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后记-在线阅读

后 记

本书自从2005年初版以来,已经过去8年多了,其间收到各方面传来的反

馈信息,除有读者指出个别地方的表述不当外,基本都是正面的。我们作为高校

哲学教师,也感到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这本教材还是用得颇为顺手的。然而,

学问无止境,这些年来我们也感到,本书在某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加完善,更加

符合今天学术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建议,对本书从头

至尾重新审视,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订。其中在结构上有两处较大的变更,一处

是把“18世纪法国哲学”从单独的一章(第四章)纳入到了第三章“16—18世纪

西欧哲学”中,作为其中的第六节,因此总体看来减少了一章。这样做,主要是

考虑到更加符合标题的含括范围,以及更加贴近那个时代西欧哲学的全貌。原

来的划分则是沿用了国内过去为强调法国哲学作为法国革命的理论准备以及唯

物主义、无神论的特点而使之单独成章的做法,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是单纯从学

术上考虑的。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的一套西方哲学丛书,

就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16至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8世纪法国哲

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俄国哲学分别成卷,反映了

一种当时意识形态上的需要。但从思想史来考虑,18世纪法国哲学不论是从年

代上还是从问题域上,显然是不能从16—18世纪西欧哲学中脱离开来单独考察

的,所以这次做了结构上的调整。

另一处较大的调整是关于黑格尔哲学,原来是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压

缩为“精神哲学”中“主观精神”的一个环节一带而过,这是按照黑格尔本人的

“哲学百科全书”的体例来安排的,表面看来十分严整,没有破坏黑格尔“逻辑

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的三段式,但实际上还是有问题的。马克思曾指出,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而且从20世纪 60年代以

来,国际黑格尔研究越来越重视《精神现象学》的地位,黑格尔自己早年也有把

《精神现象学》作为哲学体系“第一部分”的设想。凡此种种,都使我们觉得有必

要把《精神现象学》作为他的哲学的第一部分来讲述,并且单独加以强调。当

然,实际上这里所详细分析的还只是《精神现象学》上半部分(意识、自我意识和

理性),下半部分(尤其是精神和宗教)则由于在后面“精神哲学”中有系统展开

而忽略了,但毕竟使《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据了一个几乎可以和《逻

辑学》并肩而立、相互参照的地位,这是符合当今学术发展的大趋势的。

再就是一些细节上的推敲,包括表述上的修改,体例上的一致,以及某些引308

后 记

文的增删。一般来说,我们主张对一个哲学家尽量少引一些外部的评论,以免增

加教材的篇幅,这是与我们最初定下的方针相一致的。为当今大学生和爱好哲

学的年轻读者计,我们一开始就着意要编一本目前国内篇幅最短小精悍的西方

哲学通史,最初的目标定在30万字以内。虽然初版没有完成这一指标,字数接

近35万,但已经是国内最短的了。这次修订尽管某些部分有所增加,但还是想

尽办法控制字数,根据电脑上的显示,可能会与初版相当。曾有同行向我们建

议,是否可以在书后增列一些参考书和思考题。经再三考虑,还是放弃了这种做

法。现在是网络时代,参考书可以上网查询,我们所指定的肯定不如网上的周

全。至于思考题,我们担心会有另一种负面作用,就是把读者的思想限定在自己

预先想好的某些问题上,那就还不如留下空白的好。其实会读书的读者朋友,每

一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思考题,不必强求一致的。当然,字数的考虑也是其中

原因之一。

表述准确、逻辑清晰、行文简洁,这是我们在这次修订中尽可能追求的目标,

但是否做到了这些,还有待于广大读者评说。

最后,我们仍然要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对本书的重视以及责任编辑在修订本

上付出的心血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还要对那些仔细阅读过本书初版并提供

了宝贵意见的读者致以深切的敬意!

邓晓芒 赵林

2013年12月11日,于武汉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在线阅读

    在 体系之后,哲学转向了一个新的发 展方向。四个哲学家群体对形成这种新的 研究方向起了推进作用,这四个哲学家群 体分别是伊壁鸠鲁学派、斯多噶学派、怀 疑论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当然,他们都 受到其先行者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看 到:伊壁鸠鲁学派依据的是德谟克利特的 原子论的自然理论。斯多噶学派运用了赫 拉克利特的渗透万物的火的实体概念。怀 疑论学派建立了某种基…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595
  • 第三节“镜像阶段”论

    1936年拉康在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年会上提出了他的 “镜像阶段”理论。1949年在第16届年会上他将关于“镜像阶段”的 论文修改后再次提出。 拉康是从法国心理学家瓦隆(Henri Wallon)那里借用“镜像”这 个概念的。但是,他用精神分析的术语重新解释了它。镜像阶段的 观念是通过猿和人的对比而提出来的。猿和人对他们的镜像形象的每个反应都不同。猿…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1.2K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七章 社会弃儿-在线阅读

    《西方哲学的故事》-文聘元 第十七章 社会弃儿 进行全盘复审之后,犹太首领们一致同意将斯宾诺莎革出教门,断绝以色列人与他的一切关系,并诅咒他。 斯宾诺莎是犹太人,这似乎决定了他的一生将像犹太人这个民族一样,多灾多难。 我们知道,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部将托勒密占有了帝国在埃及的领土,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又吞并了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将犹太人从圣城和以色列驱逐出…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203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十八章 绝对唯心论-在线阅读

    第十八章 绝对唯心论 康德生前,他的哲学已经广泛传播。康德之后,他的哲学更为各界人士 所熟知。据说,连贵夫人和小姐都把《纯粹理性批判》陈列在闺房中,引以 为时髦。1787年,耶拿大学设立了专门讲授康德学说的“批判哲学讲席”, 第一任教授为莱茵荷尔德(K. L. Reinhold,1756—1823 年),他在把康德哲 学普及化的同时,企图把康德的思想系统化,…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300
  •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著者对第五组反驳的答辩-在线阅读

    著者对第五组反驳的答辩① 笛卡尔先生致伽森狄先生 先生: 你用一篇那么漂亮、那么讲究的讲话攻击了我的《沉思集》,而 且我认为这篇讲话对于进一步阐明我的《沉思集》的真理是那么有 用,因而对于你不厌其烦地从事这项工作,我不胜感激之至,同时 对于尊敬的麦尔赛纳神父邀请你这样做,我也同样对他表示万分 感谢。麦尔赛纳神父对于追求真理一向是非常热心的,特别是当 这种真理…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62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