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自我 实 现 论

通过对高峰体验的描述,马斯洛只是表明了入性向善的可能。 为了进一步解决人的理想本质如何与现实统一的问题,他还提出了 自我实现的理论。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的人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在 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的天资或成就,而主要是因为他们达到了哲学意 义上人的真正本体存在,这是一种创造性人格的实现。如果要下一 个定义的话,那么,自我实现便是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完成天 职、命运或禀性,更充分地认识并承认个人的内在天性,在个人内部 不断趋向统一、整合和协同动作的过程。当人的其他各种需要得到 充分满足之后,自我实现就会成为个体的主导需要。此时支配人的 是主体内部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外部环境的控制,或者说,入的内在需 求与外在条件达到了和谐一致。于是,人便能够充分自由地表现他 的内在本性。自我实现的人超越了狭隘的自我,以自己的献身精神 创造着永恒的价值。在他们身上,工作与人生乐趣已融为一体,他们 在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中获得了自我本质的确证。他们通过自由的劳 动创造着世界,也创造并完全地占有着自己,实现着自己的全部人性。 当我们研究人类本性的时候,应该以自我实现的人为蓝本。研 究平常人的平常情况只能是一种缺乏价值选择的平白描述,不会使 我们形成发展得好的人的概念。正像要知道人能跑多快不能从普通 人和残疾人中取样,而应该去研究奥运会的赛跑冠军一样,我们要洞 悉人性的制高点;就应该以人的最佳状态、人类中的最佳个体为依 据。那些最具德性、最有成就、最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选择,才代表 了人类追求、向往的最高价值。值得注意的是,马斯洛所选择的研究 样本,全部是曾经存在或现实存在的真实的人,他没有到超现实的世 界中去寻找优秀人性的依据,而是要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来证明,能够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人性最高境界的人,就生活在我们 周围。

马斯洛认为,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只有极少数人达到了自我实现,但是这种可能性对于每一个人都是现实存在着的。人们在自己 的生命过程中都有可能达到自己人性的顶峰,或者在某个时刻领悟 到人类生存本质的某一个侧面。这是因为,“人按着他自己的本性, 表明有指向越来越完善的存在、越来越多地完全实现其人性的压 力”。就像一颗橡树籽“迫切要求”成长为一棵橡树一样,“创造性、自 发性、个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等,全都是胚胎形式 的潜能,属于人类全体成员的,正如他的胳臂、腿、脑、眼睛一样”①。 所以,自我实现并不是高不可及的,每个人通过日常努力,都可以不 断地向它逼近。自我实现是许多次微小进展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我们不能设想在某一伟大时刻,号角一吹,一个人就永远地、完全地 步入了万神殿。只有在一生中不断唤起和发掘入性中美好的东西, 即不断从现实向人性理想迈进,才能使那个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真 我实现出来。

马斯洛具体提出了八条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第一,要有忘我 的精神。不带有盲目的自我意识,抛开伪装、拘谨和畏缩,而培养一 种彻底的献身精神。第二,坚持进步。生活本身是一系列的选择过 程,每次选择都有前进与倒退之分,比如是说谎还是诚实,是偷窃还 是保持清白。自我实现必须连续作出进步的、成长的选择。第三,学 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摆脱只会倾听父母、师长、权威、传统的习惯, 学习倾听自己内在的呼声,有意识地让自我显现出来。第四,要诚 实。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怀疑,不要在生活中作戏、装模作样,要反躬 自问、承担责任。第五,要勇敢。敢于与众不同,不奉迎捧场、随波逐 流、粉饰现实。第六,要竭尽所能,付出勤奋、艰苦的努力,争取成为最 好的。第七,虚怀若谷,真切体验。知道自己的短处,知道自己不能做 什么。第八,学会“再圣化(resacralize)”。不因为在生活中受到欺骗 和挫折而怀疑价值与美德的存在。在经历了“去圣化”防御心理之 后,要重新用充满诗意的眼光去看待入和事,这样才能看到神圣的、

①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湉译,第14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永恒的、象征的意义。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人的潜能”等概念第一次引入心理学和 人本学,使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沟通,产生了广 泛的社会影响。在他的倡导下,各地成立了大批新的精神咨询、精神 治疗中心,旨在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自己,以便使自己的精神更健 康,日常生活更有效。他的学说已成为20世纪中期美国最有冲击力 的新思潮之一,在心理治疗、教育、企业管理、社会教化(如防止犯罪 和吸毒)等实践领域,人们用他的理论指导了许多实验研究,取得了 重要的研究成果。尽管马斯洛在谈人的自我实现时也提到了个人与 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甚至还提醒人们不要忽视无私和忘我,不 要忽视人的义务和奉献,但是他的学说从总体上看,仍然过多地强调 了先天因素的作用,相对弱化了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人由 于其社会属性,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自我,因此,我们不能把人类的价 值标尺仅仅定位于个人的自我实现,而应该把实现自我与实现世界 大同的理想结合起来,使个人的自我实现融入社会发展的崇高目标。 马斯洛在创立科学人本主义时,主要受惠于冯特、狄尔泰和韦特 海默,作为人本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同时代的许多心理学家和 人本学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马斯洛科学人本主义理论最直接的成 果,是从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把心理学引向横跨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轨道。他的理论观点在社会心理学、管理学、教 育学以致哲学等学科领域,至今仍是人们广泛谈论的话题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序-在线阅读

    康德的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其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正是这部巨著开始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哲学革命,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正是这部巨著,奠定了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以及往后的全部哲学研究工作的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基础。也正是这部巨著,成了康德哲学对后世直到当代西方哲学方方…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24日
    358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那鸿书-在线阅读

    1:1 以下是有关尼尼微的信息,是伊勒歌斯人那鸿所见的异象。上主向尼尼微发怒1:2 上主是不容忍对立的上帝;上主施行报复,满怀烈怒。他惩罚敌对他的人;他向仇敌发烈怒。1:3 上主不轻易发怒,但大有能力;他绝不以有罪为无罪。上主行走之处,暴风骤起;云彩是他脚下扬起的灰尘!1:4 他斥责海,海就枯干;他使江河干涸。他使巴珊地萎缩,迦密山焦黄,黎巴嫩的花朵凋谢。1…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138
  •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在线阅读

    三 为了把握这一点,我们必须仿佛一砖一石地来拆掉那幢漂亮 的阿波罗文化大厦,直到我们见到它所立足的基础为止。在这里, 我们发觉那些矗立在大厦山墙②上的壮美的奥林匹斯诸神形象, 他们的事迹在光芒四射的浮雕中表现出来,装饰着它的雕饰花 纹③。尽管作为与诸神并列的一个神祇,阿波罗也置身于诸神中 间,并没有要求取得头等地位,但我们却不可因此受到迷惑。毕 竟,正是在阿…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148
  • 亚里士多德-《论题篇》-第七卷-在线阅读

    第七卷 【1】按照“相同”一词最严格的字面含义(我们已经说过,相同最严格的含义是指数目上的单一)来考察事物相同或是相异,应该从它们的词尾变化、对等词以及对立面出发。因为如果公正与勇敢相同,那么,公正者与勇敢者、公正地与勇敢地也相同。对立面的情形亦如此;因为如果甲与乙相同,那么,按照任何断言过的对立面来说,它们各自的对立面也是相似的。因为既然它们相似,把一方或…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126
  • 第一节 元伦理学

    正统犹太人家庭的生活背影,多年的巴黎学术生涯,以及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俘虏生活,是列维纳斯哲学思想的原创来源。虽然他声 称他的哲学属于另一种范畴,但他努力研究了《塔木德》(Talmudic 这部犹太经典,从中悟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 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影响了他早年的哲学研究工作。这种影响既为他 的哲学思考提供了养分和土壤,也刺激他与这种影响进行抗…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6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