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自序-在线阅读

⾃序

这本《西⽅哲学史讲演录》是我近年在武汉⼤学和东南⼤学两所⾼校对学⽣所讲的通识课录⾳整理稿。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就在武汉⼤学对全校学⽣开设讲授“西⽅哲学史”通识课程。哲学类的课程本来是⾮常枯燥乏味的,但是也许是由于我在讲课时融⼊了⾃⼰的⼼灵体验和⽣命激情,只按照⾃⼰的所思所想,⽽不是遵循规范的教条圭臬来讲课,所以每次听我讲授“西⽅哲学史”的学⽣都把武汉⼤学最⼤的教室挤得满满的,有时候我甚⾄要挤进教室、挤上讲台才能够讲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多年来,听过我讲“西⽅哲学史”课程的武汉⼤学学⽣已经超过了5000⼈,⼏乎相当于苏格拉底那个时代雅典公民⼈数的1/10了。近⼗多年来,我不仅⾯对全校学⽣讲授“西⽅哲学史”的通识课,⽽且也给哲学系的学⽣讲授“西⽅哲学史”的专业课程。2006年,由我主讲的“西⽅哲学史”专业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在此之前的2004年,我和邓晓芒教授合著的《西⽅哲学史》专业教材由⾼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不久以后我们也建⽴了相应的课程⽹站。但是这些专业教材和课程⽹站对于⾮哲学专业的学⽣来说,未必适⽤。因此,我⼀直都想把⾃⼰讲授“西⽅哲学史”通识课程的⼼得编成⼀部更加通俗简明的教材。这个夙愿终于在东南⼤学国家⼤学⽣⽂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帮助之下成为了现实。

从2008年3⽉开始,我应东南⼤学国家⼤学⽣⽂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邀请,到该校给全校本科⽣开设讲授⽂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西⽅哲学史”。设置这样的精品课程并邀请外校学者来讲授,这是东南⼤学⽂化素质教育的⼀个创举。东南⼤学是⼀所以理⼯科为特⾊的著名⼤学,但是该校学⽣对西⽅哲学的兴趣和热情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每当我站在东南⼤学九龙湖校区的那个可以容纳400⼈的教室(加上⼀些占不上座位⽽⾃带⼩凳坐在⾛道上的同学,⼀共⼤约有500多⼈)的讲台上时,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东南⼤学的莘莘学⼦对于智慧的热爱和那种⼼有灵犀的聪颖。毕竟,⼀个讲课者是需要与听课者⼼⼼相印、情感相融的,⽽在东南⼤学的每次授课都能让我感受到⼀种酣畅淋漓、怡然忘我的快感。尤其是在第⼀堂课开讲之前,全体同学起⽴⾼唱东南⼤学校歌,那⾼洁典雅的词曲和激情澎湃的歌声具有抚古慰今、净化性灵的巨⼤⼒量。可以说,这是我所听过的最优美⾼雅、最振奋⼈⼼的校歌。⼀阕“东揽钟⼭紫⽓,北拥扬⼦银涛。六朝松下听萧韶,齐梁遗韵在,太学令名标”,常令我热泪盈眶、⼼潮激荡。东南⼤学所在之地乃六朝故都、南雍旧址。时⾄今⽇,六朝古松仍然屹⽴,齐梁风流虽已依稀,但东南⼤学的学⼦们却呈现出⼀种薪⽕相传、继往开来的昂扬风貌。每当我站在东南⼤学的讲台上时,就如同站在武汉⼤学的讲台上⼀样,都能够感受到⼀种深厚的⽂化底蕴。在这种良好感觉的影响下,每次讲起课来当然就如同⾏云流⽔,挥洒⾃如。尽管所讲内容都是纯粹的思想和概念,却仍然禁不住时常⼿舞⾜蹈、慷慨激昂,得意之时,竟有⼀种万马奔腾、江河狂泻的畅快之感。⽽听课学⽣也如我⼀般,时⽽如痴如醉,时⽽又幡然猛醒。⼀门“西⽅哲学史”课程,每晚三节课的时间竟然如⽩驹过隙、转瞬即逝!

正是在武汉⼤学和东南⼤学讲课录⾳的基础上,花费半年多的时间,终于整理成了这部《西⽅哲学史讲演录》。

本书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讲起,沿着思想史的线索⼀直讲下来,到⿊格尔哲学为⽌。⾄于现代西⽅哲学,则不在本书的范围之内。这样做⼀⽅⾯是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本通识课的讲义不可能做到⾯⾯俱到;⽽且按照国内⼤多数哲学系课程设置的惯例,西⽅哲学史与现代西⽅哲学素来就是相互独⽴的两门课程。当然坦率地说,还有⼀个原因,那就是本⼈对现代哲学缺乏兴趣,因为现代哲学越来越变成了⼀种剔精究微的技艺,⽽不再是博⼤精深的智慧。⾃从密涅⽡的猫头鹰在⿊格尔那⾥被放飞之后,继哲学的“黄昏”⽽来的就是精神的漫漫长夜了。

在古希腊,哲学体现了⼀种⽣机盎然的智慧,虽然这种智慧带有⼀些童稚的旨趣,但是它却⼏乎涉及⼈类思维所能关注到的⼀切深刻问题,⽽且是在⼀种没有前⼈的参照系统、从⽽也没有刻板圭臬的情况下来思考这些问题的。因此,希腊哲学家们的哲学观点往往都带有清新颖达的特点,表现了⾃由⼼灵对于宇宙、⼈⽣的思考和关怀。正因为如此,我在本书中⽤了很⼤的篇幅来讲解古希腊哲学。在中世纪,古希腊哲学开始以⼀种扭曲的形式融⼊到基督教神学中。哲学的这种异化和扭曲的情况虽然在近代得到了纠正,但是由于近代实验科学的影响,哲学⽈益由⾃由⼼灵的智慧之学演变成⼀种规范化的知识体系,哲学家们在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思想前辈所确⽴的规范中来思考各种哲学问题,并且把哲学问题系统化和条理化。在这种情况下,独创性的思想已经⽆法与希腊⼈相⽐了,但是⽓势磅礴的哲学体系却⼀个接⼀个地建⽴起来。到了现代,哲学就完全堕落为⼀种技艺性的职业,⼈们只会照着古⼈模式鸚鹉学⾆或者进⾏⽂本转译,再也没有任何创造性的思维了。⼀个⽣活在两百多年以前的康德,在今天就可以养活成千上万个把康德哲学研究得⽐康德本⼈还要清楚的康德哲学家;⽽那些关于《精神现象学》的解读⽂本,已经多得⾜以把任何⼀个敢于研究⿊格尔哲学的⼈弄得晕头转向!在古希腊,哲学原本是每⼀个具有⾃我意识的⼈⾯对宇宙万象和⼈类命运的⼀种独⽴思考和⽣命体悟,是⼀种⾃由性灵的智慧。但是在今天,这种智慧已经蜕化为⼀门刻板的知识技能,哲学成为⼀种炫耀精湛技艺的思想考据学,它⾯对的不再是鲜活的宇宙和⼈⽣,⽽是以往哲学家对宇宙和⼈⽣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个哲学家就再也不是那个对客观世界具有独⽴见解的⼈,不是那个具有⾚⼦之⼼的爱智者,不是像苏格拉底那样“⾃知其⽆知”的⼈,⽽是那个躺在已逝哲学家的著作中引经据典、把古⼈的智慧当作⾃⼰的财产来加以批发和零售的精神掮客。

当然,哲学在今天虽然衰落了,⽣活却变得丰富多彩。现代⼈⼼安理得地陶醉在快餐式的消费⽂化中,哲学这种深刻的东西已经成为⼀种不合时宜的怪物。现代⼈不需要思考本质,他们只相信现象,因为他们看穿了本质只不过是⼈⾃⼰虚构的⼀个幻象。现代⼈太清醒了,哲学的斯芬克斯之谜已经不可能再让他感到困惑,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去思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活着,并且快乐着,这就是现代⼈的⽣活秘诀。在这种情况下,哲学这个沉重的怪物当然就被弃之如敝履了。

然⽽,在这个哲学没落的时代,仍然有⼀些顽强的追求者怀着⼀颗爱智之⼼在追问着那些根本性的哲学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千百年来都没有终极答案。我虽然长期在⼤学⾥讲授“西⽅哲学史”,却不敢⾃诩为哲学家,充其量不过是⼀个传扬以往哲学家思想的教书匠⽽已。正如荷马并不会因为吟诵了英雄史诗就成为英雄⼀样,我也不会因为讲述了⼀些哲学家的思想就成为哲学家。虽然⿊格尔坚持认为哲学史就是哲学,但是这并不等于每⼀个讲哲学史的⼈都是哲学家。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时,我只是以⼀个先学者的⾝份带领同学们⼀起去仰视那些伟⼤的思想圣贤,体验他们的哲思,分享他们的感受。正所谓“‘⾼⼭仰⽌,景⾏⾏⽌。’虽不能⾄,然⼼向往之”。

⼀个哲学的热爱者应该学会从简单的⽣活中去发掘复杂的道理,同时也应该学会把复杂的道理⽤简单的⽅式表述出来。完全⽤讲故事的⽅式来讲哲学(这正是我们这个⽤“戏说”⽅式来表达⼀切深刻道理的时代所热衷的做法),固然不是⼀种值得提倡的做法;但是把哲学讲得像天书⼀样难懂,也未免有点故弄⽞虚的嫌疑,这如果不是表明了讲述者的诡谲,就是表明了他的笨拙。因此,我在这本书中尽可能把西⽅哲学史中的那些深奥晦涩的哲学思想讲得通俗易懂⼀些,然⽽又要⼒图做到不失哲学的本性和旨趣。我的⼀个基本信念是,每⼀个⼈都具备哲学的慧根。这慧根能否长成参天⼤树,主要靠每个⼈⾃⼰的机缘和悟性。⽽通过讲述古⼈的哲学智慧,或许将能够启发年轻的朋友们去发掘⾃⼰的哲学慧根。

是为序。

赵林

2009年2⽉18⽇于武汉⼤学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2)

相关推荐

  • [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五章 真理的追寻-在线阅读

    第五章 真理的追寻 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经觉察到,我从早年以来,曾经把大量错误的意见当成真的加以接受。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断定,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作为我的信念,我就必须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严肃地把我从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见一齐去掉,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 ——勒内·笛卡儿,《第一哲学沉思集》 开篇问题 1.我们从学校课堂上所获得的信息中,有一些不可…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283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耶利米书-在线阅读

    1:1 这部书是耶利米的语录。耶利米的父亲希勒家是便雅悯境内亚拿突城的一个祭司。1:2 犹大王亚们的儿子约西亚统治犹大国的第十三年,上主向耶利米说话;1:3 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统治犹大国期间,上主又向耶利米说话。那时以后上主常常向他说话,一直到约西亚的另一个儿子西底家作王统治犹大国的第十一年五月,那时候耶路撒冷的住民被掳到巴比伦去。耶利米蒙选召1:4 上主对…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634
  •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译序-在线阅读

    译 序 MARCUS AUREL MEDITiATiON *4Ct 梁实秋 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历代都不乏其人,位居至尊、叱咤风 云的皇帝也是史不绝书的,但是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则除了玛克 斯·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这位1800年前的旷代奇人于无意中给我们 留下了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 于为人处世律己…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3日
    286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在线阅读

    第⼗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切⾰命当中最温和又 最成功的1688年英国⾰命②的倡导者。这个⾰命的⽬的虽然有限,可 是⽬的都完全达到了,以后在英国⾄今也不感觉有任何⾰命的必要。 洛克忠实地表达出这个⾰命的精神,他的著作⼤部分就是在1688年后 ⼏ 年 以 内 问 世 的 。 他 的 理 论 哲 学 要 著 《…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283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哥林多前书-在线阅读

    1:1 我是保罗;由于上帝的旨意,我蒙召作基督耶稣的使徒。我和所提尼弟兄1:2 写信给哥林多城上帝教会的信徒们。你们和在各地呼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的人,同样是在基督耶稣里蒙召作信徒而归属上帝的。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1:3 愿我们的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赐恩典、平安给你们!在基督里的福泽1:4 我常常替你们感谢我的上帝,因为他藉着基督耶稣赐恩典给你们,1…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37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