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八版译者序-在线阅读

第八版译者序

美国学者斯通普夫和菲泽两位教授所著《西方哲学史》自 2003年第七版出版后,最近

经过修订的第八版面世了,仅此便足以说明这本书在国外英语世界受欢迎的程度,以及作

者不断修正和补充自己的思想的“日新”精神。我曾在2005年出版的该书第七版中译本序

中预言:“可以预料,只要作者健在,隔几年就会有一部新的哲学史问世。史家的思想紧紧

地与时代的进展平行,这正是哲学史家所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目前,这一预言已被证

实。《西方哲学史》第八版,正是作者们随着自己的研究进展和学术界新的需要的产生而作

了诸多改动和增删而成的。除了其他地方之外,一个最明显的改动是,这一版增加了一章,

即在“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之后,加了一个“启蒙哲学”(包括“自然神论和无

神论”、“卢梭”、“锐德”)作为第12章,所以全书就由19章扩展到了20章。相对于以往的

版本,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补充,尤其是对卢梭的补入更是意义非凡。现代人往往把卢梭

看作西方哲学甚至一般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例如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的最后一

个标题就是“从卢梭到现代”。至少,自康德以来的整个西方近现代思想离开了卢梭就不怎

么好讲了。

此次第八版的翻译,主要得力于我的博士生匡宏君的全身心投入。当然,整个翻译仍

是建立在第七版已有的译文基础上的,但由于第八版作者随处都有修改和增删,所以匡宏

君等于是从头至尾将本书校改并在许多地方补译了一遍。无疑,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

工作。译者既需顾及原译文,再次推敲每一个句子和用词,又要根据改变了的英文原文加

以修改和补充,还要注意修改和补充的地方和原来的译文保持基本一致,这比自己独立地

重译一本书要麻烦得多。更值得一提的是,第七版原有的译文经过匡宏的再次斟酌和润

色,不但比原来更加准确了,而且行文更加流畅华美,更具可读性了。匡宏是学外语出身

的,并且已经有一个很稳定的教师工作,仅仅因为自己对哲学的痴迷爱好,而转向了对西

方哲学的学习和研究。自从五年前他考上我的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时起,我就发现他对哲

学问题的确具有超出一般人的领悟能力,不学哲学似乎有些可惜。而在这项开始于大半年

前的翻译工作上,他再次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良好素质。

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匡宏还承担了为全书做一个详细的术语索引的繁重任务。这也是

002本书翻译相对于第七版翻译的一个重要的改进。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今后凡翻译哲

学的专业学术著作,应该把做术语索引当作一项必要的学术规范来完成。然而我自己深深

知道,这件工作有多么烦人。它不只是一个简单地将所有术语搜集起来按次序编排于书后

的事,而且也是对自己的翻译的一项严格的检验。为了避免或至少尽可能减少一词多译或

多词一译的情况,译者必须以极大的耐心反复推敲每一个术语的最佳译法,每一改动都

“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对全书其他地方的同一词汇进行再斟酌,由此还往往影响到对

已经译好的句子推倒重译。更有难度的是,一部西方哲学史的翻译还不比对某个哲学家的

著作的翻译,其中的同一个词汇在历史上各个哲学家那里的用法经常有很大的出入,甚至

不可能有一个前后一致的“定译”。但正因为如此,一个较全面的术语索引就更显得必要

了,读者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和查到整个西方哲学发展中那些重要的术语的来龙去脉,

极为有利于从思想发展线索的角度理清西方哲学的源和流。所以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我

认为做术语索引(以词汇为单位)比起做主题索引(以命题为单位)来更具重要性。

这次校改和补译,我和匡宏都添加了一些译者注,其中有些是纠正作者的个别明显错

误的,这决不表明我们比作者更高明。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不可能再产生如同古代亚里士

多德和近代黑格尔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任何人都只能在他所熟悉的一个或几个领

域里独领风骚。但我们的任务不是和作者讨论问题,而只是翻译。之所以还是要就随处发

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加以纠正,是为了让读者(其中大部分可能是大学生)能够更加客观

地看待国外学者的学术观点,不要盲从,不要浅尝辄止。其实就连本书的作者也在不断修

正他们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对马克思的理解上,这一版就比第七版有一定的改进。当然从

总体上看,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和谢林哲学的忽视,对作为

现代哲学一大流派的哲学解释学的遗忘,我们希望作者将来有机会再作增补。另外,全书

的引文全部都没有注明出处,这也是我们对本书不甚满意的地方,这使得本书具有一种不

容讨论的权威姿态。我不知道西方人怎么看待这样的风格,但就连独断地将自己的观点

强加于人并因此而颇遭非议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都老老实实地一一注明

引文来源,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亦是如此;倒是英美哲学家如罗素和梯利的《西方哲

学史》(均有中译本),要么没有引文注释,甚至没有引文(如梯利),要么引文很少,主要是

作者在那里侃侃而谈(如罗素)。罗素是宁可大段引证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而不引康德和

黑格尔的,即使要引,也只告诉你出自哪本书,至于页码,你用不着知道。难怪他这本书得

的是诺贝尔文学奖。所以我猜想,英美的这些通史著作虽然号称是大学教材,其实主要是

给业余爱好者和高中生作为闲书来看的。果真如此,那也不妨聊备一格。但我们所译的这

本书却是有不少的引文,放在引号中并且用了小号字,却不注明任何出处,实在不应该,至

少有损于学术规范的严肃性。希望读者不要读了本书以后,就以为当今的学术都可以这样

003做了。至于本书的优点和长处,我在第七版的中译者序中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匡宏的译稿完成后,我又对他所改动和加译的部分作了大致的审查,少数地方作了再

次的改动和调整,然后再让他作了最后的校订。我想经过这样反复的打磨,这本书的译文

质量应该有比较大的提高。当然,有经验的译者都知道,这样大部头著作的翻译,要想完全

不出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也期望有识者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向我们指正,以便我们

进一步改进。

邓晓芒

2008年11月,于珞珈山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七卷-在线阅读

    第七卷 【1】 想要研究最优秀的政体的人必须首先规定,什么是最值得选取的生活。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就必然弄不清楚什么是最优秀的政体。因为只要不出现反常的情况,就可以认为,那些生活在其周围环境所允许的最优秀的政体之下的人具有最优良的行为。因此,首先应当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即对于所有人来说,什么是最值得选取的生活,随后的问题是,最值得选取的生活对于社会共同体与单独…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273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十六章-在线阅读

    第十六章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招致反感。曼丁尼亚人、爱利斯人、阿尔哥斯人与雅典人结盟。曼丁尼亚战役和同盟的瓦解。25 十年战争结束后,阿尔凯乌斯在雅典任执政官、普雷斯托拉斯在拉栖代梦任监察官时,拉栖代梦人与雅典人签订了和平条约和同盟条约;接受这两个条约的邦国之间实现了和平。但是,科林斯人和伯罗奔尼撒的一些城邦试图推翻这些协议。于是,在拉栖代梦与其同盟者之间,立…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349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九章 威廉·詹姆⼠-在线阅读

    第⼆⼗九章 威廉·詹姆⼠ 威廉·詹姆⼠(WilliamJames,1842—1910)基本上是个⼼理学 家,但由于以下两点理由⽽在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创造了他称之 为“彻底经验论”的学说;他是名叫“实⽤主义”或“⼯具主义”的这种理 论的三⼤倡导者之⼀。他在晚年为美国哲学的公认领袖,这是他当之 ⽆愧的。他因为研究医学,从⽽又探讨⼼理学;1890年出版的他在⼼…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214
  • 埃斯库罗斯悲剧-《阿伽门农》-(四)第一合唱歌-在线阅读

    (四)第一合唱歌 歌队长 (序曲) 宙斯主上啊,敬爱的黑夜啊; 拥有璀璨装饰的黑夜啊, 你向特洛伊城墙撒下 覆盖的罩网,无论年长 或年少,都不可能逃脱 这口巨大的奴役罗网, 这网罗一切的不幸苦难。 我尊敬伟大的宾主神宙斯, 是他做成这件事,他早就 对阿勒珊得罗斯张开弓, 那箭矢不会不中的,也不会 偏向星辰,白白地落地。 (第一曲首节) 人们说这打击来自宙斯,…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3日
    431
  • 第二节拒斥工具理性

    霍克海默不仅不赞同经济的增长能够带来社会的进步,而且恰 恰相反地认为,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并不能使人得到解放,倒是 常常将人置于新的宰制之下。他说:“极权国家是欧洲社会特有的替 换自由主义的一个阶段。它意味着更高级的压迫。”“经济上最强大 ①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第1卷,第307页,法兰克福,苏尔坎普出版社,1968。 ② 贡尼、林古特:《霍克海默》,任…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9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