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自为与自在整体性的存在哲学

梅洛-庞蒂早在《行为的结构》中就已经提到了身体-主体的概念, 这一概念又成为贯穿全部《知觉现象学》的一个主要观点,并且体现 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即首先对哲学史上两种 对立的观点进行批判,然后通过设定一个第三种存在的概念而把对 立的两极折中统一起来。这种方法与黑格尔正、反、合的辩证方法有 某些相似之处,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黑格尔的合题是产生于 正题和反题之后的二者的综合,而梅洛-庞蒂的第三种存在则是在它 分裂为二之前的原初存在。我们已经看到,在《知觉现象学》中,梅洛- 庞蒂批判了一系列抽象对立的概念和传统观点,例如:唯心主义与唯 物主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自然符号论与 约定符号论、心理学与生理学、绝对自由与决定论、知觉者与被知觉 世界、主体与对象、心灵与肉体、自在与自为,等等。与此相应,他同时 提出了一些同一序列的第三种存在的概念用来统一对立的双方,其 中最重要的有四个概念:身体-主体(肉体与心灵统一的整体),知觉- 世界(“现象的领域”,即知觉与被知觉世界统一的整体),相互主体性 (主体间性,即人与他人统一的整体),自在-自为(“为我们而有的自 在”,即自在与自为统一的整体)。这四种概念中的前三种囊括了梅 洛-庞蒂全部哲学探讨的三个主要领域,即人与自身、世界、他人的关系,而最后一种概念则可以说是对贯穿其全部哲学的基本原则的最 高概括,以及对其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的最终解决。虽然梅洛-庞蒂 对此着墨不多,但却画龙点睛地指出,自在与自为的综合统一是存在 的定义本身。到此为止,我们终于可以为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 中(以及其前半生)的基本哲学立场作出一个概括的定性了。与萨特 强调自为与自在的区别、自为对自在的单向关系,以及前者向后者的 整体化进程永远不能完成的“自为向自在整体化的存在哲学”不同, 梅洛-庞蒂的哲学则肯定自为与自在原初的不可分离性并断定自为与 自在的统一整体——第三种存在——是原初现成的,因而梅洛-庞蒂 的基本哲学立场可以被定性为“自为与自在整体性的存在哲学”或 “第三种存在整体性的存在哲学”。

综观梅洛-庞蒂前半生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主要 是在近代德国的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的影响下开始自己的哲学研究和 创作的。他沿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和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 概念所开辟的思路,对以往的西方哲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企图通 过回到主观与客观尚未分裂的原初的整体现象领域的途径来弥合笛 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补救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 义、决定论和绝对自由等对立双方各自的片面性。他的这种补天的 工作在某些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他对身体-主体的出 色论述能够发前人所未发,表现出其哲学思想的独创性。然而,若以 人们对一个哲学大家的期望来衡量,梅洛-庞蒂的理论中仍然有不尽 如人意之处。比如,整个《知觉现象学》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批评各 种传统理论,而梅洛-庞蒂对自己相应的正面观点的阐述却显得有些 贫乏和不足。而且,梅洛-庞蒂在其大部分论述中是以现象学描述为 主要方法的,因而在理论证明方面就显得不够严谨,甚至他并没有说 明某个心理学实验为什么以及怎样才能论证一个哲学命题。最后, 在批评别人的理论的时候,梅洛-庞蒂往往首先把对方的观点绝对化、 片面化然后再加以批判,这样当然很容易打倒对手,但他实际打倒的 只不过是一些他自己制造的稻草人,而不是对方的真实全面的观点。 例如,他把萨特的自由观说成是脱离处境与过去的绝对自由的观点,而完全无视萨特自己对“处境中的自由”的大量论述;而且,梅洛-庞蒂 对萨特的“原始选择”概念的理解也是不准确的,后来他把萨特哲学 不加分析地看做主体与客体的二元论,则是一种过分的简单化,等等。 我们不难发现,在梅洛-庞蒂和萨特的哲学理论之间,既存在着尖 锐对立的一面,例如:萨特坚持认为,与他人共在的经验是从与他人 冲突的经验中派生出来的心理学经验,因而没有本体论意义,也不能 构成人的真实存在的一个维度;与此相反,梅洛-庞蒂肯定共在的经验 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先性,并且揭示出我们真实存在的一个本质维度, 而冲突的经验则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同时,双方之间也存在着相 当明显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和相互促进,比如,在现象学的我思(前 反思的自我意识)和自由观上,梅洛-庞蒂就采纳了萨特的一些观点, 而梅洛-庞蒂认为历史主体不是个人的见解以及他对萨特自由观的批 判,都促使萨特进一步思考自由的限制性因素和集团实践在历史进 程中的作用问题,从而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加强了这方面论述的力 度。然而,从两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抵抗运动中开始合作直到朝 鲜战争爆发前,这种哲学理论上的分歧与论争并没有导致两位同学 兼同事之间的个人友谊的破裂。1945年10月15日法国存在主义的 重要论坛《现代》杂志创刊时,萨特是主编,梅洛-庞蒂是编委之一,负 责政治专栏,并起草过许多社论,其中有些是由两人联合署名发表 的。然而,当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两人在政治观点上发生了分 歧,梅洛-庞蒂认为朝鲜战争是斯大林纵容“地区性无产阶级斗争”的 结果,而萨特与波伏瓦则不接受这种只谴责苏联一方的立场。由此 发展到梅洛-庞蒂终因政见不合于1953年5月辞去《现代》杂志编委 的职务,但直到1955年4月出版的《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梅洛-庞蒂 才将他与萨特的分歧公之于众。在这本书中,梅洛-庞蒂承认:“问题 的提出是从萨特端出他的‘介入’的概念开始的,由此伴随着一切发 展出来的问题。”①在该书第5章中,他把萨特修改马克思主义的企图

① 转引自高宣扬《萨特传》,第209页,作家出版社,1988。

称为“极端布尔什维克主义”,并以极其严厉的措辞批判了他认为的 萨特反辩证法的客体与主体的二元论、“我思故我在的疯狂”以及唯 意志主义的思想。然而,萨特并没有回答这些攻击,波伏瓦却在一篇 题为《梅洛-庞蒂与伪萨特主义》的文章中为萨特作了辩护。至此,这 两位法国存在主义的重要代表终于分道扬镳。此后,两人虽然又见 过几次面,但是再也没有重修旧好。在去世前的几年中,梅洛-庞蒂的 理论兴趣开始从人的实存和政治哲学转向一般存在的本体论问题, 其思考的成果记载于未完成的著作《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之中,其中 虽然不乏精彩的思想火花和警句格言,然而这些片断的提示和论断 尚未来得及展开并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他就猝然与世长辞了,留下 的只有哲学家零碎的手稿和哲学史上永远无法补救的遗憾。

当萨特得知梅洛-庞蒂去世的噩耗时,他立即决定《现代》1961年 10 月号为梅洛-庞蒂出一期专集以示悼念之情,并亲自撰写了《活着 的梅洛-庞蒂》一文作为纪念。同期刊登了法国著名哲学家伊波利特 (Jean Hyppolite,1907—1968)的纪念文章,该文对萨特与梅洛-庞蒂 在哲学上的分歧做了精辟的概括:“萨特的哲学依然是一种实践内部 的我思哲学,而梅洛-庞蒂的哲学则拒绝自在与自为、整体的惰性与积 极的谋划之间的二元论……对萨特来说,辩证法是总体化的谋划,总 体性是想像的……而庞蒂则认为这些总体性本身是存在的。”①伊波 利特的这个概括,除了认为萨特哲学是二元论的错误暗示之外,基本 上是准确的。从整个哲学体系的总倾向上看,萨特刻意坚持的是个 人和集团实践的主观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因而强调整体化运动的未 完成性;而梅洛-庞蒂则已经把其理论重心向客观性偏移,并将主观性 与客观性看做一个完成了的整体结构,这使他成为从现象学走向结 构主义的承前启后的人物。

梅洛-庞蒂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克服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心灵-肉体、心理-生理、心理-物理、主观-客

① 转引自米歇尔·贡塔等编《萨特著作目录及提要》,载于萨特《词语》,潘培庆 译.第30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观、自由-决定、自在-自为、内在-超越、思想-语言、自然-实在、现象- 本质、自我-他人、自我-世界等非此即彼的对立范畴,企图通过寻找一 些作为第三种存在的中项来调和对立双方。他的这些工作也为异军 突起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指示了突破的方向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三卷 论语词-第九章 论语词的缺陷-在线阅读

    第九章 论语词的缺陷 §1.斐 我们已经说到过语词的两种功用。一种是记录我 们自己的思想以助我们的记忆,这是使我们自己和自己说话;另一 种是通过说话把思想传递给别人。这两种功用使我们看到语词的 完善或缺陷。§2.当我们只和自己说话时,用什么语词是无所谓 的,只要我们记得它们的意思和不加改变就行了。但§3.传递的 功用又分为两类:民事上的(civil)和哲学的…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20
  • 第一节 萨特的生平与著作

    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20 世纪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和左翼社会活动家。 1928年萨特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29 年通过中学哲学教师学衔会考,获得第一名。在此期间他遇到这次会考名列第二的西蒙娜·德·波伏瓦,从此两人结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1931—1939 年,萨特在法国的勒…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330
  •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在线阅读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第一节 概 论 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的母体中孕育而生的,公元1世纪上半叶,彼得和保 罗等人把原始基督教的福音传播到外邦人中,使其在罗马帝国的广阔域界内得 以发展。对于信奉传统多神教的罗马统治者来说,宣扬唯一上帝和彼岸福音的 基督教无疑是一种蛊惑人心的邪教,因此基督教最初只能处于地下状态,信仰者 大多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奴隶和下层民众。自…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149
  • 第二节自 由与权 利

    实际上,自由问题是康德哲学最核心的问题。人的自由-自在的 存在既是使现象界成为一个完整而可靠的法则世界的前提,更是一 切道德法则的根据,而最后则是每个个人之绝对尊严与不可让渡的 绝对权利的基础。人是自由的,因而每个人自己就是他的存在的目 的本身,而作为目的本身存在,这是人的全部尊严的源泉;同时,因人 是自由的,他赋有这样一个不可侵犯、不可让渡的权利属性:每个…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76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八章 一个哲学家眼中的世界-在线阅读

    第八章 一个哲学家眼中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用他充满错误的思想统治西 方千年之久。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规模空前。 如果说柏拉图是一个精巧无比的花园的话,那亚里士多德 就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 但我们不要想象这座宫殿像咱们的故宫一样金碧辉煌,就 优美而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远不如他的老师柏拉图。因此他诚 然是一座宏大的宫殿,但却是一座相当粗糙的宫殿,既无故宫一 样的雕…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16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