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黑暗时期的哲学

3—6世纪是欧亚大陆普遍遭受异族入侵的时期。在日耳曼人、 匈奴入、伦巴底人、盎格鲁-撒克逊入以及汪达尔入等“蛮族”的不断入 侵下,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标志的西方古典文 明宣告终结。从 6—11世纪,西方社会进入黑暗时期(dark ages)。异 族入侵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连年的战乱和血腥使其文化、生活、政 治、经济、伦理等各个方面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古典的辉煌丧失殆 尽,古典的成就和遗产凡乎被彻底摧毁。在这种巨大的文明倒退中, 仰仗着新兴的基督教,以及被艰难保存下来的一点点古典文化尤其 是希腊哲学的薪火,西方逐步开始重建自己的文明,并最终走出黑暗 迎来西方的又一个文明时期——基督教文明。显然,黑暗时期文化 的基础正是来自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二者持久的交锋、冲突、磨合和 融会,构成这个时期思想的特质。在这漫长的几个世纪中,西方几乎 只贡献了两位思想家:波埃修和爱留根纳。不过,就是靠他们,西方 的古典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得以连接。他们都精通希腊语,熟悉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都致力于从伟大的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信仰 之间、之中寻找生命和文化的路径。

两位思想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简单地说,波埃修通过存 在(esse)的概念,爱留根纳通过不存在、无(non esse ,nihil)的概念,来 展示他们对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以及基督教上帝的不同理 解和诠释。此二者的不同代表了西方哲学和基督教思想的两种基本 路向。当巴门尼德(Parmenides)最初把存在(on)确定为真理之路时, 哲学也就同时被确定为关于存在的哲学,对存在的探寻构成了西方 形而上学的基调。一般而言,希腊哲学通过存在概念所确定的乃是知识的对象,不过这知识不同于近代以来的科学的、理论的知识,而 是人类灵魂对世界的绝对本质的领悟和把握,因此作为知识对象的 存在,实际上表达了人类智慧对世界本质进行理解的尝试。它不仅 代表知识的对象,而且规定着知识的本性和界限。在这个意义上,存 在概念既表达了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 世界的基础、本性、本原、 界限和整一,同时也表达了人类理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根本关 切——通过对世界本质的探寻来确定自身生存的稳定基础、真实本 性、确定界限和善。柏拉图以其理念思想对存在哲学进行了经典的 表达,并把善和美作为其最高可能性,这成为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 础。奥古斯丁把柏拉图哲学视为福音书的前身,充分借助柏拉图哲 学来成就他的信仰和神学。不过,在解释存在和善的关系时,他不同 于柏拉图,而是把存在视为对上帝的最高界定,上帝的善来自其存 在。波埃修在奥古斯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存在概念来思考 上帝,思考善。借助存在哲学,上帝不仅被理解成世界的本质和基础, 而且被视做知识的终极本质和对象,同时是人生存的最根本、最终极的 凭靠。不过,对存在的探寻并未就此结束,因为存在问题关乎人最根本 的关切和期望,是与人类的生命关怀和灵魂吁求始终相伴的、开放的、 无限的问题。当海德格尔认为我们至今仍然不清楚“存在”这个词的含 义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关注不存在和无的问 题,和关注存在问题一样自然。因为这不是对存在问题的否定,而恰是 对存在问题的深化。当爱留根纳超越存在和不存在之上,以无指示上 帝时,他不是要否定上帝的存在,而是暗示上帝的更加真实的存在,是 超越人类理性的绝对的存在;对于那终极的真理,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名 之曰无。神圣的无不是生命的虚无和深渊,而是人类至高无上的本质 和基础之所在,问题是我们应该从对存在表象的迷信中解脱出来,把生 命转向那隐匿于黑暗之无中的神圣根源· 切生命的唯一的根源。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赵林-《天国之门:西方文化精神》-第三章 基督教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第一节 变革时代的历史挑战与应战-在线阅读

    第一节变革时代的历史挑战与应战 一、基督教文化的个性特征与内在矛盾 如果说古代希腊文化的个性特征表现为和谐之美,古代罗马文化的个 性特征表现为凝重之力,那么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个性特征则表现为一种 深刻而痛苦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对立。在希腊文化中,一切矛盾均处于尚未 发展为直接对立的原始同一状态,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彼岸与现世、 天国与人间这一系列范畴仅仅只是…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369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在线阅读

    第⼗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柏拉图最重要的那篇对话,《国家篇》,⼤体上包括三部分。第 ⼀部分(到约近第五卷的末尾)包括⼀个理想国的组织;这是历史上 最早的乌托邦。 他所达到的结论之⼀乃是,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国家篇》的 卷六和卷七都是在给“哲学家”下定义。这⼀讨论构成了第⼆部分。 第三部分包括对各种实际存在的体制及其优缺点的讨论。 《国家篇》名义上是要给“正…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215
  • 第一节 经院哲学的开端

    经院哲学或经院主义(scolastic philosophy 或 scolasticism)一词,来自拉丁文scolasticus,其古希腊语的形式是σxoλaorkós,另一个和它对应的拉丁文词是scholarie。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这个古希腊词的词根σxoλn(otium)是“闲暇”的意思,所以古希腊词σxoλaotkós 就有了两层含义,一是“休闲”,…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343
  • 第一节 笛卡尔的继承者——马勒伯朗士

     马勒伯朗士(Nicolas Malebranche),法国近代重要哲学家与神学 家,笛卡尔主义者。1638年8月5日生于巴黎。1659年在索邦神学 院获得学位并接受神职。1670—1674年写出了代表作《论寻找真理》 (De la Recherché de la Vérité)。1680年出版了另一本重要著作《论 自然和神赐》(Traitéde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654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七章 中世纪早期的哲学-在线阅读

    罗 理智的黑暗时期的到来。摧毁罗马政 治权力的野蛮人也捣毁了西欧的文化制 度。学术研究陷于停滞,因为实际上整个古 代文献都流失了。在接下来的的五六个世 纪里,哲学得以维系是靠着基督教的学者 们,他们成了古希腊著作传到西方的渠道。 早期三个有影响的思想家是波埃修、伪狄 奥尼修斯和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 9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大帝雄 心勃勃地打算复兴古典学…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43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