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如何对抗生活的寂寞与无聊?

作者 | 宗白华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问究竟什么叫作生活?

生活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就着客观的——生物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一个有 机体同它的环境发生的种种的关系。就着主观的——心理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我们 对外界经验和对内经验总全的名称。

我这篇短论的题目,是问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换言之,就是立于主观的地位研究怎样可以 创造一种丰富的生活。那么,我对于“生活”二字认定的解释,就是“生活”等于“人生经验的  全体”。

生活即是经验,生活丰富即是经验丰富,这是我这篇内简括扼要的答案。

但是,诸位不要误会经验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容纳,要知道,经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行为。然 后,才知道我们具有使生活丰富、经验丰富...的可能性。我们能用主观的方法,使我们的 生活尽量地丰富、优美、愉快、有价值。

我们怎样使生活丰富呢?我分析我们生活的内容为“对外的经验”,即是对于自然与社会的观 察、了解、思维、记忆;与“对内的经验”,即是思想、情绪、意志、行为。

我们要想使生活丰富,也就是在这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增加我们对外经验的能力,使我们的观察研究的对象增加;一方面扩充我们对内经验

的质量,使我们思想情绪的范围丰富。

请听我详细说来。

最容易看出我们自己思想智慧的程度的高下。因为,一个思想丰富的人,他见着这些极平常 普通的现象,可以发挥他的思想、触动他的情绪,很觉得以意趣浓深,灵活机动,丝毫不觉 得寂寞。

我记得德国诗人海涅 (Heine)   到了伦敦,有一天走到一个街角上站了片刻,看见市声人海 中的万种变相,就说道:“我想,要使一个哲学家来到此地站立一天,一定比他说尽古来希 腊哲学书还有价值。因为,他直接地观察了人生,观察了世界。”他这几句话真可以表示他 的思想丰富、生活丰富,随处可以发生无尽的观念感想,绝不会再有寂寞无聊的感觉。

而一般普通常人听了他这话,大半是不甚了解,因为他们自己若有了十分钟的幽闲无事,一 定就会发生无聊烦闷的状态,不知怎样才好,要不是长夏静睡,就要去寻伴谈心了。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丰富不丰富,全在我们对于生活的处置如何,不在于环境的寂寞 不寂寞。我们对于一种寂寞的、单调的环境,要有方法使它变成复杂的、丰富的对象。这种 方法,怎么样呢?我现在把自己向来的经验,对诸君说说,看以为如何。

我向来闲的时候,就随意地走到自然中或社会中,随意地选择一种对象,作以下的几种观察:

(一)艺术的;

(二)人生的;

(三)社会的;

(四)科学的;

(五)哲学的。

先说一个例。

我有一次黄昏的时候,走到街头一家铁匠门首站着。看见那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耀, 映着一个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半边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衬着那后面一片的黑暗,非  常鲜明。那铁匠举着他极健全丰满的腕臂,取了一个极适当协和的姿势,击着那透红的铁块, 火光四射,我看着心里就想到:这不是一幅极好的荷兰画家的画稿?我心里充满了艺术的思 想,站着看着,不忍走了。

心中又渐渐地转想到人生问题,心想人生最健全最真实的快乐,就是一个有定的工作。我们 得了它有一定的工作,然后才得身心泰然,从劳动中寻健全的乐趣,从工作中得人生的价值。 社会中实真的支柱,也就是这班各尽所能的劳动家。将来社会的进化,还是靠这班真正工作  的社会分子,绝不是由于那些高等阶级的高等游民。我想到此地,则是从人生问题,又转到  社会问题了。

后来我又联想到生物学中的生存竞争说,又想到叔本华的生存意志的人生观与宇宙观,黄昏  片刻之间,对于社会人生的片段,作了许多有趣的观察,胸中充满了乐意,慢慢地走回家中, 细细地玩味我这丰富生活的一段。

以上是我现身说法,报告诸君丰富生活的方法。诸君自由运用,可以使人生最小的一段,化 成三四倍的内容。乃不致因闲暇而无聊,因无聊而堕落,因堕落而痛苦了。

但这还是我所说对外经验丰富的方法。这还是静观的,消极的,偏于艺术的方法。这不过是 把我们一种的对外经验,一个自然界的对象,作多方面的玩味观察,把一个单调的、平常的 环境,化成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对象,使它表现多方面:艺术,人生,社会,科学,哲学 ——的境相。

用一个比譬说来,就是我们使我们的“心”成了一个多方面的折光的镜子,照着那简单的物件, 变成多方面的形态色彩。这已经可以使我们生活丰富不少。

但我们还要使我们“在内经验”也扩充丰富,使我们的感情意志方面也不寂寞,这有什么方法 呢?

这个实在很简单。我们情绪意志的表现是在“行为”中,我们只要积极地奋勇地行为,投身入 于生命的波浪,世界的潮流,一叶扁舟,莫知所属,尝遍着各色情绪细微的弦音,经历的一 切意志汹涌的变态。

那时,我们的生活内容丰富无比。再在这个丰富的生命的泉中,从理性方面发挥出思想学术,

从情绪方面发挥出诗歌、艺术,从意志方面发挥出事业行为,这不是我们理想的最高的人格 么?

所以,我们要丰富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娱乐主义、个人主义,乃是求人格的尽量发挥,自我 的充分表现,以促进人类人格上的进化。诸君也有这个意思么?

宗白华 | 著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人生两大苦:物质匮乏,精神空虚

    作者 |叔本华 你锋芒毕露,这是你的弱点,你像把无鞘刀,锋利,但好刀应在刀鞘里。 ——黑泽明 一般人把身外之物当作人生的幸福来源,希望从财产、社会地位、妻室儿女、朋友或是社会 那里得到幸福,所以当他失去这些东西或是发现这些令他失望的时候,他的幸福基础就崩塌 了。换句话说,这个人的人生重心随着每一次心血来潮而不停改变,完…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43
  • 怎样辨别是非:8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

    换盅 诉诸权威|诉诸暴力「诉诸群众「个人为中心 人身攻击|诉诸怜惜「热衷捷径丨阴谋论 盛夏夜晚,穿着清凉的小千姑娘,正在乘公交车回家。 工作了一天,小千有点累,轻倚栏杆。突然,她隐约感觉裙摆蹭到了什么东西, 低头一看,邻座的男子,居然在用手机偷拍她! “你、你竟敢偷拍?你这个变态!”小千又羞又愤,拽住男子不放。 男子见状,反咬一口:“你说…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23
  • 梁漱溟:思维的八个层次

    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的讲演 第一层:形成主见 第二层: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第三层:融会贯通 第四层:知道不足  第五层:以简御繁  第六层:运用自如  第七层:一览众山小 第八层:精辟通透 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 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71
  • 如何好好度过这一生,就是哲学

    讲述者 I 陈嘉映 整理|风小杨 如今的生活,充满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烦恼与困惑,就像学者周濂在他的新书《打开》中所写 到的:“作为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的凡夫俗子,我和你一样,有太多现实的困惑和烦恼, 柴米油盐酱醋茶,找工作、看医生、养孩子,房价居高不下,股市涨涨跌跌,所有这些困惑 和烦恼都是如此的沉甸甸与实打实。” 在这…

    未分类 2024年10月15日
    114
  • 一个民族想被人尊重,就一定要有哲学思维

    作者「张汝伦 本文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哲学学院联合主办 的“艺沁人文、笃志商道——2016复旦大学 EMBA 人文盛典”上的演讲摘编。 一个民族如果想被人尊重,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就一定要有哲学思维,一 定要学习哲学。人类如果想要前进,就要不断超越自己,而只有拥抱哲学,才能达 到这个境界。 01…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4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