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 译者后记-在线阅读

第二卷 译者后记

这一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是根据格洛克纳本

德文版“黑格尔全集”第十八卷(亦即米希勒第一版本第十四卷)译

出的。这一册译本的内容只到德文本第十八卷第 423 页亚里士多

德为止。德文本第十八卷中所包含的其余部分,归入中文译本的

第三卷。

我们译这第二卷时,也还是认真地参考了原书第二版的霍尔

丹英译本。我们曾根据英译本作了一些校订和补充的工夫,读者

407

可于本书中译者的小注里看得出来。

这一卷涉及希腊哲学的中坚部分,这一部分是充满了辩证法

的内容的。关于小苏格拉底学派三家的叙述,黑格尔比西方任何

其他资产阶级哲学史家都给以较多的篇幅,较多的注重。这里面

包含了许多生动有趣、有关实际道德生活的论述,同时也具体地谈

到了诡辩与辩证法的差异。关于智者派,黑格尔对普罗泰戈拉有

相当同情而肯定的叙述,他强调智者派传播文化的功绩和从各种

不同的观点看问题的理智教养,他特别对高尔吉亚思想中的辩证

法因素有所揭示。

书中对苏格拉底的死,曾作了深刻的、辩证法的、历史的分析,

指出苏格拉底突出地强调个人内心理智的确信,违反了当时的风译者后记

俗、伦理或宗教,其被处死实有其必然性。对苏格拉底用来教导道

德的辩证法,黑格尔亦有着重的论述。

黑格尔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阐述,曾用了很长的篇

幅,很多的力量。他特别强调评述柏拉图辩证法的消极一面,亦即

使个别的、特殊的东西解体的一面。在论述柏拉图的逻辑学时,他

集中阐述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辩证法思想;在论述柏拉图的自

然哲学时,他特别注重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关于柏拉图的精神

哲学,他着重阐述“国家”篇和“菲利布”篇中的思想。他指出柏拉

图的理想国的缺点固然一方面在于不很现实,但另一方面也在于

不够理想,因为真正的理想性是与现实性统一的。关于柏拉图为

叙拉古城邦制定宪法一事,黑格尔批评说,宪法是时代的产物,意

思是说,凭哲学家空想出来的宪法是不会起现实作用的。

黑格尔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评价高于柏拉图。他说:“在他的真

408

正的思辨里面,亚里士多德是和柏拉图一样深刻的,而且比他〔指

柏拉图〕发展得更远、更自觉;对立也获得了更高的明确性。”黑格

尔对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和辩证法给予这样高的评价,这与列宁强

调亚里士多德的“客观逻辑”,并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寻求、

探索,它接近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笔记”)的话,意思基本上

是相同的。不过黑格尔在论述亚里士多德时,一贯地抹杀他的唯

物论方面的特征,尽量把他解释成一个客观唯心论者。从他以亚

里士多德的继承者和完成者自许这一点看来,这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黑格尔这种企图把哲学史解释成唯心论发展史的手法,列宁

在他的“哲学笔记”中曾作了着重而尖锐的批判。

在叙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黑格尔特别着重指出亚里士多译者后记

德的教育对亚历山大的影响,以及两人间的师生情谊。这些材料

是别的西方哲学史著作中所没有的。他的目的在于表明思辨哲学

对实际政治的影响。在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时,

他指出柏拉图的理念虽是具体的,但与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形式)

比较起来,却缺乏能动性、生命、主观性以及理念各环节的规定。

他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可能性和现实性两个范畴作了较详的阐

述。关于认识问题,他指出亚里士多德是最注重经验的,也是最思

辨的,经验与思辨有很好的结合。黑格尔用很长的篇幅论述亚里

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强调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中注重内在运动、

“隐德来希”和目的论、必然性。实质上这都是指客观辩证法,是研

究自然辩证法可以参考的重要材料。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精神哲

学,黑格尔特别叙述了身体与灵魂的关系,尤其着重阐述理性灵

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最后他才叙述亚里士

多德的逻辑学。他认为形式逻辑没有内容,它的内容是由外面给

予的。他一再强调形式逻辑的“认识的方式仅仅有主观的意义;其

判断、推论也不是事物本身的判断、推论”,“只是具有理智的主观

形式,物自体还是一种与它们不同的东西。”黑格尔关于亚里士多

德逻辑学的论述,可以供研究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关系时参考。

本卷的翻译工作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组织

的。智者派哲学部分是王维诚从英译本转译,由王太庆根据德文

原本整理出来的。苏格拉底哲学部分是由黄栅森、王太庆合译的。

小苏格拉底学派三家是颜健从英译本转译,由王太庆根据德文原

本整理出来的。柏拉图部分是贺麟译的,亚里士多德部分是方书

409译者后记

春译的。全书各章均曾经宗白华校阅一遍。贺麟、方书春、王太庆

除自己所译的部分以外,并曾校阅了其他同志的全部译稿。专名

索引是王太庆指导两位资料员编制的。最后编排整理主要由王太

庆负责。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 价值与道德

    李凯尔特的思想在当时就引起学术界的不同看法,不仅雅斯贝 斯尖锐地批评他的哲学思想,而且在新康德主义内部就有不少人不 同意他的价值学说。考虑到西南学派的价值学说的特殊影响,我们 在下面主要考察这个学派的其他人物在这个领域展开的讨论。 文德尔班的另一个学生鲍赫不同意李凯尔特的过于强调价值的 文化性和历史性的观点。鲍赫更愿意接受文德尔班注重价值的道德 伦理意义的思…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76
  • 第三章《先验唯心论体系》

    谢林在研究自然哲学的同时,也以很大的热情继续研究先验哲 学的问题。他认为,虽然自然哲学与先验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但它 们却是相关的。自然哲学的出发点是客观性,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人 们如何获得关于客观东西的知识;先验哲学则把主观性看做第一位 和绝对的,并且以此去解释主体如何到达意识,并进而使知识具有客 观性。谢林的这个思想构成一种既对立又平衡的图式,如果说自然…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72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一编 古代哲学-本编小结-在线阅读

    本编小结 希腊人堪称哲学的民族。就“哲学”这一概念所意指的这门学 科而论,它完全是希腊人的创造。他们不仅奠定了西方后来所有哲 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以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而且几乎提出了西方 哲学所有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 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 胎、萌芽。”① 因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堪称…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134
  • 赵林-《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视野》-前言-在线阅读

    前 言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回师,至巴比伦英年早逝,他的帝国 分裂为马其顿、塞琉西和托勒密三个王国,希腊化历程也由此拉开序幕。 在三百年之久的希腊化时代,强势的希腊文化在东方的土地上长驱直入, 大放异彩。一座座希腊式的城市在地中海东岸矗立起来,气势恢宏的图 书馆、大剧场和竞技场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小亚细亚、西亚和埃及的城 市中,精致优美的希腊雕塑、崇…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76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第三章-在线阅读

    第三章 来自梅斯基尔希的魔法师 在本章中,海德格尔出场了,而我们则对存在感到困惑起来。 马丁·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发起了挑战,出现在《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 )一书的开头。这本书于1927年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年鉴》系列中出版,书的第一页包含了一段看似无恶意的引文,引用自柏拉图对话的《智者篇》: 很显然,当你们用“是/存在”(being)这样的表…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10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