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伊里奈乌与基督教面临的挑战

里昂的圣·伊里奈乌(Irenaeus,约120—202),出身于士买那(Smyrna)的基督徒之家。他生活的年代相当于中国东汉末年,在其出生前大约30年里,蔡伦改进造纸术,许慎撰成中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九章算术》问世;在其十几岁的时候,张衡造出候风地动仪。伊里奈乌去世前两年,汉代经学大师郑玄去世。

在青年时代,伊里奈乌经常拜访波利卡普(Polycarpus,约69—约155)。波利卡普与认识基督的人有直接关系,是使徒约翰的学生,被称做“全亚细亚基督教的领袖”。“波利卡普不仅受到使徒们的培养,不仅同见过基督的许多人谈过话,而且正是使徒使他成为士买那教会主教。”这样,波利卡普力图保存教会传统。“他常常教授他从 使徒那里得知的东西,把这些东西传授给教会。”1吉尔松;《中世纪哲学:从教父学源头到14世纪》,第31页,莫斯科,共和国出版社,2004。 伊里奈乌在一封信里说他可以准确地描述出谈话时波利卡普喜欢坐的位置、他进门和出门时的做派、他的生活方式、他的外表和言谈、他所讲述的自己和 使徒以及其他见过基督的人的关系。伊里奈乌认识见过耶稣基督的 人,这正是伊里奈乌维护教会传统学说的内在精神源泉。不知道伊 里奈乌确切是什么时候从小亚细亚来到高卢(Gallia)的,但知道他被 派到那里做神父。177年,当里昂主教波提努斯(Pothinus)受迫害遇难后,他在里昂,并被推选为波提努斯主教的继承人,做了里昂主教。 他在公元3世纪初的行踪不得而知,是不是殉道而死也不得而知。后 来被封为圣徒,所以他被尊称为里昂的圣伊里奈乌。

殉教者查士丁(Justin Martyr,约 100一约 165)以及与他作品相 关的公元 2世纪基督教著作家的活动,主要是维护早期教会的护教活 动,反对基督教会的外部敌人的攻击和迫害,包括不信基督教的犹太 教徒,特别是多神教徒,还有罗马国家政权。伊里奈乌则具有另一种 特点,他的著作主要涉及的是教会生活深层的、内在的方面。基督教 会的外部处境并没有好转,迫害没有终止和减少,而是更普遍和剧烈了。然而,外部斗争和护教活动逐步让位于教会生活的内部任 务——反对异端和维护基督教信仰的纯洁性。

伊里奈乌作为反对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的主要代表,他的著 作为研究诺斯替主义这一神秘的宗教哲学体系保留了重要资料。他 在反对异端的同时,为基督教学说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最早基础,提出 了基督教神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反异端》与诺斯替主义

《反异端》(Against Heresies)是伊里奈乌最重要的著作。该书的 希腊文全名叫做《叙述和批驳伪知识(gnosis)》,显然是批判诺斯替主义的。和其他著作一样,他写这部著作是为了当时教会的需要,也是 为了这位里昂主教所管辖的教民的需要。当时诺斯替主义者瓦伦廷 (Valentine)的追随者来到高卢,他们的学说吸引了许多容易轻信的人,特别是妇女。这使伊里奈乌产生反驳这些伪学说,揭露其错误和 危害的愿望。从第1卷的前言中可以看出,本来的写作意图是简要叙 说诺斯替主义体系,然后对其主要观点加以反驳。但后来在写作过 程中,随着材料的增加,全书扩展成了对诺斯替主义的全面批判和对 正确信仰的解释,使得本书篇幅较大。

全书分5卷,不具有连贯性,是不同时期写成的。在第1卷中,从 瓦伦廷开始,叙述了诺斯替主义学说的各种形式。具体地说,第 1— 23章,以瓦伦廷分子和他们的对话为根据,叙述了塞昆德(CekyHn)、埃皮封(Ennpan)、托勒密(Ironemeh)、马尔克(Mapk)等各派的观点; 第 24—31章,为了解释这些学派的起源,伊里奈乌论及了其他异端体 系,并追溯到了它们的鼻祖——使徒时代的西蒙·沃尔弗(CHMOH BoπxB)。在第10章中,他把异端分子不合理、自相矛盾的观点与从 使徒那里流传和保留下来、全世界统一的教会信仰对立起来。第 2卷 是对异端分子的反驳。以辩论方式开始,指出了诺斯替主义者关于 上帝、时代、世界起源、人的灵魂等的观点的荒谬性,揭露了诺斯替主 义者对《圣经》的运用和解释的不正确性。后3卷是以新旧约《圣经》 为根据对伪学说的正面反驳,同时揭示了教会所坚持的《圣经》教义 体系。第3卷,为了证明《圣经》的权威性和揭露异端分子的错误,伊 里奈乌首先指出了教会所保持的使徒传统(第 1—5 章);然后,为反驳 诺斯替主义者而维护了关于独一上帝是世界创造者的学说(第6—11 章)、关于道成肉身来拯救世人的独一主耶稣基督的学说(第16—25 章)。第4卷,反驳了否定旧约与新约的联系和统一性的马基昂 (Marcion)的观点,揭示了关于独一上帝的独一启示和独一拯救的不 同阶段的思想。第5卷,论述了世界的终极命运和未来生命的学说, 关于肉体复活、敌基督(Antichrist)的出现和未来审判等,以及关于基 督的千年王国的思想。

二 反驳灵知论

伊里奈乌站在基督教立场上,把反对者的伪知识和真知识对立 起来,真知识就是使徒学说和普世教会传统。这样,关于神的真理不 是个人所能认知的,而是在非个人的统一信仰中向每个具体个人的 理性开启的。因此,只有在保持节制的前提下才能力图认识神。既 然我们不知道这样一些永远重复的现象的原因,比如尼罗河的泛滥 或大海的潮起潮落,那么我们怎么能知晓关于神的一切呢?神在创 世之前做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答案。道是怎样发生的?生命是 怎么发生的?如果像诺斯替派那样认为自己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那么就意味着不承认人的理性的界限。最好的做法是,提出这些问 题之后,把它们交给神来回答。做基督徒不是为了成为全知的人,而是为了得救。这些基督教思想的论题在整个教父时代和中世纪一再 重复。

伊里奈乌坚持认为只有一个神,而不是像诺斯替主义者说的那 样除了神之外还有一个巨匠造物主。虽然诺斯替主义者也承认巨匠 造物主的存在依赖于神,但无论如何它增加了中介者的数量,而归根 结底只有神才是真正的世界创造者。如果增加中介者的数量,那么 可以增加到无数个,瓦西里德(BacHπMπ)说有365重天,这还太少了, 因为真正的问题是解释“第一重天”的存在。这样,必须马上承认(因 为这是真理)神是世界的创造者,只有一个神而无其他神,神从自身 中取得了他所造之物的形象和样式——承认这一真理要比精心于亵 渎的思考更加可靠和明智。伊里奈乌表达了早期基督教思想家的一 个活的感觉:理性在信仰一边。在诺斯替主义者的“知识”中,理性表 现得远比启示(《圣经》)低级,启示只是信仰的对象。有什么理由不承 认《圣经》与世界景观的惊人一致呢?

当全部圣经、先知和福音书公开地、意义明确地、明白易懂 地(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宣布,只有一个神,没有别的神,神 以自己的道创造万物,正如我们通过圣经的话所见证的,神创造 了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地下的万物;当 受造物(我们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本身也证明它们只有一个创造 者和主宰者的时候——这样一些人有多么愚蠢和迟钝,他们对 这一鲜明的事实视而不见,不愿看到明显的真理,强暴自己的良 知,认为每个人借助于模糊的思考就能找到自己的神。2伊里奈乌:《反异端》,转引自吉尔松《中世纪哲学:从教父学源头到14世纪》, 第 32 页,莫斯科,共和国出版社,2004。

三 基督教人论

伊里奈乌在《反异端》第5章中讨论复活问题的时候,反对诺斯替 派只相信灵魂复活,认为复活是灵魂和身体的整体复活。这样,伊里奈乌坚持了基督教的人论。它包括两个基本原理。 第一,伊里奈乌反对诺斯替主义者对身体的否定,主张人是精神 与肉体的整体。

通过父的手即通过子和灵、照神的样式所造的,是完全的 人,而不是人的一部分。心灵和精神可以成为人的一部分,但无 论如何不是人的全部;完全的人是获得了父之灵的心灵和照神 的形象受造的肉体的统一和结合。3伊里奈乌:《反异端》5,6,1,转引自梅延多夫《教父神学导论》,第37页,克林, “基督生活”基金会,2001。

只有“完整的”人才能“加入”神,如果没有身体就谈不上“加入”。 人具有神的“形象和样式”,不是说人只是人的外部反映或图形,而是 说人与神具有统一性、共同生命,人可以与神交流,“加入”神。 当伊里奈乌谈论精神(灵)的时候,他没有区分人的灵和神的灵。 这也许是故意取“灵”这个词的两个含义,没有划分界限。因为在他 看来人身上的灵不是别的,正是神的灵。通过神和人共有的灵而把 人和神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对人的理解在现代神学中叫做“神中心论 的人学”。其基本原则是:神的灵是人“本性上”所固有的,因为人的生 命是神的灵气所造,正因为有神的灵或神性,人才成其为人,没有神 的灵人就成了动物。这种对人的理解在根本上不同于西方流行的人 论——人是自主存在物,神的恩典与人的自然本性相对立。按此观 点,人的救赎必须有某种外部力量的加入,即恩典,人在本性上是没 有的,只有上帝才能赋予。

第二,伊里奈乌坚持基督教人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把完整的人 的存在分为三个要素;精神、心灵、身体。这种三分法是基督教人类 学所特有的,在《新约圣经》保罗书信中已表达了“体”、“魂”、“灵”三分 法的思想。这种三分法不同于柏拉图主义的二分法:灵魂与肉体。 在这种二分法中把灵魂与肉体对立起来,并把二者分别与两种不同的伦理因素联系起来:灵魂与善相关,可得救;肉体与恶相关,注定灭亡。在基督教人类学中不存在灵与肉之间的伦理对立:人是作为灵 魂与肉体的统一体而被造的,两者同样作为上帝的造物,原本都是善 的。伊里奈乌在《反异端》第5章第9节第1题中写道:

完善的人——由三要素组成——身体、心灵和精神;在这三者中的一个,也就是精神,起拯救和构造他者的作用;另一个,也就是身体,自我结合和自我形成为一体。而处于这两者中间状态的心灵,当它遵循精神的时候,就被精神所提升;当它迎合身体的时候,则堕落为低级欲望。4伊里奈乌:《反异端》,转引自梅延多夫《教父神学导论》,第36页,克林,“基督 生活”基金会,2001。

在伊里奈乌的精神-心灵-身体的结构中,每个因素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精神管制身体,心灵在精神与身体之间运动不定:心灵“上升”得离精神越近,人就越接近神;心灵“下降”得越低,人就越接近动物。

  • 1
    吉尔松;《中世纪哲学:从教父学源头到14世纪》,第31页,莫斯科,共和国出版社,2004。 
  • 2
    伊里奈乌:《反异端》,转引自吉尔松《中世纪哲学:从教父学源头到14世纪》, 第 32 页,莫斯科,共和国出版社,2004。
  • 3
    伊里奈乌:《反异端》5,6,1,转引自梅延多夫《教父神学导论》,第37页,克林, “基督生活”基金会,2001。
  • 4
    伊里奈乌:《反异端》,转引自梅延多夫《教父神学导论》,第36页,克林,“基督 生活”基金会,2001。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译后记-在线阅读

    译后记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最初是用拉丁文写的,出版于1641年。在正式出版之前,笛卡尔曾托人把六个沉思的校样交给一些当时有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阅读,请他们提意见,以便根据他们的意见再做进一步的阐述,以期能够更容易地得到巴黎大学神学院的出版许可。笛卡尔先后共收到六组《反驳》,他都针对这…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468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三卷-第九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给勇敢、明智、自制、疯狂、忌妒、懒惰、指挥、幸福下了 ① 为什么书画和装饰品给人提供的乐趣倒不如它们减少的乐趣多,历来学者对 此有不同的猜测,有的认为购置这些书画和装饰品要浪费大量的金钱,有的认为这些 东西给人的麻烦超过它们本身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当时有些希腊人为了保护这些书画 和装饰品不受太阳光线的损害,竟把放置这些东西的房子造得不朝阳光,从而损害了…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62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二十六章-在线阅读

    第二十六章 法与它所规定的事物秩序的关系 第一节 本章总体思想 受制于多种法律:自然法、神为法即宗教法、教会法,万民 法、普通政治法、特殊政治法、征服法、各个社会的公民法, 最后还有家庭法。教会法又称教规,是宗教用以实施管理 的法规;万民法可以被看作世界性的公民法,如果把一个民族看做一个 公民的话;普遍的政治法以创建一切社会的人类智能为对象;特殊政治 法涉及…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137
  • 赵林-《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视野》-附录一 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更新(演讲录)-在线阅读

    迄今为止,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具有强势性,谁都不能否认西 方社会无论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法制体系、政治理念方面, 都具有领先地位。同样,正因为它是强势文化,从18世纪之后全球性的 西方化发展浪潮,或者叫殖民化发展浪潮,也就把西方的经济模式、政 治理念和价值体系带到非西方世界,包括带到中国。因此在今天,西方 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明显…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59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五卷 狄奥墨得斯立功刺伤美神和战神-在线阅读

    狄奥墨得斯为首大杀四方 帕拉斯•雅典娜女神把力量和勇气赐给 提丢斯的儿子狄奥墨得斯,使他成为 全体阿开奥斯人当中的卓越战士, 赢得光荣的声誉。她使他的头盔 和盾牌发出不灭的火光,有似仲夏的 星辰在长河的水中沐浴后分外明亮, 女神在他头上和肩上燃起这样的火光, 把他送到乱纷纷的、拥挤的人丛中去。 -------- 特洛亚人中有个达瑞斯,家资富裕, 白璧无瑕,是…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33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