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后期理论中出于解释社会现象的需要,对自已的早 期理论作了许多补充和修改。首先他把心理结构说发展为人格结构 说,使无意识心理学进一步社会化。相应于心理结构中无意识、意 识、前意识三个层次,他提出个体人格中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本我(Id)”相应于早期的无意识概念,它是人格的基础部分。本 我像一口充满着沸腾的刺激的大锅,既包容着巨大的能量,又表现出 混沌无序和不稳定。弗洛伊德借用尼采用过的概念“伊底(Id)”来说

①《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第9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明本我:“伊底当然不知道价值,善恶和道德。与唯乐原则有密切关 系的经济的或数量的因素支配了它的各种历程。它所有唯一的内 容,据我们的观点看来,就是力求发泄的本能冲动。”①在整个人格系 统中,本我是模糊而不易把捉的部分,它在本能需要的驱使下骄横任 性,毫无理智可言。

“自我(Ego)”相应于理性的意识系统,它以知觉为特征。作为精 神的感觉器官,它既接受外来的刺激,也感受内心的活动。自我的作 用就是向本我提供外界信息,帮助它从外部世界获得本能需要的满 足。自我同本我的关系非常微妙,它具有本我所没有的综合统一功 能,因而可以知觉本能并进而控制本能。但自我终究只是本我的派 生部分,它自身并无动力,只能从本我中吸取力比多来推动自己,因 而又是软弱的。弗洛伊德曾经把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比喻为骑手和马 的关系,不过这里不是骑手驾驭马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是由马来决 定奔跑的方向,骑手只能根据外界现实条件来控制马的奔跑速度和 姿态。这样一来,自我只不过是本我实现自己意图的限定性工具。 “超我(Super-ego)”相应于心理结构中的前意识系统。它是在父 母、教师、权威人士的影响下后天形成的,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人 性的高级层次,是人格中社会力量的代表。“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并 非偶然;这种分化代表着个人发展和种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性”②,包 括良心、道德、理想、宗教感等社会性的规范、准则和情感。但是超我 的深层根源同样在本我,“它也是本我的最强大的冲动和最重要的力 比多变化的表现”③,只是这种冲动的方向转向了内部,成为针对自我 的一种监察、指导和威胁,常会引起人的内疚、自责或自惩。正因为 “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追求完美的冲动或人类生活的较高 尚行动的主体”④,所以它是人格结构中最后形成的保障社会文明发

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第58页,商务印书馆,1987。 ②《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第18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③ 同上书,第185页。 ④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第52页,商务印书馆,1987。

展的层次。

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体人格中的三个部分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 系,共同构成人格整体。它们之中,代表人类意识的自我处境最为艰 难,它既要为满足本我的需要操劳,又要受到超我的严厉监视,还要 应付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这恰是人生不易的现实写照。自我一旦 抵挡不住重重压力,就会导致精神的焦虑症状。因此,要获得健康的 人格,必须协调好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心理结构理论到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的深 化过程,也是心理学向哲学过渡的准备。其理论意义有三点:(1)提出 了人格建构的动态模式,这主要表现为人格三层次之间的互动关系; (2)强调了人格发展的动力因素,特别是对本能需要的研究;(3)已开 始注意到社会历史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制约和影响,以及个性发展与 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十章 大陆理性主义-在线阅读

    虽 然哲学很少以极其突然的方式改变 自己的方向,但有因为新的关注和 新的重心而把自己与刚刚过去的时代清 晰地区别开来的时候。这就是17世纪大 陆理性主义的情况,它的创立者是笛卡 尔,而它的新方案开始了所谓的近代哲 学。在一定意义上,大陆理性主义者想做 的很多事情都已经由中世纪哲学和培根 与霍布斯尝试过了。但笛卡尔、斯宾诺莎 和莱布尼茨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观点。…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58
  • 第二节中期思想与后期思想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转变发生在1929年秋天至1936年间。由于 这段时间比较长,通常人们也把它称做“转折时期”或“中期”。维特根 斯坦在这段时间逐渐思考和形成他后期的主要思想,写下了大量的 笔记,并向学生们阐述了他的主要观点。他在这段时间写下的笔记 在他去世后被整理出版,他的讲座笔记也被他的学生们整理出版。 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哲学语法》(1974)、《哲学评论…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89
  • 第三节12世纪的两个学派和阿贝拉尔

    一12 世纪的“知识复兴”和沙特尔学派 (一)12世纪的文艺复兴 在中世纪的历史上,文化发展起伏跌宕,有黑暗也有晨光,其 中共发生了三次文艺复兴(Renaissance),第一次是在查理曼大帝 (Charlemagne 或 Carolus Magnus,742—814)的 9 世纪所发生的 加洛林时代的文艺复兴,那个时代的阿尔昆(Alcuin)就梦想在法 国…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290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章 揭开形而上学的迷雾-在线阅读

    第十章揭开形而上学的迷雾 维也纳学派说:形而上学既不是对的,也 不是错的,而是无意义的。 我们之所以将这一章如此命名,主要是因为这乃是维也纳 学派的主要思想,并且在这个思想里体现了维也纳学派的其他 思想。 从古代直到近代,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形而上学。直到 今天,也许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哲学仍大致相当于形而上学,所 关心的就是本质、本原之类。那么,我要告诉大家…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76
  • 第二节三大学派

    意大利科学认识论主要分为三大学派:杰伊莫纳特的历史主义 学派,帕斯奎内里的语言分析学派和阿伽齐的客观主义学派。 在意大利,杰伊莫纳特在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结合进行研究方 面作出的贡献最大。早在1960年他就开始运用科学史对理论进行结 构分析,这样就把科学哲学的对象从静态扩大到动态。杰伊莫纳特 认为,构成当代科学的基础(从形式逻辑到数学、物理学)的危机,具 有解…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0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