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一般认为,无意识的主要特征是描述本我,但是,自我和超我也 有无意识的成分。无意识就存在于我们的梦、遗忘、误记、失言、笑话 和病兆中。但是,面对压抑和抑制,它始终在活动。拉康认为,弗洛伊 德的贡献并不在于说明无意识的存在,而在于指出无意识有一个结 构,这个结构以各种方式影响人类主体的言行,因此暴露了自己,成 为可分析的。

拉康认为,无意识是一种语言,它避开了主体的操作和影响。无 意识是一个自我而不是一系列无组织的冲动。无意识拥有合乎逻辑 的结构。拉康试图用一种合乎形式逻辑的文字系统来记录无意识。 但是,这一尝试并不十分成功。拉康的基本设想是:知识是可以写下 来的。如果无意识中的事物的表象最终是可读的文字、形式的文字, 那么,只要它们组成了词句,就可以为意识所理解。这样一来,无意 识就获得了词的意义,而意识将理解这些表达无意识的内容的词。 例如,一个儿童看到一个妇女的腿呈 M或V型,而且如果儿童的这 种经验给他的印象十分深,那么,这种 M或 V字体就会成为入名、地

① 拉康:《文集》,阿兰·谢里丹英译,第6页,伦敦,1977。

名贯穿儿童的一生,而每个字体都将对意识呈现一定的意义。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无意识的成分,进入言语的路子时会发生什 么。拉康首先在《文集》中讨论了弗洛伊德的“否定”概念。弗洛伊德 认为,主体的受压抑的形象和思想在被否定的情况下可能成功地进 入意识。这里有两个著名的例子。例一是:你可以认为我的话冒犯 了你,但我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冒犯你。例 二是:我在梦中看见一个人,她确实不是我妈妈。这句话的意思是: 她是我妈妈。因此,否定是观察受压抑的无意识的一种方法,它始终 是一个阀门。这种否定的现象允许无意识的材料进入言语,否则它 会受到自我的审查。

拉康认为,否定肯定了他者的存在,主体希望保持自身和他者的 差别,凡是在句子中被否定的都是无意识的材料。主体所体验的无 意识就是拉康所谓的“他者的话语”。我们常听到人们这样说:有入 叫我这么说的,话可不是我说的。我们无法控制无意识,无意识乃是 他者。事实上,拉康的他者是多义的。他者的含义取决于它被使用 于其中的上下文联系。它可能涉及主体-他者的相遇,涉及母亲或父 亲,涉及精神分析对象和分析者的主体际性的场所,有时涉及无意 识。总之,拉康的“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这个命题有这样几种含义: 人类主体是可分的;无意识有一个语言结构;主体是由他者来居住 的;精神分析是言语的异体。此外,在语言结构和主体结构之间存在 着一种联系,二者都和无限的位移有关。

拉康认为,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存在着一种分裂,抓住了无意识 同时又没有抓住它。他试图用主体与他者的辩证依存关系来破坏主 体的同一性。他常常以弗洛伊德的名言“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思想,因 而我存在于我不思想的地方”来说明无意识的本性。无意识不是为 了使彩色构图更鲜丽的画架底布。它是先前的素描,它在画布用于 另一幅画之前已被盖住。无意识不是信息,甚至不是人在一幅旧黄 卷上解读的奇怪的或编码的信息,它是写在文章下面的另一文本,人 们必须从背后照明它或借助显色剂来阅读。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导言-在线阅读

    导言 本书作为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 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 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至于20世纪的西方 哲学,我们将留给“现代西方哲学”去讨论。通常与现代西方哲学 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① 我们习惯于将世界上的哲学划分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199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天主教哲学-第⼗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在线阅读

    第⼗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总地来说,弗兰西斯教团并不如多⽶尼克教团那样严守正统教 义。两个教团之间有过尖锐的竞争,⽽弗兰西斯教团是不肯承认圣托 马斯的权威的。弗兰西斯教团中最重要的三个哲学家是罗吉尔·培根, 邓斯·司各脱,和奥卡姆的维廉。此外圣博纳梵图拉和阿夸斯巴塔⼈马 太也值得予以注意。 罗吉尔·培根(公元1214年前后—公元1294年前后)⽣前…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27
  • 第五节 培根自然哲学与人类哲学

    根据人的理智能力,培根将全部知识分为三类,即历史、诗歌和 哲学,分别与人的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理性能力相关(或以之为“源 泉”)。他把历史与经验看做一回事,把哲学与科学看做一回事。历史 处理受时间和空间限定的个别事物,哲学处理由个别事物的印象中 引出的抽象概念。哲学的对象有三:上帝、自然和人。人认识三种对 象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就像三种不同的光线:人对上帝的认…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27
  •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上部-在线阅读

    这个男孩名叫【圣地亚哥】。夜幕降临时,圣地亚哥赶着羊群来到一座废弃的老教堂前。很久以前,教堂的屋顶就塌掉了。原来圣器室的位置长出了一棵高大的无花果树。 男孩决定在这里过夜。他把羊群全部赶进破烂不堪的大门,随即挡上几块木板,防止它们夜间出逃。这个地区没有狼,但有一次一只羊在晚上逃了出去,害得他花了一整天时间去寻找。 圣地亚哥将自己的外套铺在地上,躺了下来,把刚…

    书籍分录 2024年12月18日
    163
  • 赵林-《古罗马帝国的辉煌》-第4卷 文化风采-第4章 罗马的建筑-在线阅读

    第IV章 罗马的建筑 罗马人用火与剑来征服世界,用路与法来治理万邦;罗马人不仅 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且在国家治理方面也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其 中的诀窍,除了治理万邦的法律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罗马大 道、水渠、桥梁等公共工程。这些宽广的大道、桥梁不仅把幅员辽阔 的罗马帝国联结成一个可使“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有序网络,而且也 与气势恢宏的广场、凯旋门、竞技场…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5日
    2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