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收藏!100篇文史哲高质量文章
-
8个终极的哲学追问
作者|陈先达 -摘要-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以特有的概念、范畴为思想构件,以逻辑论证的方式论证关于世界 观、认识论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思想体系。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哲学,是哲学家的哲学,它有 自己确定的对象和边界。但哲学作为人类的智慧是没有边界的,智慧的应用是不受限制 的。研究哲学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门研究哲学中的问题,在纯逻辑…
-
一个民族想被人尊重,就一定要有哲学思维
作者「张汝伦 本文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哲学学院联合主办 的“艺沁人文、笃志商道——2016复旦大学 EMBA 人文盛典”上的演讲摘编。 一个民族如果想被人尊重,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就一定要有哲学思维,一 定要学习哲学。人类如果想要前进,就要不断超越自己,而只有拥抱哲学,才能达 到这个境界。 01…
-
一张表读懂中国古代哲学史
先 秦 - 明 清 编辑排版@超人文史哲 更多文章请前往微信公众平台@超人文史哲 回复“干货” 先秦哲学 人 物 思想 孔 子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周礼 仁学:克己复礼;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为仁由己不由人;己欲立而力人, 己欲达而达人;仁者…
-
中国式聊天:表面上聚在一起,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
作者丨杨照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聊天能力正在快速衰退。 在跟朋友的聚会中,我们的聊天话题永远都只能围绕着明星的八卦、别人的隐私、生活的牢 骚,除此之外,再也聊不出什么新鲜的有质量的内容。因为缺乏真正的文化生活,我们无法 跟人聊对世界的深层次认知,只能无休止地堕入窥探他人隐私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对此,台湾作家杨照发出了自己的审思:“人与…
-
中国是否有形而上学? “做中国哲学”再思考
陈少明|著 原载于《哲学动态》2019年第9期 01 “中国哲学”的界定 这个界定是整个论述的基础。为了加深印象,我先采取排除法,即从中国哲学“不是什么”入手。 首先,“中国哲学”并非中国哲学史。哲学史作为一个学科,是西学传进中国以后,我们的前辈借助西方哲学的概念框架,对中国古典思想做重新整理与叙述的产物。这个学科建立的意义,让中西文化在形而上的层次上,提…
-
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作者|德里达
作者:德里达 01.逻各斯中心主义 德里达的哲学生涯是从批判胡塞尔的“自我”哲学开始的。胡塞尔认为,语言是意识的现象, 语言符号和自然标记有着根本的区别,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表达意向。德里达说,胡塞尔“相 信意义的一种前表达和前语言的层次,相信这种层次时所揭示的”,在现象学还原的意识内 部,“表达是内在化过程”,意义是“灵魂的孤独生活”,或自我的“独白”。现象…
-
为什么人类如此容易陷入偏见
作者「戈登 · 奥尔波特 01. “事实是人类群体倾向于彼此疏离。” 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群体之间互相疏离的情况。人们与和自己相似的人交配, 以具有同质性的小群体形式住在一起,一同吃喝玩乐。小群体中的成员相互拜访,更倾 向于崇拜共同的神明。这种自然产生的内聚力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因为这种安排比较便捷。&…
-
为什么在古希腊唯一正当的爱只存在于两个男人之间
作者丨张宇凌,来自@GQ 实验室 在古希腊,唯一正当的爱只存在于成年男子和美少年之间。 他们认为,最美好的生命状态是年轻男子在青春期前,面部毛发还没有开始生长的那段 时间。于是,这份爱就成为年长男子对少年男子在精神上的教育和在肉体上的调教,也 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01. 他们把对少年的爱放上墓碑 在雅典考古博物馆有一幅让…
-
为什么我们要警惕“成为你自己”这类口号
作者 | 刘擎 人们获得了一种崭新的“自我理解”,这带来了空前膨胀的个人权利和自由。这是现代性的重 要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严峻的困境,突出体现在现代社会价值标准的混乱、道德规范的失 序以及人生意义的迷失。 “成为你自己!” 无论是激励、劝导还是告诫,这句陈腐不堪却又历久弥新的格言总会与你相遇, 在人生的某个时…
-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作者|谢利 ·卡根 提高批判思维能力 培养清晰而又说服力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提升创造力和原创力 数年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 ·吉尔伯特 (Daniel Gilbert) 来耶鲁做讲座。他当时 介绍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研究情绪如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