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45讲-在线讲稿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45讲-在线讲稿

这个部分讲的是一八四五年到一八四六年,
文献上的根据主要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形态。

那么距离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大概是六七个月,半年左右。
啊半年左右。

啊那么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以及我们通常讲的,叫新世界观的这个创立。新世界观的创立。

那么这个新世界观的创立。
突出的体现在一八四五年春天,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当中。

不过这两部著作比较遗憾,啊都是很长时间没有发表。
啊一八四五年春天,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恩格斯晚年,啊就是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中间,这个时候大约四十年之后,啊恩格斯为了写 费尔巴哈论,把马克思的笔记整理了一遍。

从笔记当中,找出了两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然后把它作为附录发表出来。而德意志意形态一直到一九三二年才发表。

啊所以在文献上有一点缺憾。使得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理解。
啊这个长期以来,是缺乏文献资料的,特别是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长期的被淹没,啊也是到一九三二年才发表的。

那而且由于一九三二年这个四四年手稿发表以后,在西方理论界激起了一个重新解释马克思的这个浪潮。

所以共产党国家,大体上对这种解释采取一个抵制态度。

现在我想我们能够用更加客观的、学术的这个研究,来对待马克思思想的这样一个变革。

首先,实践这个概念,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形态当中,作为主导的哲学概念出现了。
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

啊这个以至于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那个那个墓前面的就是刻了一行字。就是关于 费尔巴哈提纲最后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啊实践的原则、实践的纲领。啊可以说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当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拱形石的作用。但是实践到底是什么意思?学术界搞不清楚。

我前几年招博士生,我老问他们,对吧,你们口口声声说实践,那实践到底什么意思?
大家面面相觑啊,不知道说什么。然后有一个学生胆子比较大,鼓起勇气跟我说,实践就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

哎这从毛泽东的那个实践论当中来的。

我说你说的不错,但黑格尔讲,不错和真,是不一样的,对不对?
比如说我问你,水果是什么?你告诉我是苹果、香蕉。
那我应该说什么呢?我应该说不错,对吧?
但是如果我是一个生物学教授,我要你回答的是什么?
是关于水果的一个定义,对不对?
而不是说,你告诉我苹果、香蕉和橘子,这就水果,恐怕不对。
你也不能说他不对,他不错,是吧。

啊所以我们一直说,马克思的哲学,站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吧。
那么实践到底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概念呢,简单地说,就是 感性的活动或者对象性的活动。

啊你们如果仔细去读一读马克思 一八四五年关于费尔巴提纲。
啊那么很显然,这个实践,感性的活动、对象性的活动,都是作为同位语来用的。

所以那次我就跟我的博士生讲,我说你们搞清楚啊,
实践它的意思是指感性的活动或者对象性的活动。

不过这样一来,事情更加麻烦了,对不对?

你原来只是实践不懂,
现在你知道感性吗?
知道对象性吗?知道活动吗?
啊我说不知道。
那么我们得去读哲学史,对不对?

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不读哲学史怎么得了?
对不对?你怎么能懂呢?

是吧,所以马哲学课学生刚一来的时候问我说,吴老师,读什么书?

我说如果你实在搞不清楚你要读什么书,
你就去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演奏录第四卷,对不对?
你必须把这个东西搞清楚。

啊所以我想我们这个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啊不要觉得他是没有学术的。
啊马克思主义哲学嗯是有很高学术要求的。

啊所以列宁后来说了,啊不读黑格的逻辑学,你怎么读得懂资本论呢?

是吧,所以我们把概念搞清楚,实践,就是感性的活动或者对象性的活动。

第二个。对全部旧哲学的清算。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45讲-在线讲稿

对,全部就哲学的青春,这个我们不需要讲得太多。

啊大家看关于费尔巴提纲第一条,啊最基本的要点就在那里得到体现。
而对全部旧哲学进行批判的立焦点就是实践。

我们看一下马克思说,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
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课题确实不同的感性课题,
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
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他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啊大家注意啊,这里讲到了,首先,

一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他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而不是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这很清楚。

批判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是从实践的立脚点出发的。

而且要求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话很重要。

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啊这种思想,恐怕我们至少马克思主义学界还没有真正消化。

接着马克思讲了,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

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注意,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课题确实不同的感性课题,
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 对象性的活动。

所以批判费尔巴哈,也是从感性的活动,这个立脚点来的,从对象性的活动这个立脚点来的。

啊我顺便说件事情很有意思,原来这个对象性的活动不是翻成对象性的活动,翻成客观的活动。

啊这跟理解有关。所以九十年代初,我碰到北大的周德生教授的时候,原来这个不是这么翻的,是客观的活动,把这个德文原词加在后面。

我说这个词犯错了,我跟朱德正教授讲,我说这个词应该翻成对象性的。

因为我当时研究四四年手稿,我知道这个词的来历,所以它应该是对象性的,而不是客观的。
当然,把它翻成客观的。有没有根源呢?
有的。因为当时对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基础的那种庸俗的理解,使得他倾向于把这个词当成客观的。

但是德文当中的客观的词跟这个game打头的词是严格区别的。
那个是和objective同源的一个德文词,是客观的。

但是如果你研究过费尔巴哈哲学,研究过四四年手稿,那么这个词,绝对不能翻成客观的,它就是对象性。

啊现在第二版,马恩选集的第二版改正过来了。
很好,有个进步。

啊但是还留了一个不理解的毛病在后面。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啊这个客观的后面加了这个德文原词。实际上很简单,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性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啊为什么不敢把它翻成对象性的呢?因为我们原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特别是由于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当中,讲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当然要讲当然要讲客观真理,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讲,真理的客观性,甚至对于黑格尔来讲,都不是依照一种抽象的方式来理解的。

啊所以黑格尔讲过两句很有名的话,
第一叫,真理是一个过程,对不对?
第二,讲真理是具体的。

如果有这两个要求的话,那句话一定应该这样来繁育。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性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啊总而言之,我们在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我们理解了对象性的活动、感性的活动这个词、这个概念、这个术语的由来。

然后我们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当中看到。啊这个所谓实践这个原则或者原理,啊他所用的哲学上的具有来历的这样一个范畴。

啊这样一个概念就叫做感性活动或者对象性的活动。

那么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
感性的原则、对象性的原则,在费尔巴哈的哲学当中,本质的起作用。
而活动的原则、活动的概念在德国唯心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本质的起作用。

啊所以关于感性的活动或者对象性的活动,
这个活动这个词,千万千万不要在一般的含义上去理解。

啊如果在一般的含义上去理解的话,什么叫感性的活动啊?
感性的活动就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物质的那样一种活动,
那么一只马在跑,一只狗在叫,叫不叫感性活动呢?

仿佛他也是感性的活动啊,对不对?
但不是这个含义。

所以活动这个原则、活动的整个概念,是同德国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啊以及被理解为实体的自我意识相联系的这样一个概念。

当然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讲得太多。

那么实践这个原则、实践这个立场,构成了对全部旧哲学进行清算的基本的立脚点、
当然我们在这地方也不可能更多的展开。

这个实践的这个原则。如果我们简要地来说的话,那么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45讲-在线讲稿

这个变化,可以说,是同整个旧哲学,甚至是整个柏拉图主义,啊批判的脱离这样一个过程。

啊所以我们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就是马克思的实践的立场,啊他从 单纯理论态度的这样一种哲学,表现出是一种批判的脱离。

而以往的哲学,啊甚至从柏拉图时代开始的西方形而上学,采取了理论立场。

所以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最后一条,我们必须从这个意义上去读。

因为这个语录啊,好像是耳熟能详是吧,大家随口就能讲出来,讲出来以后,
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解释世界基本属于单纯理论态度。
单纯理论态度。

而马克思他在哲学革命上啊所做出的非常重要的那一步
啊就是同 单纯理论态度的 批判的脱离,啊批判的拖累
这一点,甚至我们在当代哲学的几乎所有的大师那里都能看到,啊都能看到。

啊比如说呃 尼采,海德格尔,这样的一些哲学家当中,都可以看出,
同 单纯理论态度 的这个批判的脱离。

那么四四年手稿当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一个部分,就是马克思对黑客精神现象学的批判,啊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批判。

那么精神现象学的最后一部分叫做绝对知识。

啊这个绝对知识的整个理解,
啊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最终的成果。

最终的成果,认为整个哲学,它完成在绝对的知识当中,这在黑格尔的体系当中得到表现。

那么这个绝对知识的态度,在马克思的实践立场上,给予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啊从今往后,哲学的本质性、
从理论的立场当中解放出来,
从单纯的理论态度当中解放出来。

问题不仅仅在于理论本身,在知识本身,
而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啊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啊这个和后面我们要讲到的题目有关。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形态当中说,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来的自然科学?

这个就是从 单纯的理论态度当中解放出来。

啊甚至在马克思以后,还有很多那个,所谓科学哲学家,啊在研究科学革命的逻辑是吧。啊他们要求从理论的内部自身当中,来讲清楚科学如何变迁、知识如何变迁的、理论如何变化的。

但马克思打破了这一点,问题不在于知识、理论、思想的内部滋生,
问题在于人们的历史性的实践。

所以整个问题、整个哲学的问题,在马克思的批判当中,在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当中,
发生了一个根本重要的转移。

只是直到今天,我们还无法完整的消化和理解这样的一个革命,因为我们基本上还被封闭在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当中。啊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当中。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45讲-在线讲稿

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啊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它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当然现在有很多争论啊,说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还有实践的唯物主义,诸如此类的是吧。

嗯我的看法是这些术语都可以用。
啊就马恩本人用过的那个术语,叫实践的唯物主义。

这个在德意志形态当中,啊他们本人自己用过的。

啊对于共产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来说,
啊这个是他们用过的一个术语。

那么当然后来我们用了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啊后来有人要用那个 实践的唯物主义,
啊由此写出了许许多多的教科书。

啊特别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仿佛后来是一个新潮的写法。

不过我实在看不出这个新潮的写法当中,有什么真正新意的东西是吧。

啊这些三个术语都很好,但是,用历史的唯物主义恐怕更加妥当,就是马克思的整个哲学。

啊马克思的整个哲学,啊在德意志形态当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表述。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哲学系列】聂锦芳-重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全22讲-讲演稿-19.3

    这一段时期他认识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的推进靠什么来支配呢?有两个因素,一个就是对自由本身的这样一种信仰、信念。但是他后面会发现了,就说是恰恰是这个物质利益,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物质利益,把人分为现成的不同的等级,利益原则呢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国家的各个领域来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 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矛盾。你靠一种信念,对自由的向往来,使…

    讲演分录 2024年6月17日
    282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21

    21 罗马文化的特征(二) 那么公元59年,凯撒执政,当罗马执政官。那么小家徒多次得罪,不怕这个,呃,宁愿冒着这个身陷灵狱之骨啊,自威是这个身陷牢狱之之威,他不起啊,不怕这个,他公然多次指责凯撒,多次接顾凯撒的野心,乃至于让凯撒对他非常恼羞止怒啊。 凯撒有一次啊,就派人去把他抓到牢里边去,结果呢,没想到当把别他这个士兵们压着小家族啊,在我牢狱里边行进的时候啊…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400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37

    37 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八) 所以我们不要看中世纪,好像整个社会很黑暗,很愚昧,很闭塞,但是他们其实也在他们的理想的这种文学艺术之中,表现了一种非常高雅的一种风尚。 是吧?这可能恰恰就是由于现实生活特别特别的糟糕。啊,特别特别的贫乏,所以他们的理想就显得特别特别的这个耀眼。 啊,正是由于这样,所以很多人都说这个中世纪秦始文学所描写那种境遇啊,那真是在近代…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381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24

    24 罗马文化的特征(五) 那么我们说啊,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张。罗马征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是吧?到了公元一世纪末叶,罗马版图达到极盛,不能不能再扩张了,这个时候罗马人就开始啊,坐享其成了啊,而且东方源源不断的财富和东方。这个源远流长的纵欲主义、享乐之风都反过来侵袭到西方。我在讲希腊化时期,曾经跟大家说过,说西方人有一种观点,说东方这种奢靡颓废的纵欲之风、享乐主义…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351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54

    54 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三) 过去你想地心说,多好啊,人是上帝的宠儿啊,上帝把人保到中间,那所有万物围绕地弟兄传。 但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慰,没有意义的。 日心说,虽然把人边缘化了,把地球边缘化了,但是人却发现,我可以掌握指南,我可以控制认识指南,我可以控制指南。于是,人虽然被上帝抛弃了,但是人觉使自己成长为新的上帝。 是吧?所以这种自卑马上就被一种自信,一…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32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