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需要冷静和勇气-克尔凯郭尔

作者丨克尔凯郭尔

一、真正的不幸是无法相互理解

01.真正的不幸不在于相爱的双方无法互相拥有,而在于他们无法互相理解。 

02.爱最喜什么?无限。爱最怕什么?限制。

03. 当爱情使平等的双方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爱情是喜气洋洋的;但是当爱情使不平等的 双方变得平等的时候,这爱情则是大获全胜的。

04. 记忆不光能挽留住那瞬间,而且还能升华它,任何事物一旦掺合了记忆,就能在我们的 心里造成双倍的效果。

05.人们几乎从没运用已经拥有的自由,比如思想自由,相反倒是要求什么言论自由。

06.许多人对于生活作出自己结论的方式就像小学生一样,他们抄袭算数课本里的答案以欺 骗老师,而没有心思由自己算出得数。

二、认识忧郁,直面焦虑

07.什么是忧郁?忧郁就是精神性的歇斯底里。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个瞬间,当此之时,直接性成熟了,精神要求一种更高的形式,其中精神把自身视为是精神。

作为直接性的精神而存在的人是与整个世俗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现在,精神将使自身从 那种疏离状态中走出来,精神将在自身当中明白自己-—他的任何将会在其永恒有效性内对 自身所有的意识。

假如这一切从未发生,运动就会中止,它将被阻止,而忧郁也由此介入。人们可以做很多事 以试图忘掉它,人们可以工作,但忧郁仍然在那里!

08. 如果人是野兽或是天使,那么他就不能感受到焦虑,正因为他是两者的结合体,所以他 才能够焦虑。

09.只有向后看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则必须向前看。

学习认识焦虑是一项冒险,每个人都必须毅然面对,如果他不想因为对焦虑无知或者受制于 它而走向毁灭的话,因为学会正确对待焦虑的人,他已学会了最重要的事。

三、成为自己需要冷静和勇气

10.一个带有某些原始的东西的人刚刚来到,他决不会说:“在世界上必须入乡随俗。”而一 定会说:“世界是什么样随他的便,我要保持我的独特性,不想为迎合人意而放弃它。”从世 界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起,存在就起了变化。

11.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在多长的时间里,以及在怎样的层次上他能够甘于寂寞,无需得 到他人的理解。能够毕生忍受孤独的人,能够在孤独中决定永恒之意义的人,距离孩提时代 以及代表人类动物性的社会最远。

12.每个人自己就是中心,整个世界只以他为中心,因为人的自我认识是一种神的认识。苏 格拉底就是这样理解他与单一者的关系,带着同样的谦卑和骄傲,由此,苏格拉底拥有足够 的勇气和冷静成为他自己。

四、不懂得绝望的人不会有希望

13. 我的生活是一场伟大的、别人不知道也不理解的痛苦。看起来似乎一切都充满了自豪与虚荣。

其实不然。总有某种令人坐立不安的事情如同一根利刺插在我的肉体之中。因此我没有结婚成家,也不能担任任何职务。我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在工作和紧张中度过白天,晚上 便被弃置一旁,这就是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14.死亡无疑是疾病的终点。但这里死亡却不是最终的结局。

如果我们在最严格意义上谈论致死的疾病,它必须是这样一种疾病,它的终端是死亡,并且 死亡是最终的结局。准确地说这就是绝望的含义。

然而,在另一种意义上,绝望甚至更明确地是致死的疾病。从字面上理解,人死于这种疾病 或这疾病会导致肉体的死亡是绝不可能的。

相反,绝望的折磨恰恰是求死不得。因此它更与人横于病榻同死亡搏斗、求生不得欲死不能 的状态相同。所以这致死之病是毁不能死有似乎没有生的希望。

15.许多人都多少带着一点儿绝望生活,少数人才经由绝望达成精神上的自我。正因为人类 比动物优秀,换言之,人类是自我,是精神,才做得到绝望,不懂得绝望的人不会有希望。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性、金钱、幸福与死亡,孰轻孰重?

    弗 在给企业家做咨询的过程,曼弗雷德了解到,许多看似理性的行为实际上非常不理性。组织 管理问题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冲突——他们的恐惧、失望、欲望、对金钱的关注、对 幸福的追求、对死亡的畏惧…..这些问题关乎人生方向和意义,而他们所需要的答案就藏在 内心之中,他们需要驻足思考,需要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 01. 性欲之我思 …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64
  • 哲学家们如何思考人生|10个思想实验

    文|伊夫 ·博萨尔特 编辑排版@超人文史哲  更多文章请前往微信公众平台@超人文史哲 回复“干货” 古希伯来有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大概展现了人类对自身思想局限 性的承认以及无奈,带着调侃的意味。但是,谁能阻止思考继续呢?小到今天午饭吃什 么,大到什么是“我”活着的意义,神明是否真的存在,人类在哲学思考的道路上从…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21
  • 当代新闻粉碎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 | 阿兰德波顿 时至今日,谁也无法离开新闻的寸土,就连就寝时分,它也在伺机劫持我们的关注。英伦 著名才子型作家阿兰 ·德波顿提醒我们思索新闻造成的影响:它不露痕迹地将“新奇”与“真 实”混淆,对观点中的假设避而不谈,这不仅对理解世界没有帮助,也在不知不觉中摧毁了 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文摘自阿兰&n…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23
  • 人民需要思想,而不仅仅是娱乐

    作者|赵汀阳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01. 为什么思想必须严肃? 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乐而不需要思想。事 实上正如很容易观察到的那样,当下的精神生活主要是娱乐明星、都市写作和体育,这样轻 浮的堕落是令人吃惊的。 它让我想起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的:一旦社会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社会就会鼓励娱乐和体&n…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07
  • 关于中国哲学的辩护——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

    作者|俞宣孟 俞宣孟,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评为研究员。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 研究所所务委员会主任、总支书记。 01.挥之不去的隐忧 数年前,中国学界出现了所谓“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说法,这个现象有点奇怪。 自从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不久,胡适、冯友兰等先生就先后写出了中国哲学史,这表明,开始 的时候人们对于中国有…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4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