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三篇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导言-在线阅读

导 言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① 中世纪晚期,西欧的

农业、纺织、冶炼和造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指

南针和航海罗盘的传入,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中美洲

群岛,1522年麦哲伦开辟了从好望角到印度的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刺激了已被

疾病、灾荒和战争折磨得疲惫不堪的欧洲经济,冒险家、征服者、商人、传教

士纷纷涌向美洲和非洲。从海外掠夺的巨额财富无法为封建经济所容纳,西欧

社会经历了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海洋贸易、从城市行会到跨国公司、从高

利贷非法交易到金融信贷体制的转变,封建生产方式中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

芽。经过15世纪至18世纪思想领域的变革和政治领域的革命,资产阶级最终

取得统治地位,西欧各国纷纷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这一时期,近代西欧各国哲学反映了正在和已经取得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

意识形态,各派哲学家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诉

求,曲折或明确地反映他们的思想特征和精神面貌。本篇主要阐述15世纪至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哲学、16世纪至18世纪英国经验论和欧洲大陆

唯理论以及18世纪法国哲学。而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 40年代的德国哲学由

于其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处于重要地位,将在第四篇集中阐述。

恩格斯指出,这一时期的哲学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

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②。从15世纪开始,西欧产

生了人文主义思潮,爆发了以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开

始摆脱神学束缚的自然科学思想。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批判了传统的经院哲学和

神学世界观,为17世纪至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自然科学革命扫清了思想

障碍。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不断发展。一般

说来,唯物主义者从自然科学的成果出发,批判神学世界观和封建专制,而唯

心主义者则为神学世界观辩护。17世纪的英国是自然科学最发达的国家,马克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 823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309 页。158

导 言

思、恩格斯认为,“从17世纪以来,全部现代唯物主义的发祥地正是英国”①;

而“贝克莱主教是英国哲学中神秘唯心主义的代表”②,休谟“否认认识世界

的可能性”③。法国唯物主义主要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儿,一派起源于

洛克。它用无神论彻底地批判了宗教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

治制度的斗争,同时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④,而其他唯物主义往往披

上“自然神论”或“泛神论”的外衣。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

心说,标志着自然科学变革的开始。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在力学以及与之相关的

数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伽利略、开普勒、惠更斯、波义耳和牛顿等人在天文

学、力学、光学等物理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但由于处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初期,

主要从事资料搜集和初步整理工作,对较复杂和高级运动形式的研究,还很缺

乏甚至完全没有开始。恩格斯指出,近代自然科学有一种习惯,就是“把各种

自然物和自然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

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做本质上变化的东

西,而是看做固定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这

种考察方式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

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⑤。总的来看,近代西欧各国哲

学,无论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从整体上说都有形而上学倾向。这一时期的

唯物论除了具有一般的形而上学局限性之外,还倾向于用力学来解释一切事物

的原因,因而也被称为机械唯物论。

近代自然科学对事物细节的考察比古代精确得多,如笛卡儿、斯宾诺莎

和莱布尼茨等精通自然科学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中都包含着一些辩证法观

点,特别是斯宾诺莎“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代表了“当时的哲学

博得的最高荣誉”。⑥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促进了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形成了

经验论与唯理论派别。近代科学的方法是实验和数学的结合,而经验论强调

经验和实验方法在科学中的作用,唯理论则强调数学和演绎方法在科学中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279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 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3 页。导 言

159

作用。唯理论与经验论在争论中揭示了对方的局限和理论弱点,深化了对人

类认识的基础、过程、方法和范围的哲学思考,为随后哲学的突破性发展提

供了有利条件。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第四组反驳 神学博士阿尔诺先生作-在线阅读

    第四组反驳 神学博士阿尔诺①先生作 阿尔诺先生致麦尔赛纳神父的信 257 尊敬的神父: 承你好意把笛卡尔先生的《沉思集》转交给我让我阅读,我十 分感激,不过由于你知道它的价值,所以你就索取了很高的代价, 因为如果我不首先答应向你奉告我阅读后的感想,你就不肯允许 我享有一读这本杰作的快乐。假如不是见识一下这样好东西的这 种欲望是这样强烈,对于这个条件我是不接受…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81
  • 柏拉图-《理想国》-第十卷-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确实还有许多其他的理由使我深信,我们在建⽴这个国家中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我认为)关于诗歌的做法。 格劳孔:什么样的做法? 苏格拉底:它绝对拒绝任何模仿。须知,既然我们已经辨别了⼼灵的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我认为拒绝模仿如今就显得有更明摆着的理由了。 格劳孔:请你解释⼀下。 苏格拉底:噢,让我们私下⾥说说,——你是不会把我的话泄露给悲剧诗⼈或别…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277
  • 第四节高峰体验说

    马斯洛认为,人性达到最高的完美境界时,就能体现出人生的本 体意义。这种时刻,人处在最高的存在状态——本体存在状态。人 ①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编译,第115页,华夏出版社,1987。 在本体存在状态中可以获得区别于一般认知过程的不同寻常的认知 体验——存在性认知,这是一种触及到认识终极目的的神秘体验。 它不必借助一般的认识手段和工具,而是通过主体内…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265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贝格(今俄罗 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马鞍匠家庭,父母是路德宗敬虔派的忠实信徒。他从小 在教会学校受教育,16岁进入哥尼斯贝格大学神学院,毕业后当了9年的家庭 教师。从1755年开始,他在哥尼斯贝格大学哲学系作了多年的编外讲师,直至 1770年晋升为教授。人们常说,康德的生平就…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8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