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译文-在线阅读

注:本站无任何宗教立场,本站主打文史哲学习,弘扬科学、哲学,鼓励大家保持独立思考。

《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译文】

观察内在,自见菩萨,深入的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经时,就会知道色、受、想、行、识五蕴本就是空的会化解一切苦难,菩萨说:舍利子呀,色相跟空没有差别,空跟色相也没有差别,色相就是空

空就是色相,其他四蕴:受、想、行、识也是一样的。

舍利子呀,一切法都是空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亡。

既不是污秽,也不是干净的,既不增多,也不减少。所以空里是没有色相的,也没有受、想、行、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边界,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边界,没有不能明晰的,也没有不能明晰的终点,直到没有老和死,也没有老和死的终点,没有苦、集、灭、道四谛,没有使人觉悟的智慧,也就谈不上得到这种智慧。苦,即三界轮回生死苦恼之义,有三苦、八苦。三苦,从其逆缘苦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色、受、想、行、识)。外有寒热饥渴等苦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集以招聚为义。烦恼业能集起三界六道生死之苦,故名为集。是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俱舍论》云:“云何集谛?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槃,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指涅槃寂灭果。《俱舍论》云:“真如境上,有漏法灭,是灭谛相。”

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槃之道。道是能通义,证涅槃之正道。此道能通往涅槃城故。《俱舍论》云:“云何道谛,谓由此道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略说道谛相。”

正是因为一无所得,才会觉悟,正是依照般若波罗蜜多经修行的原因,所以心里没有碍,由于心里没有碍,所以不会心生恐怖,因为不会恐怖,所以远离颠倒梦想,最后达到彼岸圆满。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依照般若波罗蜜多经,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最高智慧觉悟。

所以明白了般若波罗蜜多经,神通广大的大神咒驱除烦恼魔,解脱生死苦,破除众生愚痴无明的昏暗释放光明的大明咒,一切诸法的最高智慧的无上咒,至高无上的涅槃的无等等咒,除一切苦,破一切虚妄,是真实的。

所以在说般若波罗蜜多经,就是说它的咒语,去呀,去呀,走过所有的道路到彼岸去啊,每个人都到彼岸去吧,去觉悟证道。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柏拉图-《游叙弗伦篇》-在线阅读

    1 开篇 苏格拉底在前往法庭申辩的路上,偶遇了起诉父亲的游叙弗伦。游叙弗伦向苏格拉底解释了自己起诉父亲的原因:家中雇佣的公民失手杀死了一名家奴,游叙弗伦的父亲将雇佣者捆绑后未加看管,导致其冻死。游叙弗伦认为这是父亲的过错,因此起诉父亲。 苏格拉底对游叙弗伦的行为感到惊讶,并认为他一定对“虔敬”有深刻的理解,否则他不会做在起诉父亲当时雅典看来非常大逆不道的事,…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19日
    404
  •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在线阅读

    雅典政制[1] 颜一译 【1】……[2]缪农,〔陪审员们〕凭牺牲起誓,皆出自高贵的门庭。亵渎神灵的罪名被判成立,他们本人的尸首被从坟墓中抛出,他们的家族被判永世放逐。凭着这些举措,克里特的埃比门尼德净化了这个城邦。 【2】在此之后,发生了显贵阶层与大众之间长时间的派别之争。因为他们的政体在各个方面都是寡头制的,事实上穷人们本人连同其子女和妻室全都为富人们所奴…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30日
    556
  • 尼采-《瞧,这个人》-在线阅读

    瞧,这个人———人如何成其所是 〔德〕尼采 著 商务印书馆 孙周兴译 高妙恣肆的文字、惊世骇俗的思想、卓然独立的哲人——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诗人。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他的论战文章,思想深邃,文笔犀利,但他也是个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后世对其评论…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14日
    373
  • 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在线阅读

    在线阅读 在线阅读,点击进入对应章节 创作背景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写于1833—1834年间,是当时正流亡巴黎的海涅对德国的真正的精神面貌加以批判的叙述,他向法国读者介绍了德国哲学中的革命意义,并使德国人民意识到其国家的革命传统。 海涅写作《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是为了沟通德法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纠正法国斯塔尔夫人《论德国》书中的错误观点;同…

    在线阅读 2024年5月24日
    858
  • 亚里士多德-《论风的方位和名称》-在线阅读

    论风的方位和名称[1] 徐开来译 波纳斯 [2]。在马洛斯,它被称为帕各留斯;因为它是从高大的峭壁和被称为帕各里卡的两条彼此平行的山脉中吹出的。在考洛斯,它被称为麦色斯。在罗得斯,它又被称为考里阿斯;因为它从考洛斯吹出,并且引起了考里阿斯港湾里的风浪。在靠近帕非里亚中的马谷多斯的俄尔比亚,它被称为依丢瑞斯;因为它是从被称为依丢瑞斯的岛上吹出的。有些…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30日
    28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