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悲剧的诞生》-十-在线阅读

有一个不容争辩的传说是,最古形态的希腊悲剧只以狄奥尼

索斯的苦难为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现成的舞台主角正是

狄奥尼索斯。但我们可以同样确凿地断定,直到欧里庇德斯,狄奥

尼索斯向来都是悲剧主角,希腊舞台上的所有著名角色,普罗米修

斯、④俄狄浦斯,等等,都只是那个原始的主角狄奥尼索斯的面具

而已。所有这些面具后面隐藏着一个神祇,这乃是唯一根本性的

①可以]1872 年第一版付印稿:可以——使逻辑学家欧里庇德斯大感惊

奇。——编注

② 歌德:《浮士德》第一部,第409行。——编注

③透露出普罗米修斯在父系……]誊清稿:让人看出普罗米修斯在父系一脉上

源自阿波罗。“正义的合理性在不正义中”——所以,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的双重

本性,即他的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起源,也许就可以用抽象的公式来加以表达。——

编注

普罗米修斯,]1872年第一版;1874/1878年第二版付印稿:普罗米修斯[译

按:此处仅少一个逗号]——编注十

77

原因,说明那些著名角色为何具有如此经常地让人赞叹的典型的

“理想性”。我不知道有谁说过,所有个体作为个体都是滑稽的,因

而是非悲剧性的①:由此或可得知,希腊人根本上是不可能容忍舞

台上的个体的。希腊人看来确实有此种感受:说到底,柏拉图对于

与“偶像”(Idol)、映象(Abbild)相对立的“理念”(Idee)所做的区分 72

和评价,是深深地植根于希腊人的本质之中的。而若用柏拉图的

术语来说,我们或可这样来谈论希腊舞台的悲剧形象:这②一个真

正实在的狄奥尼索斯以多种形象显现,戴着一个抗争英雄的面具,

仿佛卷入个别意志之网中。以现在这个显现之神的言行方式,他

就像一个迷误、抗争、受苦的个体;而且根本上,他以史诗般的明确

和清晰显现出来,这要归于释梦者阿波罗的作用,阿波罗通过那种

比喻性的显现向合唱歌队解释了他的狄奥尼索斯状态③。但实际

上,这个英雄就是秘仪中受苦的狄奥尼索斯,是亲身经历个体化之

苦的神;根据种种神奇的神话叙述,狄奥尼索斯年轻时曾被泰坦诸

① 我不知有谁说过,所有……]参看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

第380页(第4章第 58节);参看《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三卷。——编注

② 悲剧形象:这]誉清稿:悲剧形象:这个理念,这个只有真正的实在性才具有、

并且只在这种面具中才显现出来的理念,乃是秘仪中受苦的狄奥尼索斯,那个本身受

个体<化〉之折磨的英雄,后者同时也被叫做“野蛮者”和“野蛮的”神:这。——编注

③而且根本上,他以史诗般的……]据誉清稿:尽管这一点大体上适合于阿里斯

托(芬)喜剧的狄奥尼索斯。也许悲剧的面具本身同时也带有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把悲

剧的面具标志为阿波罗之显现。而且这样一来,我们或许就可按照柏拉图的术语,把

悲剧的面具界定为两种理念的共同映象:由此我们就将达到那个问题,即一个显现者

如何可能同时是两个理念的影像,现在这个显现者如何以及为何成了介于一种经验的

现实与一种理想的、唯在柏拉图意义上实在的现实之间的中间物。这种关系之所以复

杂,是因为阿波罗因素恰恰无非是显现本身的理念。——编注78

悲剧的诞生

神所肢解,然后在此状态中又被奉为查格琉斯①而广受崇敬-—

这就暗示出,这样一种解体,即真正狄奥尼索斯的苦难,宛若一种

向气、水、土、火的转变,所以,我们就必须把个体化状态视为一切

苦难的根源和始基,视为某种本身无耻下流的东西。从这个狄奥

尼索斯的微笑中产生了奥林匹斯诸神,从他的眼泪中产生了人类。

以这种作为被肢解之神的实存,狄奥尼索斯具有双重本性,他既是

残暴野蛮的恶魔,又是温良仁慈的主宰。可是,秘仪信徒们却指望

着狄奥尼索斯的再生,对于这种再生,我们现在必须充满预感地把

它把握为个体化的终结: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第三个狄奥尼索斯,

秘仪信徒们报以激荡的欢呼歌唱。而且,只是因为有了这种希望,

被分解为个体的支离破碎的世界才焕发出一缕欢乐的容光—--通

过沉浸在永恒悲伤中的得墨忒耳②,神话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当

她听说她能再次把狄奥尼索斯生出来时,她第一次重启笑容。以

73 上述观点,我们已然有了一种深刻的、悲观主义的世界观的全部要

素,同时也就理解了悲剧的秘仪学说:那就是关于万物统一的基本

认识,把个体化当作祸患之始基的看法,艺术③作为那种要打破个

体化之界限的快乐希望,以及作为对一种重建的统一性的预感。

上文早已指出,《荷马史诗》乃是奥林匹斯文化的诗作,这种文

化用它来歌唱自己如何战胜了泰坦诸神之争的恐惧。现在,在悲

剧诗作的强大影响之下,荷马神话得以重新诞生,而且这样一种灵

① 查格琉斯(Zagreus):狄奥尼索斯的别名。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的私生子,赫

拉出于嫉妒命泰坦神族把他肢解了,后从某女神腹中再生,名为查格琉斯。——译注

② 得墨忒耳(Demeter):希腊神话中的丰产、农林女神。——译注

③ 艺术]1872 年第一版:美与艺术。——编注十

79

魂转生①也表明,甚至奥林匹斯文化此间也被一种更深刻的世界

观战胜了。英勇的泰坦神普罗米修斯对其奥林匹斯的折磨者宣

布,如若后者不及时与他结盟,其统治地位终将面临至高的危险。

在埃斯库罗斯那里,我们看到惊恐的、害怕自己的末日的宙斯与这

位泰坦神结成联盟。于是,早先的泰坦时代后来又脱离了塔尔塔

罗斯②,得以重见天日。关于野蛮而赤裸的自然的哲学,带着毫无

掩饰的真理表情来直观飞扬而过的荷马世界的神话:面对这位女

神闪电般的目光,这些神话黯然失色,颤抖不已——直到狄奥尼索

斯式艺术家的巨掌强迫它们为这位新的神祇效力。狄奥尼索斯的

真理接管了整个神话领域,以之作为它的认识的象征,并且表达出

这种认识——有时是在公开的悲剧祭礼中,有时是在隐秘的戏剧

秘仪节日庆典中,但总是披着古老神秘的外衣。是何种力量把普

罗米修斯从鹰爪中解放出来,把这个神话转变成表达狄奥尼索斯

智慧的手段呢?那是音乐的赫拉克勒斯式的力量:这种音乐在悲

剧中达到其至高的显现,善于用全新的极深刻的意义来解释神话;74

这一点,我们先前已经把它刻划为音乐的至强能力了。因为任何

神话的命运正在于,渐渐地潜入某个所谓历史现实的狭隘范围里,

然后被后世某个时代处理为具有历史诉求的唯一事实;而且,希腊

人早已完全做好了准备,敏锐而任意地对他们整个神话般的青春

梦想作了重新烙印,使之成为一种实用史学的青春史。因为,这乃

是宗教通常走向衰亡的方式:也就是说,当一种宗教的神话前提受

① 灵魂转生]准备稿:变形。——编注

②塔尔塔罗斯(Tartarus):希腊神话中的地狱之神,也是“地狱”的代名词。——

译注80

悲剧的诞生

到一种正统教义的严肃而理智的监视,被系统化为历史事件的现

成总和,当人们开始忧心忡忡地为神话的可信性辩护,却又反对神

话任何自然的继续生存和繁衍,从而神话感渐趋消亡,取而代之的

是宗教对于历史基础的要求,这时候,宗教便走向衰亡了①。现

在,新生的狄奥尼索斯音乐天才抓住了这种垂死的神话:这神话在

他手里再度欣欣向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亮丽色彩,带着一种馥郁

的芬芳,激发出一种对形而上学世界的渴望和预感。而经过这一

次回光返照之后,神话就委靡不振了,残叶凋零,古代擅长嘲讽的

卢奇安②之流,马上就去追逐那些随风飘逝、枯萎失色的花瓣了。

通过悲剧,神话获得了它最深刻的内容和最具表现力的形式;有如

一个受伤的英雄,神话再度兴起了,它全部的剩余精力,连同垂死

者充满智慧的宁静,在它眼里燃烧,发出最后的强烈光芒。

渎神的欧里庇德斯啊,当你企图迫使这个垂死者再度为你服

役时,你意欲何为?这个垂死者死于你残暴的铁腕下:现在,你需

75要一个仿冒的、伪装的神话,它就像赫拉克勒斯的猴子③一样,只

还知道用古旧的奢华来装饰自己。而且,正如神话死于你手上,音

乐天才同样也因你而死:即使你贪得无厌地想把所有音乐花园洗

劫一空,你也只是把它变成了一种仿冒的、伪装的音乐。由于你抛

① 因为,这乃是宗教通常……]据准备稿:宗教通常就这样走向衰亡,无论哪个

时代的艺术作品的最高贵形式就这样继续存在,成为一种陈旧的古董,或者成为一种

昂贵的金属。——编注

② 卢奇安(Lucian,约125—约192年):又译琉善,古希腊散文作家、哲学家,无神

论者。——译注

赫拉克勒斯的猴子:一种对赫拉克勒斯的模仿。在古希腊,这是一个用来表示

傲慢之人的贬义说法。——译注十一

81

弃了狄奥尼索斯,阿波罗也就离弃了你;把全部的热情统统赶出它

们的营地吧,把它们吸引到你的领地里吧,为你的英雄的话语磨炼

口舌,备下一种智者的辩证法吧——即便你的英雄只有仿冒的、伪

装的热情,只能讲仿冒的、伪装的话语。①

① 话语。]准备稿:话语。阿门,欧里庇德斯!——编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 教育或“危险的增补性”

    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哲学小说。要在卢梭的作品中正儿八经 地找思辨式的哲学,肯定要失望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著作中有 极为丰富的哲学资源。《爱弥儿》曾经让康德爱不释手,以至于废寝 忘食,打破了奉行终身的作息制度。康德说,正是卢梭的著作把他引 向了正路,教会他要尊重普通人,告诉他什么是自由。《爱弥儿》展示 了卢梭的写作才华,当这样的才华与炽热的情感和深邃的思…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268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二卷 第五章-在线阅读

    第五章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前399年) 如我们在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Theaetetus)中所读到的,苏格拉底(Socrates)是雕刻匠索佛隆尼司库(Sophroniscus)和助产妇斐那瑞特(Phaenarete)的儿子;他是雅典公民,住在阿罗卑克(Alopece)镇。据说他曾帮助欧里庇得斯创作剧本;因此涅西马库(Mnesimachus)1科…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61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故事·思想·问题 张志扬-在线阅读

    故事·思想·问题 张志扬 文聘元博士是我们外国哲学学科组暨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 最年轻的成员。1998 年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学位毕 业调到海南大学时,有两点给我很深的印象:一是博士论文做 《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同时又写了一本《直面人性 ——弗洛伊德传》;一是博闻强记,有说不完的故事与数字。我心 中暗想,这两样东西他是怎么都喜欢的,或许他感兴…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86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在线阅读

    在 体系之后,哲学转向了一个新的发 展方向。四个哲学家群体对形成这种新的 研究方向起了推进作用,这四个哲学家群 体分别是伊壁鸠鲁学派、斯多噶学派、怀 疑论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当然,他们都 受到其先行者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看 到:伊壁鸠鲁学派依据的是德谟克利特的 原子论的自然理论。斯多噶学派运用了赫 拉克利特的渗透万物的火的实体概念。怀 疑论学派建立了某种基…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47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十八章 绝对唯心论-在线阅读

    第十八章 绝对唯心论 康德生前,他的哲学已经广泛传播。康德之后,他的哲学更为各界人士 所熟知。据说,连贵夫人和小姐都把《纯粹理性批判》陈列在闺房中,引以 为时髦。1787年,耶拿大学设立了专门讲授康德学说的“批判哲学讲席”, 第一任教授为莱茵荷尔德(K. L. Reinhold,1756—1823 年),他在把康德哲 学普及化的同时,企图把康德的思想系统化,…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12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