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同情者-在线阅读

同情者1同情他人是把他人当作弱者而使他人感到羞愧。对所爱的人,应锻炼他,使他提高,这才是真正的爱。

我的朋友们,在你们的朋友的我的耳朵里听到一句嘲笑的话:“瞧瞧查拉图斯特拉吧!他走在我们中间,不是像走在动物中间一样吗?”

可是,这句话最好应当这样说:“认识者把世人当作动物一样而走在他们中间。”

可是对于认识者说来,人这个东西,乃是红面颊的动物。

人怎么会是红面颊的呢?不是由于人必须太经常地自感羞愧吗?

哦,我的朋友们!认识者如是说:羞愧,羞愧,羞愧——这就是人类的历史!

因此,高贵者要求自己不要让他人感到羞愧:他要求自己看到一切受苦者而自感羞愧。

确实,我不喜欢那些慈悲的人,他们以同情他人而感到幸福2《马太福音》5,7:“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这句话被称为“山中圣训”的“真福八端”之5。:他们太缺少羞愧之心了。

如果我必须同情他人,我不愿被人称为同情者;如果我要同情,那也要在隔得远远的地方。

在我被人看出以前,我就要蒙住脸离开:我要求你们这样做,我的朋友们!

但愿我的命运让我永远带领像你们一样没有痛苦的人上路,还有那些能跟我共享希望、饮食和蜂蜜的人!

确实,我给受苦的人做了种种事情:可是我觉得常常做得更好的,乃在于我学会了怎样使我感到更高兴。

自有人类以来,人们自寻欢乐的事太少了:单单这一点,我的弟兄们,就是我们的原罪3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此罪一直传至亚当的所有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尼采在此处故意使用基督教教义的用语,以与基督教对现世的欢乐采取否定的态度相对比。!

如果我们学会了更好地自寻欢乐,就最能使我们忘掉使他人受苦和想出折磨他人的诡计。4对于禁欲的宗教家,此种倾向很强。

因此我洗净帮助过受苦者的我自己的手,因此我也洗净我自己的灵魂。

因为,看到受苦者受苦,我就为他的知耻而感到羞愧;当我帮助他时,我就残酷地伤害了他的高傲。

大恩大德,不要使人家感谢你,而要使对方产生报复心;小小的恩惠如果被人铭记在心,就会变成对方心中的蛀虫。5不管恩惠大小,给他人施恩,是把他人当作弱者,反会引起对方的报复心。

“以冷淡的态度接受赠予吧!以表扬对方的态度接受赠予吧!”——我如此奉劝那些无可赠予的人。

可是,我是一个赠予者:我愿意以朋友的身份给朋友赠予。不过,不认识的人和穷苦的人,可以让他们自己亲手来摘我的树上的果子:这样可使他们不大会感到羞愧。

可是,乞丐们,应被完全清除!确实,给乞丐施舍会使人生气,不给他们施舍,也同样使人生气。

罪人和坏良心的人,也应同样对付他们!我的朋友们,相信我的话:坏心眼的人有破坏他人的习惯。

可是最恶劣的乃是小心眼的思想。真的,做坏事比存着小心眼的思想还要好些。

尽管你们说:“爱干小坏事可以省掉干许多大坏事。”可是我们不应当谈什么省不省的问题。

坏事像个疮瘠:它发痒,要人搔,而且溃烂——它说的是老实话。

“瞧,我是病。”——坏事这样说;这是它的老实之处。

可是小心眼的思想却像真菌:它爬行着,潜伏着,不想在任何地方让人看见——直到最后让我们全身由于这种小小的真菌变得烂开而干瘪。

可是,对那种有魔鬼附身的人,我要对他的耳朵边说这句话:“最好把你的魔鬼培养大!就是对你自己,也有一条通往伟大的道路!”——

唉,我的弟兄们!我们对每个人知道得有点太多了!其中有好些人看上去是透明的,可是,我们看了很久,还是不能看透他们。

跟世人生活在一起是困难的,因为沉默是如此困难。

我们对他人采取最不公正态度的,并不是对那种为我们讨厌的人,而是对那种跟我们毫不相干的人。

可是如果你有一个受苦的朋友,那么你就做他摆脱痛苦的休养所,可是要像一张硬板床,一张行军床:这样你会对他最有用处。

如果有一个朋友对你做了失当之事,那就说:“你对我所做的,我原谅你,可是,你对你自己做出这种事——我怎能原谅哩!”

一切伟大的爱如是说:这种爱甚至超越了原谅和同情。

人应当牢牢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因为对它放任,他的头脑也会很快失去控制了。

唉,世界上哪里还有比同情者所做的蠢事更蠢的呢?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同情者的蠢事为害更大呢?

一切有爱心者,如果没有达到超过同情的高度,那真是不幸!

魔鬼曾对我说:“上帝也有他的地狱:就是对世人的爱。”

最近我听到魔鬼说这句话:“上帝死掉了;上帝死于他对世人的同情。”——

因此,对同情要有警惕性:还会有沉重的乌云从同情那儿降临到世人的头上!真的,我熟悉天气变化的信号!

可是也要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一切伟大的爱超过同情:因为伟大的爱还要创造它所爱的对象!

“我把我自己献给我的爱,对我的邻人,也像对我自己一样,我也要献上我的爱。”——一切创造者都这样说。

可是一切创造者都是严酷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1
    同情他人是把他人当作弱者而使他人感到羞愧。对所爱的人,应锻炼他,使他提高,这才是真正的爱。
  • 2
    《马太福音》5,7:“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这句话被称为“山中圣训”的“真福八端”之5。
  • 3
    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此罪一直传至亚当的所有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尼采在此处故意使用基督教教义的用语,以与基督教对现世的欢乐采取否定的态度相对比。
  • 4
    对于禁欲的宗教家,此种倾向很强。
  • 5
    不管恩惠大小,给他人施恩,是把他人当作弱者,反会引起对方的报复心。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一卷-第七章-在线阅读

    劝戒人不要夸耀,凡是想要有所表现的人,就应当努力使自己 真正成为他所想要表现的那样的人。一个人自己不是那样的人而 冒充为那样的人,一定会给自己引起麻烦和讪笑,而且还可能给国 家带来耻辱和损害。 让我们再考虑一下,由于苏格拉底劝戒他的门人不要夸耀,是 不是会激励他们追求德行。他常说:通向光荣的大道没有比真正 成为自己所希望表现的那样好人更好的了。为了证明他所说…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69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在线阅读

    第⼗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以“斐多”命名的那篇对话,在好⼏个⽅⾯都是⾮常有趣的。它写 的⼤致是苏格拉底⼀⽣中的最后时刻:他临饮鸩之前的谈话,以及他 在饮鸩之后的谈话,直到他失掉了知觉为⽌。这⼀篇表现了柏拉图⼼ ⽬中具有最⾼度的智慧与善良⽽又全然不畏惧死亡的理想⼈物。柏拉 图所描写的⾯临死亡的苏格拉底,⽆论在古代的还是近代的伦理上都 是重要的。《斐多篇》之对于…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30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一卷 第七章-在线阅读

    第七章 佩里安德 (僭主,公元前625—前585年在位) 佩里安德(Periander),库普塞卢的儿子,出生于科林斯,属于赫拉 克利达(Heraclidae)家族。他的妻子是吕西达(Lysida),他称她为梅利 莎(Melissa)。她的父亲是埃皮道伦(Epidaurus)僭主普罗克勒(Pro cles);母亲是埃里斯忒尼亚(Eristheneia),这…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76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十六章 圣礼中的矛盾-在线阅读

    第二十六章 圣礼中的矛盾 正像宗教的客观本质——上帝之本质——一样,宗教的主观 本质,由于一些可以理解的原因,也归结为纯粹的矛盾。 宗教之主观的本质关键,一方面是信仰与爱;另一方面,就宗 教外在地表现于礼拜仪式中而言,则是洗礼与圣餐礼这两种圣礼。 信仰之圣礼是洗礼,而爱之圣礼则是圣餐礼。严格地说,只存在有 这么两种圣礼,就像宗教只有两个主观的本质关键——信仰…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146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章 基督教的故事-在线阅读

    第十章 基督教的故事 基督教的产生是从耶稣的诞生开始的。很多人认为,拿撒勒的耶稣确有其人。 我们下面将分三步来讲述基督教的历史: 第一步是耶稣基督和圣保罗的传,他们缔造了基督教。 第二步讲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裂,这是基督教诞生的最后一步。 第三步讲基督教开始受罗马帝国政府压迫而终成为罗马国教的过程。 对于我而言,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难的一章,这一章对于大家了解西…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7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