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关是去自杀的 作者|木心

作者|木心

老子的文体,与其他的诸子百家截然不同,就是不肯通俗,一味深奥玄妙,也许一边写,一 边笑:你读不懂,我也不要你读,我写给懂的人看。

——木心

老子的哲学著作只有一本:《道德经》,分上下篇,共八十一章(九九八十一)。传说 他要出关,官吏劝他留下一些言论,他才口授,别人记录。

我猜想,并非如此平平静静,鲁迅写出《出关》也是依照通常的传说,加上摩登的挖苦, 旨在讽刺世道。

我来写,就写老子出关,一不是遁隐,二不是仙去,三不是旅游,他老人家是去自杀的。 他在出关之际,内心的矛盾痛苦达于极点。

老子恨这个世界,觉得犯不着留什么东西给后世,他又爱这个世界,要把自己的思想落 成文字,给后来的智者。

他的精神血统的苗裔明了他的痛苦,他的同代人没有一个配得上与他谈谈,他彻底孤独 了二百多年。

但他要在未来中找朋友,找知音,于是有《道德经》。从文体看,他不是写给“刍狗” 们看的,而是写给与他同等级的人。

所以,老子的文体与其他的诸子百家截然不同,就是不肯通俗,一味深奥玄妙,也许一 边写,一边笑:你读不懂,我也不要你读,我写给懂的人看。

在这个世界上,这个宇宙中,渺小的人都是奴隶,即使当了皇帝(包括教皇),如果人 格渺小,一样是奴隶——伟大的人,必是叛逆者。

中国,上、中、下三等人,都尊“天”为无上的主宰,尤其是儒家,以及后来的理学家, 说到“天”,就跪下来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人合一”,“天命不可违也”。

独有老子,一上来就拆穿把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叛逆的气势好大!

当然,奴隶们不服,反问道:“那么圣人呢,圣人是最仁的呀。”老子立即说:“圣人 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常要讲我的认识论,次序是这样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座有人说,这个次 序谁不知道呀。那我改动两个符号的方向:宇宙观←一世界观一人生观

不从宇宙观而来的世界观,你的世界在哪里?不从世界观而来的人生观,你不活在世界 上吗?

所以,你认为你有人生观,没有、也不需要世界观,更没有、也更不需要宇宙观——你 就什么也没有。

飞禽走兽不需要“禽生观、兽生观”,一样地飞,一样地走,这是运气、福气。

做人而不幸成了知识分子、艺术家,不免就要有一个人生观——它是从世界观生出来的。 那世界观呢,当然溯源于宇宙观。

爽爽快快地说一遍: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老子、庄子、尼采、释迦 牟尼,都从这样顺序而思考的。

一般书生之见、市侩之见,乃至学者、专家、大儒,都说老子消极、悲观、厌世。我说,

正是这一代代的愚昧无知、刚愎自用,才使老子悲观、厌世、消极。

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老子是阿波罗式的,冷静观照,光明澄澈。庄子 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郁勃汪洋。

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内敛克制,以少胜 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溢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逍遥。

奇妙就奇妙在,两者其实一体。

世界上所有“乌托邦”构想,以老子最彻底,最有诗意,最脱离现实,绝对不可能。他 的理想和当时的现实,他对他之后的一切历史现实,都是宿命地叛逆。

明知做不到,不可能,他偏要这样说。这种近乎横蛮的心理,一定来自极大的痛苦。

天地不仁。这个观念,真是伟大卓绝,当时极摩登,现在更摩登。

这一点,老子超越了多少思想家、宗教家。有没有更摩登的观念呢,有:天地无仁无不 仁。

所以老子悲伤、绝望、反激、咒诅,出坏主意,制定了很多对付自然、对付人的策略, 历代军事家都借此取了巧、学了乖。老子,也免不了被异化的命运。

老子的文学性呢?语言直白,可是含蓄,这是很难的。几乎看不到还有别人能用这种文 体。

直白,容易粗浅,含蓄,晦涩了,而老子直截了当说出来,再想想,无限深意,我喜爱 这种文体!

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像人的肉体一样,贵在骨骼的比例关系,肌肉的停匀得当。 形体美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最最好看,是裸体。

老子奇特,他主张退、守、弱、柔,这在全世界的思想领域中,独一无二。

一是他的气质,二是他吃够了苦,对付宇宙自然,对付人事生活,退、守、弱、柔,才 能保全自己,立于不败。

东方文化、东方精神,无疑老子是最高象征,《周易》也和老子哲学通,都是吃足苦头 的经验。

老子的理想世界,全然梦境,是他个人的诗的乌托邦。老子之后,世界背向老子而发展, 无论大纲细节,处处与老子的理想相违背。

老子没有历史眼光?没有群众观点?老子一个人空思妄想?我不这样看。

老子的想法、原则,是对的,问题在于,人类是坏种、坏坯,做不到,也不肯做老子所 希望的,不能怪老子。

另一面,是老子哲学的实用性,一步一个脚印哩——你要“扬”,先“抑”之:

你要得到它,先放弃它;你要推翻它,先拥护它。最简单比喻:你要收获,先埋种子。

哲学、文学属于极少数智慧而多情的人,是幸福,是享受。和大多数人没关系。

全世界读《道德经》的人,还真不少。二次大战前,德国大学生读尼采。大战后,必读 李耳(老子)。

《道德经》的英译、法译、德译,版本不断更新。

最近美国的什么书店又请人重译老子,李老先生就有这点魅力,世界忘不了他。

伟大的思想都有毒的,你能抗毒,你得到益处。老子的观点和方法,可供与老子同品格 的人借鉴应用。

但不幸,老子的方法论,常被坏人拿去为非作歹了,还反咬一口,归罪于他。大陆有青 年犯法,交代时说,读了尼采著作的缘故。

木心 |著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怎样辨别是非:8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

    换盅 诉诸权威|诉诸暴力「诉诸群众「个人为中心 人身攻击|诉诸怜惜「热衷捷径丨阴谋论 盛夏夜晚,穿着清凉的小千姑娘,正在乘公交车回家。 工作了一天,小千有点累,轻倚栏杆。突然,她隐约感觉裙摆蹭到了什么东西, 低头一看,邻座的男子,居然在用手机偷拍她! “你、你竟敢偷拍?你这个变态!”小千又羞又愤,拽住男子不放。 男子见状,反咬一口:“你说…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83
  • 耶鲁大学哲学课:思考死亡,才能洞察人生的本质

    作者丨谢利 · 卡根 耶鲁大学的教授谢利 ·卡根在2007年就开设了这一门哲学课程:死亡课。作为公开课公 布了讲座视频之后,这门课在全球引起轰动,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开课,总点击量 超过数亿次。 课程的主讲人谢利 ·卡根也因穿着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讲台上和大家侃侃而谈的 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年轻…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88
  • 一个民族想被人尊重,就一定要有哲学思维

    作者「张汝伦 本文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哲学学院联合主办 的“艺沁人文、笃志商道——2016复旦大学 EMBA 人文盛典”上的演讲摘编。 一个民族如果想被人尊重,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就一定要有哲学思维,一 定要学习哲学。人类如果想要前进,就要不断超越自己,而只有拥抱哲学,才能达 到这个境界。 01…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30
  • 为什么人类如此容易陷入偏见

    作者「戈登 · 奥尔波特 01. “事实是人类群体倾向于彼此疏离。” 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群体之间互相疏离的情况。人们与和自己相似的人交配, 以具有同质性的小群体形式住在一起,一同吃喝玩乐。小群体中的成员相互拜访,更倾  向于崇拜共同的神明。这种自然产生的内聚力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因为这种安排比较便捷。&…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86
  • 现代人只追求财务自由却从未想过心灵自由

    南都:您翻译的尼采著作近期再版。如您在尼采译著系列总序里提到,这是一个物质浪漫取 代了精神浪漫的时代,人们拼命工作,追求物质享受、梦想财务自由,却从未考虑过心灵的 自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阅读尼采有什么意义? 周国平:读尼采本身就是对这样一种物质浪漫的质疑。人光有物质浪漫行吗?一个时代光是 物质浪漫占主流,这个对不对?青年人是…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4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