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概览(5) 《理想国》题解

理想国的这个希腊的原名是 Politeia(pa力提亚),这英文的名字叫Republic ,中文名字叫理想国。

这个Politeia、Republic、理想国这三个词差别都还非常大。啊,就是说,呃,英文这个名字republic可能已经有点偏啊,理想国译Republic也是有偏啊,你们一一看就知道啊。

这个理想国的这个中文译名不是中国人译的啊,是1906年这个日本翻译家目测英太郎从英译时翻来,这理想国这三个字是日本人定后来这个,但中国的这个学者也翻的时候就用了,直接用了这个,这个译名一直流传到现在啊。这个译名首先是有偏颇的,有偏差的啊,它作为不要说作为对希腊文,它作为这个republic的这个翻译,它都是有偏差的啊,它带有呃,一定程度的意译色彩在里面,也带有他对这本书的这个内容的理解在里面啊,这个内容里面确实他在这个讲最好的这个政体啊,但是理想这个关键词在这个书里是看不到的啊,要精细的区分的话。

你想过这本书里,这本书里柏拉图讲的是理念论啊,理念跟理想在哲学上是不同的事情啊,理念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理想是在这个世界里面符合这个理念的楷模,这些词真正的发明者也不是中国人和日本人,而是使用人。

语言真正的主体不是第一次创造它的人,你要创造一个他使用不开,他根本就不是。是匿名的,大量的使用他的人,是一个匿名的主体,指不出是谁,但是肯定有一个主体,它流传开了,就要尊重他。今天有很多的汉译啊,认为基于理想国的这个这个译名的种种不足,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这个译名都流传不开啊,我比较尊重的学者用《王制》,《王制》这个词为什么不好呢?啊,第一这个你看见《王制》之书,你不会第一,你不会想着柏拉图人。
是吧,礼记里面有王制篇,荀子里面有王制篇,你还以为他是礼记或者荀子里面哪一篇?

第二呢,柏拉图这个理想我里确实讲了哲人王,但是这个哲人王跟那个儒家传统讲成王不是一回事,这个哲人王是管一个小城邦的,儒家为这王是管天下事,你这个很聪明,好像要去把它寻一个对应,实际上是把它曲解了,这个解释非但是太强烈了,而且是歪曲了,就是中国的这个王跟王的理想,跟柏拉图这个王的理想有很大的差别。

呃,第三呢,既然老百姓听得懂理想国知道是什么,你王制,你把人怎能搞糊,他就不用王址啊。还有一个译法是国家篇啊,这个应该是应该是受德文这个传统的译法啊,德文你把这个是译成国家篇啊。

呃,这个,这个译法的缺点就是说,这个没有看清楚这个国家和这个希腊城邦中的这个区别啊,德国的这个政治哲学家,当代的政治学家,写过一本在德国很很有名很畅销的书,这种polis start就是城邦与国家,就表现了古今政治哲学这个单位的差别。

啊,这个这本书啊,柏拉图这本书的这个原文是po,Po啊,出自polis polis就是城啊,历史学界啊,有这样译法,一般议成城邦,也有的把它成城市啊,这个关系我们会等会再再讲啊,就是反正就是从城理解啊,这个词也是我们今天的这政治学的这个词根啊,政治,政治是是从这个politics是是从polis来的,

这是politics啊,Politics啊,是指啊,就是这个严格的方法你会翻,政治就是制度的制。啊,是指这个城邦的政体啊,也可以分成政体,但是因为这个当代政治学里面的国体跟政治学两个也有国体这个概念,国体跟政体有点区别是,就是它更像当代政治学说的国体啊,因为他是谁统治,谁被统治啊,这个政体是统治形式啊,但是呢,这个比较严格的方法翻译政治比较好,啊政治,啊他讲的就是统治关系。

啊,这个政治是政治,在一般的政治中间讨论的些复数,就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政治,怎么区别呢?区别于谁来统治,谁来被统治。啊,比如一个人统治的,那可能叫君主制或者建主制,少数人统治的贵族制或者寡头制啊,全体人统治的民主制啊,等等等等。啊,区别于统治者。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在柏拉图这本书里,这个玻利提亚,首先不是指城邦的统治被统治关系,而是指这个人的灵魂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也是分部分的,就和这个城邦里面有各色人等。灵魂也分部分,比如说至少分理性跟感情跟欲望跟情欲啊,就理性跟情欲,谁做主,谁听谁的,这就是两个不同的人啊,认为理性应该听从欲望的就是一种人,欲望应该听从理性的另外一种人,这两种人灵魂的啊,就不同。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哲学系列】聂锦芳-重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全22讲-讲演稿-19.3

    这一段时期他认识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的推进靠什么来支配呢?有两个因素,一个就是对自由本身的这样一种信仰、信念。但是他后面会发现了,就说是恰恰是这个物质利益,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物质利益,把人分为现成的不同的等级,利益原则呢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国家的各个领域来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 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矛盾。你靠一种信念,对自由的向往来,使…

    讲演分录 2024年6月17日
    167
  • 【哲学系列】聂锦芳-重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全22讲-讲演稿-15

    职业的考虑吗?他是怎么论述这个问题?一个呢,他分析这个职业考虑中,职业选择中的这个迷,是在什么地方?就是通常人在这个职业选择中,他这个迷雾在什么地方呢? 他说,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有两个最不可靠的东西,一个是热情,再一个是幻想。被热情欺骗,被幻想蒙蔽。 这种情况下,职业就不再是人自己的选择,而是由偶然机会,假象、时尚和潮流去决定。有偶然的机会,有这假象或者…

    讲演分录 2024年6月17日
    183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茶点6-在线讲稿

    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区分,对不对? 理性有两种用法,理性的理论用法,去建构关于现象界的姿色。理性还有另外一种用法,叫实践的用法。建构人与人的关系的理性根据。 社会关系都是本体之间的关系。比如说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叫父子关系,是吧。假如你仅仅从血缘的角度讲父子关系,你在说的是自然现象。你如果说父亲和儿子之间,有比如说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伦理上的亲情的关系啊或者诸如此类…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13
  • 【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第一卷(6) 正义、德性与技艺

    苏格拉底对布朗克里马克斯的讨论是这样的啊,按照布罗马克斯能接受的,也算成自己的正义观,正义是著有公敌,但是布罗马斯和我们所有的这个,呃,阅读者其实在这都同意啊,著有公敌是需要记忆的。是需要记忆的,真正能够著有公敌,就是就是分配善恶的人,就是把这个好处,具体的好处。在任何情境下,辨识出敏锐的辨识出真正的好处,然后把它给朋友,辨识出真正的坏处给敌人,不是简单的事…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4日
    293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茶点12-在线讲稿

    好,各位在座的朋友,我感到十分的荣幸。能够被应能够应邀来参加这个文汇讲堂《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资本文明》讲这样一个题目,对于当下是中国,当下的中国社会和我们民族的命运来说,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题目。 我们已经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在中国全面展开,于是中国的经济生活全面渗透了资本的逻辑。这一点是一个公开的事实。 如果说我们当初研究马克思的学说,最主要的把它当…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0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