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音乐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作者|王德峰

今天分享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教授关于音乐与哲学的思考。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哲学和音乐让生命变得有意义》,人生真理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人生为什么需要艺术。音乐与哲学,可以承受喜乐,也可以承受悲苦。这些是物质和金钱无法给予自己的。

当爱因斯坦把小提琴架在他的肩膀上,听到它美妙的旋律时,他就进入了音乐状态之中。这和他伟大的科学事业毫不矛盾。他需要一种力量去鼓舞他继续探讨自然的奥秘。这种力量是性灵的力量,是伟大的直觉、想象和感悟,它不是来自物理学本身,而是来自他所爱好的音乐。

人类自古以来需要音乐,在无限的将来,只要人类还在,仍然需要音乐。音乐是对命运的表达,但是今天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态度,可能会错失音乐的本质。

当然,音乐作为娱乐也未尝不可,音乐安慰我们的心灵,宣泄我们的情绪,完成心理学上的某种效果,但音乐不是为这些而做的。在咖啡馆里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时你可能会突然出神,然后眼前的咖啡就看不到了,这音乐有如一个世界在召唤,而绝不是闲谈时候的陪衬。

对于我们所处的文明、历史、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要有一种深切体悟的话,我们至少需要三种修养:音乐、哲学、诗歌。

艺术起源于巫术,后来便与巫术区分开来,但它对于社会共同体及每个人的意义,仍具有巫术般的作用。音乐是最高的“巫术”。一看到“巫术”这个字眼我们会觉得它是贬义词,因为我们总是拿科学和巫术对照,说巫术是一种愚昧。但我们误解了巫术的本质。巫术并不是人 类在没有科学武装之前用愚昧的方法使自然听从自己。巫术本来也不是为了呼风唤雨,不是为了降服自然。原始人在行使巫术后便去劳动,去耕作或狩猎,并不以为举行了巫术仪式后就可以回家睡觉,土壤里就自然长出稻谷来,野兽就会任人宰割。巫术的作用是形成原始共 同体的精神氛围。它是一种魔力,激发每个心灵的情感和意志,让生命的目标变得有意义。

在音乐当中我们得到的是心灵的最高愉悦,这种愉悦无可名状。

在国人心中,“长安”已经成为一种盛世精神,一种自信昂扬的气魄。在“长安古乐”(西安鼓 乐)的演奏中,便是黄河秦岭的壮阔,是关中平原的丰腴与华美,是万里疆域大雪纷飞的清 隽与深邃,是“登高山复有高山”的苍劲与玄妙。渡口、轻舟、山寺、牛羊、大漠、草原.... 这一切使得盛唐诗风的意象在乐曲中具象化、明丽化、典雅化。

西方古典音乐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中脱胎而来,是宗教音乐世俗化的过程。

西方古典音乐的殿堂提供了领会世界的各种角度和视野,既有伟大的英雄主义,又有悲观失望的情绪,既有虚无主义,又有宗教情感,既有柔情似水的爱情眷恋,又有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音乐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我们在其中阅历人生。关于音乐,哲学家说过许多话,伟大的思 想家在面对艺术的各种门类中往往总是挑选音乐作为给予最高赞扬的艺术。

黑格尔说:

“如果我们把美的领域中的活动看作是灵魂的解放,摆脱限制和压抑的过程,因为艺术通过 供关照的形象可以缓和一切最酷烈的命运,使它成为欣赏的对象,那么,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就是音乐。”

这是黑格尔对于音乐的赞美,见于他的《美学讲演录》。

还有一位和他同时代的同样重要的思想家叔本华,也在艺术的各种门类中认为音乐是最高的。尼采也有这样的看法。

我喜爱哲学、文学和音乐,它们都是我人生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但是我们投身于一种普遍的关怀之中,例如关怀民族的命运,关怀每一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也是关怀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在这些关怀中尽自己所能作出了一点微小的努力,如果这种努力是可以影响别人的,那就是我们此生最大的幸运了。

我们在根本上都是孤独的,但我们又不孤独。通过哲学、通过艺术而不孤独。这些都是我们 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当对哲学感恩,对艺术感恩,对音乐感恩。

今天,我们每每希望自己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强大,但是那种数量上的强大是不关乎人的生 命之核心的,比如说,我们拥有多少资本,或每年发表多少篇论文,这些都不关乎心灵。我们本当珍惜我们的一生,在哲学和音乐中,我们种下慧根,让这一生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 都活得富于意义。伟大的哲学作品和伟大的音乐作品,给我们的心灵以充溢和伟大。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1)

相关推荐

  • 成为自己需要冷静和勇气-克尔凯郭尔

    作者丨克尔凯郭尔 一、真正的不幸是无法相互理解 01.真正的不幸不在于相爱的双方无法互相拥有,而在于他们无法互相理解。  02.爱最喜什么?无限。爱最怕什么?限制。 03. 当爱情使平等的双方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爱情是喜气洋洋的;但是当爱情使不平等的 双方变得平等的时候,这爱情则是大获全胜的。 04. 记忆不光能挽留住那瞬间,而…

    未分类 2024年10月15日
    159
  • 没有逻辑的人只会人身攻击与蛮不讲理

    人为什么要辩论? 这是个好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辩论? 辩论的意义 通过下列例子,你可以看到辩论能为你的人生带来什么: 01.澄清认识:你被误解了,通过辩论来澄清。 例:“老公,别以为我花2万元买一个LV包是浪费。其实,这个包带给我的幸福感的强 烈程度与持久性远远超过用2万元去旅游。” 02. 争取利益:你的利益受损,通过辩论来挽回损失。 例…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64
  • 人民需要思想,而不仅仅是娱乐

    作者|赵汀阳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01. 为什么思想必须严肃? 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乐而不需要思想。事 实上正如很容易观察到的那样,当下的精神生活主要是娱乐明星、都市写作和体育,这样轻 浮的堕落是令人吃惊的。 它让我想起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的:一旦社会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社会就会鼓励娱乐和体&n…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58
  • 短视频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

    作者 | 寻空2009 短视频日益成为当代人消磨时间甚至获取信息的最重要工具。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去 年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均单日刷110分钟短视频。 这个数字让我感到有点不安,如果一个人把这个时间拿来读书,一年至少可以读几十本书, 如果拿来看电影,一年可以看300-400部电影,…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54
  • 狗屁工作:大部分工作无意义、违反人性甚至危害社会

    在《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一书中,伦敦经济学院的人类学家David Graeber研究发现社会中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占了所有工作的一半以上,这种狗屁工作到处都是,还在不断膨胀。书中引用了数据分析公司YouGov 在2015年对英国人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工作对世界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37%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贡献,13%的人…

    未分类 2024年10月15日
    20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