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的人生 作者|钱穆

钱穆 著,文章选自《人生十论》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

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

人生一般的要求,最普遍而又最基本者,一为恋爱,二为财富。故《孟子》说: “食色性也。”

追求的目标愈鲜明,追求的意志愈坚定,则人生愈带有一种充实与强力之感。 人生具有权力,便可无限向外伸张,而获得其所求。

追求逐步向前,权力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随带而来者,是一种欢乐愉快 之满足。

近代西方人生,最足表明像上述的这一种人生之情态。然而这一种人生,有它 本身内在的缺憾。

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 了这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

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停止向前即是生命 空虚。人生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

满足转瞬成空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 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

人生意义只在无尽止的过程上,而一切努力又安排在外面。

外面安排,逐渐形成为一个客体。那个客体,终至于回向安排它的人生宣布独 立了。那客体的独立化,便是向外人生之僵化。

人生向外安排成了某个客体,那个客体便回身阻挡人生之再向前,而且不免要 回过头来吞噬人生,而使之消毁。

你前一步,要感到扑着一个空,因而使你不得不再前一步,而再前一步,又还 是扑了一个空,因而又使你再继续不断地走向前。

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而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的  要在外建立,向内的则要把外面拆卸,把外面遗弃与摆脱。外面的遗弃了,摆  脱了,然后你可走向内。换言之,你向内走进,自然不免要遗弃与摆脱外面的。

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洒落的人生,最后境界则成一大脱空。佛家称此为涅槃。 涅槃境界究竟如何呢?这是很难形容了。约略言之,人生到达涅槃境界,便可 不再见有一切外面的存在。

外面一切没有了,自然也不见有所谓内。内外俱泯,那样的一个境界,究竟是 无可言说的。倘你坚要我说,我只说是那样的一个境界,而且将永远是那样的 一个境界,佛家称此为一如不动。

依照上述,向内的人生,就理说,应该可能有一个终极宁止的境界,而向外的 人生,则只有永远向前,似乎不能有终极,不能有宁止。

向外的人生,不免要向外面物上用功夫。而向内的人生,则只求向自己内部心 上用功夫。然而这里同样有一个基本的困难点,你若摆脱外面一切物,遗弃外 面一切事,你便将觅不到你的心。

你若将外面一切涂饰通统洗刷净尽了,你若将外面一切建立通统拆卸净尽了, 你将见本来便没有一个内。

你若说向外寻求是迷,内明己心是悟,则向外的一切寻求完全祛除了,亦将无 己心可明。因此禅宗说迷即是悟,烦恼即是涅槃,众生即是佛,无明即是真如。

如此般的人生,便把终极宁止的境界,轻轻的移到眼前来。所以说立地可以成佛。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人为什么会嫉妒 文|培根

    在人类的各种情欲中,有两种最为惑人心智,这就是爱情与嫉妒。这两种感情都能激发出强 烈的欲望,创造出虚幻的意象,并且足以蛊惑人的心灵——如果真有巫蛊这种事的话。 所以,我们知道在《圣经》中把“嫉妒”叫做一种“凶眼”,而占星术士则把它称做一颗  “灾星”。这就是说,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的眼光所注目的地方。不仅如上,还有&nbs…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82
  • 漫谈西方文史哲052-早期经验论之霍布斯3政治哲学

    我们接着讲hops,因为他的政治哲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后来的哲学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包括 后边的洛克,让大家对社会契约论,这样一个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你看我们上次讲到了。国家的产生,hops把它称作是人格。主权者。 而现在每一个人,就是臣民,主权者。 然后呢,这个利维坦,这个主权者,不是神,他也不是这个契约的一部分。这样的话。他就隐含了一个意思,这个主权…

    未分类 2025年8月10日
    65
  • 性、金钱、幸福与死亡,孰轻孰重?

    弗 在给企业家做咨询的过程,曼弗雷德了解到,许多看似理性的行为实际上非常不理性。组织 管理问题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冲突——他们的恐惧、失望、欲望、对金钱的关注、对 幸福的追求、对死亡的畏惧…..这些问题关乎人生方向和意义,而他们所需要的答案就藏在 内心之中,他们需要驻足思考,需要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 01. 性欲之我思 …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91
  • 漫谈西方文史哲048-早期经验论之培根1

    我们下面来看。培根 培根的话,我讲的会相对简单一点,那个霍布斯我会花的时间多一点。 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它的一个方向。 列出来的就是我讲几个要点。 第一个就是,培根最重要的著作就是《新工具》的这样一本书。 像我刚才提到的,就是说,它是1561 到一六二六,这是他的生猪年。 那么培根的话它是一个贵族的后裔。 然后他很小就很聪明,书上提的,所以他十二岁到十五岁,就…

    未分类 2025年8月10日
    77
  • 漫谈西方文史哲090-德国古典哲学之谢林

    好,呃,谢林呢,我这里当列了他的步骤,我还是简单的说几句,他的收入,或者说他对速度发展的这样一个脉路,他当然要比克范低一些,一些7570后出生的啊,他的,他是在一个很有名的学校。宾恩大学,他是在神学院接受的教育,而且他读大学的这个年龄很少,他15岁就去读大学,呃,谢林是一个天才型的,就少年天才型的这样一个哲学家,德语当中有个叫同格题,就是说。天才或者是神童吧…

    未分类 2025年8月11日
    7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