  • 第四节 洛克“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

    洛克在批判了天赋观念论之后,提出了他关于知识起源的理论。 他说: 我们可以假定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标记,没有任 何观念,那么它是怎样具有那些标记和观念的呢?人的纷繁而 无限的想像在人心上画出了几乎无限多样的图案,那么人心是 从哪里得到如此丰富的标记和观念的呢?它是从哪里得到理性和知识的全部材料的呢?对此我用一句话来回答:是从经验来 的,我们的一切知识…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392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在线阅读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 望族。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伯里克利的朋友。青年时参加过伯罗奔 尼撒战争,目睹雅典民主制的衰败与无能。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涉足哲 学和文学,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于政治。20 岁时成为苏格拉底 的弟子,一生景仰其师的思想和人格。三十寡头执政…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529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译后记-在线阅读

    译 后 记 一 亚氏著作的编成、传习与翻译 (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前322)著作可分三类:第一类 为“对话”,大都是早年在雅典柏拉图学院中(公元前366—前348) 写的。公元前第二世纪初海尔密浦(Hermippus)曾编有“亚氏书 目”。第一世纪安得洛尼可(Andronicus)重订亚氏全部遗著时,亦 曾编有“总目”,这总目今已失传。稍后又有希…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7日
    55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