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一编 古代哲学-引言-在线阅读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代哲学通常也被称为“古希腊哲学”或“希腊哲学”。它从古代希腊发源,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从时间上看,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因而有时亦被称为“希腊罗马哲学”。然而,由于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延续,实际上相当于希腊哲学的后期阶段,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希腊哲学”。

古代希腊地域辽阔,除了现在希腊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南部以外,还包括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即伊奥尼亚地区、意大利南部及爱琴海中的各岛屿和克里特岛等。这片土地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源头,是由她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丰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历史上人们通常把希腊文明看做是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兴起的文明形态,史称“希腊古典文化”。然而自从德国商人海因里希·谢里曼1870年开始对特洛伊进行执著的考古发掘以来,尤其是伊文斯对克里特岛的考古发掘,人们发现了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一下子把希腊文明的起源向前推进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就使我们掌握了可能连古代的希腊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真相。因为与当时东方文明非常类似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于公元前12世纪时在闯入大陆希腊的多利安人部落的推进下土崩瓦解,希腊文明的历史出现了某种“断层”,以至于后来的希腊人除了神话传说以外,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过如此辉煌的过去。

在那场依次席卷罗斯和迈锡尼的大火中,不只是一个朝代灭亡了,而且是一种王国制度被永远摧毁,一种以王宫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形态被彻底废除了。这不仅使希腊人没有再像前人以及其他古老文明那样延续中央集权制度,而且相对而言亦使他们比较少地受传统观念的限制和束缚,从而在经过漫长黑暗的“希腊的中世纪”的隔绝和恢复时期之后,为城邦的建立和理性思想的诞生提供了前提。1参见[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之一),北京,三联书店,1996。

古代希腊虽然统称为希腊,但却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许多地域较小、相互独立的城邦(polis)所组成的,它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并不很均衡。以希腊文化也是哲学繁荣时期的中心雅典为例,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改革,雅典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邦民主制度,城邦的每个自由人都是公民,公共事务由他们选举出来的执政官主持,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以直接民主表决的方式决定城邦的重大事务。这种相对而言比较民主的社会制度使它的公民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性,这就为思想自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为哲学的生长提供了丰腴的沃土。另外,古代希腊社会实行家庭奴隶制,奴隶承担了全部体力劳动,使得奴隶主们有了闲暇,有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学术思考、文艺创作等精神劳动的必要时间和精力。实际上,西文中的“school”(学校)一词,即导源于古希腊语的“闲暇”(skhole)。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使古代世界的繁荣,使希腊文化成为可能。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5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希腊哲学的产生直接得益于丰厚的文化背景,它是不同文明相互交融的产物。希腊地处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汇之处,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有条件汲取各大文明的精华,并且较少保守性。荷马的英雄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故事、巴比伦的算术和天文学知识、埃及的几何学和宗教观念等不同文化的积累,共同构成了肥沃的思想土壤,催生出希腊哲学这朵智慧之花。尤其是影响广泛的希腊神话,不仅奠定了希腊哲学的主题方向,而且为之准备了众多的基本词汇。

在希腊人的哲学思考之中,蕴含着一些基本观念,它们或明或暗地影响着后来人们的思想。首先,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是宇宙的合理性,其目的就在于解释和证明这种合理性;其次,宇宙自然既然是合理的,因而也就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最后,这个合理的、有规律的宇宙是一个整体,所以一定有统一的根据。这些基本观念,通常是哲学思考的自明的前提,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哲学家的思想并且支配着整个西方古典哲学,只是随着哲学思考的深入和认知视野的拓展,才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并被要求做出进一步的证明。

与其他的或后来的哲学相比,古希腊哲学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哲学”这个概念,在希腊语中是 philosophia,即“热爱”(philos)与“智慧”(sophia)的合成词,故其本义为“爱智慧”。在希腊哲人看来,求知是人的天性,作为爱智之人,就是要穷究宇宙来源,探索万物真实,诘问人生目的,在这种不断的探究和追问中获得知识,由此而享受真正的幸福。所以,尽管在希腊哲学那里认识论还很不发达,但是“学以致知”却构成了哲学家们的最高理想,他们大多淡泊功利,不问实用,而是沉醉于形而上的追求,这种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和哲学家,以至于构成了西方哲学总体上的基本特征。

第二,探讨 phusis(自然、本性)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希腊人很少有人与自然分离的观念,他们把自然看做“大宇宙”,人则是“小宇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初的自然观来源于宗教神话,当人们不再满足于幻想式的方式而要求就自然而认识自然的时候,便开始了哲学的思考。希腊哲学所有的问题几乎都与自然有关。从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学说开始,到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太一说告终,整个希腊哲学,主要以对 phusis的探讨为主题。区别只在于,有的哲学家侧重于自然意义上的 phusis;有的哲学家侧重于本性意义上的phusis;而在本性意义上,有的哲学家侧重于自然万物这个大宇宙的本性,有的哲学家侧重于人能否或如何言说与把握大宇宙的知识本性。

第三,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是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希腊人的自然观具有必然性、神圣性、有机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他们从经验观察出发,视自然为神圣的、自我涌现的、活生生的有机整体,试图以知识来说明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的统一性。希腊人为自己提出的一项任务就是“拯救现象”,亦即为现存的一切自然现象寻找在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根据或理由,使它们的存在和生成得到合理的解释。由于希腊人最初尚未在本质与现象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因而多样性的统一和运动、变化和生成等等被看做是事物的基本特征。

第四,论断上的绝对主义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形态。这里的绝对主义是相对于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而言的,意指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整个希腊哲学,虽然出现过克拉底鲁、普罗泰戈拉等人的相对主义和以毕洛为代表的怀疑主义,但基本的形态是绝对主义。由于希腊哲学的重心是phusis,亦即为现象寻找根据,所以,它的论断主要是宇宙论或本体论上的,而不是认识论上的。

第五,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亦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在希腊哲学中,哲学与自然科学本为一体,哲学家也是科学家。在他们那里,自然科学知识不仅是阐明理论的素材,更是理论本身的有机构成部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古希腊时代还没有神学,但宗教神话却很流行。哲学家们正是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进行哲学思考的。虽然很多人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有的也确实摆脱了),但最终并未与之彻底决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哲学家们心目中的神,大多数是思辨神、理性神。

古希腊哲学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结束于公元6世纪,前后延续了1000多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和晚期希腊哲学。其中晚期希腊哲学的时代,正是基督教文明形成、传播并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统治地位的时期,因而与中古哲学的一部分在时间上是重合的。为了论述的完整性,我们将与晚期希腊哲学同时的基督教思想放在中古哲学中讨论,在这一编中主要讨论希腊哲学。

  • 1
    参见[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之一),北京,三联书店,1996。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5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经院哲学的开端

    经院哲学或经院主义(scolastic philosophy 或 scolasticism)一词,来自拉丁文scolasticus,其古希腊语的形式是σxoλaorkós,另一个和它对应的拉丁文词是scholarie。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这个古希腊词的词根σxoλn(otium)是“闲暇”的意思,所以古希腊词σxoλaotkós 就有了两层含义,一是“休闲”,…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260
  • 第二十九章德勒兹

    德勒兹(Gilles Deleuze)是法国当代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他 1925 年出生于巴黎市17区。父亲是个工程师,祖籍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 斯(Provence)。1932—1944年在巴黎17 区的利希·卡诺公立中学 (Richier Carnot Ecole Publique)读完小学和中学。他后来在回忆中 学时光时曾说过,“萨特就是我的全部,是我唯一…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71
  • 第四节逻辑·真理·自然哲学

    一逻辑与数学 莱布尼茨在《神正论》中声称,理性有两个伟大的原则:一个是 矛盾律,它承载着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其中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 假的;另一个是充足理由律,即对确定好的理性来说,至少有一个原 因。莱布尼茨认为数学和几何学的基础是逻辑的矛盾律,或者说是 同一律,也就是说,一个陈述不可能同时既是真的又是假的,A就是 A,不是非 A。所有的数学和几何学原则都不…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70
  • 第一节 德里达生平与著作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出身在法属阿尔及利 亚一个犹太小的有产者家庭。他从小就接受了殖民者正规的法语训 练,感受到来自民族与文化方面的压抑。他生活在犹太-阿拉伯人的 氛围中。在殖民地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自发地逃脱原有文化的倾 向。后来的事实表明,德里达以法国哲学家而不是阿拉伯哲学家的 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他已经完全法国化了…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94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九章 维也纳学派及其双杰-在线阅读

    第九章维也纳学派及其双杰 维也纳学派打下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半壁 江山。 这一章我们要讲的内容比较特殊,我们不但要讲具体的人, 还要讲学派。 这个学派就是维也纳学派。 维也纳学派的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不过,在现代西方 哲学中,它的地位十分显赫,可以说,没有维也纳学派的努力,现 代西方哲学,尤其是英美哲学,可能完全是另一个模样。 我们只要从这样一个事实就可以知…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15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