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背后世界论者-在线阅读

背后世界论者1假定世界的背后有神和原理而逃避现实者,如宗教家和形而上学者。原文为Hinterweltler,这是尼采的新造词,仿造德文中的另一个字 Hinterwldler(林区那边的人,未开化地居民、乡巴佬)。

从前查拉图斯特拉也曾像一切背后世界论者那样驰骋幻想于世人的彼岸。那时,我觉得世界是一个受尽痛苦和折磨的神的制作品2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因此认为创造这个世界的神是受苦的、不满的。把这一个神解释为形而上学的意志,乃是叔本华哲学的立场。尼采也曾同意这种观点。

那时,我觉得世界是一位神的梦和诗;是在一位不满之神的眼前飘荡的彩色的烟。

善与恶,乐与悲,我与你3充满矛盾的世界的形象。我与你指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我觉得这些都是在创造主眼前飘荡的彩色的烟。创造主想把视线从他自己身上移开——于是他创造了世界4烦恼的人为了转移自己的烦恼,在自身之外创造表象之物。在艺术创作的动机方面,这种情况甚多。

对于受苦者,把目光离开自己的苦恼,忘却自我,这是像陶醉一样的快乐。我从前曾认为:世界就是像陶醉一样的快乐和忘我。

这个世界,这个永远不完美的世界,一个永远矛盾的映象和不完美的映象——对于它的不完美的创造者,乃是一种陶醉似的快乐5从艺术品创作的场合类推,很容易明白。——从前我对世界的看法就是这样。

从前我就是这样像一切背后世界论者,驰骋幻想于世人的彼岸。这就是世人的彼岸的真相吗?

啊,我的弟兄们,我以前创造的这个神,乃是人的制造物,人的幻想,像所有的神祇一样。

这个神是人,只不过是人和我的可怜的一段:这个幽灵,是从我的灰和烈火中出来的,确实如此!他不是从彼岸来的。

后来怎样,我的弟兄们?我,这个受苦者,克制了自己,我把我自己的灰带到山上6对受苦的自己进行自我克制,走强有力的创造的愿望之道路。,我给自己烧起更亮的火。瞧!这个幽灵从我面前消失了。

现在要我这个康复者相信这种幽灵,那真会是烦恼和痛苦了:现在对于我,真会是烦恼和屈辱了。我要对一切背后世界论者如是说。

是烦恼和无能——创造了一切背后世界;只有极烦恼者经历到的那种短暂的幸福之幻想7例如宗教的陶醉。才能创造背后世界。

想以一跳、决死的一跳8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主张用跳的方式皈依基督教,即从不信跳到信仰。本章有些地方可能是对克尔恺郭尔的驳斥。达到终极的疲劳感,决不再想存有什么愿望的一种可怜的、无知的疲劳感:正是这种疲劳感创造了一切神和背后的世界。

相信我的话,我的弟兄们!对现世的我们的肉体感到绝望的是现世的我们的肉体——这个肉体用错乱的精神的手指摸索最后的墙9对现世的自己的肉体感到绝望的是肉体本身,并非是灵魂和精神的问题,但解决绝望仍只靠精神。

相信我的话,我的弟兄们!对大地感到绝望的也是现世的我们的肉体——它倾听存在的肚子10存在的根本或本质。对它说话。

于是它想用头穿过最后的墙11德文成语“想用头穿过墙”,意为蛮干,试图干不可能的事。此处的头指精神。穿过最后的墙,即进入宗教的世界之意。而且不仅用头到达“彼世”。

可是“彼世”是人所看不见的隐蔽的世界,那个离开人的、非人间的世界,乃是天国的虚无;存在的肚子,除非以人的身份出现12有一种用腹语说话的表演者,即不动嘴唇说话,听起来声音像是从腹内发出。,决不对人说话。

确实,一切存在,是难以证明的,难以使它说话的。告诉我,弟兄们,一切事物中最奇妙的,不是最易证明其存在的吗?

是的,这个自我,这个显得矛盾和混乱的自我,最坦率地谈说它自己的存在,这个创造的、愿望的、评价的自我,它是事物的标准和价值。

这个最率直的存在,这个自我——它谈说肉体,它还是要它的肉体,哪怕它在做诗、梦想、鼓着折断的翅膀飞行13不熟练的精神上的活动。

这个自我,越来越诚实地学习说话:它越是学习,越会赞美、尊敬肉体和大地。

我的自我,教给我一种新的自豪,我把它教给世人:别再把头插进天国事物的沙里14驼鸟常会把头插进最少的沙里。,而要自由地抬起头,这大地之头,给大地赋予意义的头!

我教给人一种新的意志:想要去走世人盲目地走过的路,并称之为善,加以肯定,不再悄悄地走别的歪路,像那些病人和濒死者那样。

是病人和濒死者,他们轻视肉体和大地,想出天国的事物和拯救的血滴15《彼得前书》1,18,19:“你们得赎……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可是就是这些甘美的阴森森的毒,他们也是从肉体和大地那里拿去的16产生这种鸦片似的宗教的拯救之毒的动机是由现实(肉体和大地)问题而来的。

他们想逃避他们的不幸,而星星又距离他们太远。于是他们叹道:“要是有通往天国的道路就好了,可以悄悄进入另一种生存和幸福!”——于是他们想出一条近路和血的饮料17《马太福音》26,27:耶稣“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

他们以为现在摆脱了他们的肉体和这个大地,这些忘恩负义的人。可是他们是靠谁才获得这种摆脱的痉挛和喜悦的呢?是靠他们的肉体和这个大地。

查拉图斯特拉对病人是宽大的。确实,他对他们这种寻找安慰和忘恩负义的做法并不生气。但愿他们成为康复者和克制者,让自己获得更高级的肉体。

这种康复者,如果他恋恋不忘过去的幻想而在深夜悄悄走到他的神的墓畔徘徊,查拉图斯特拉也不对他生气:不过在我看来,他的眼泪依然是由于疾病和患病的肉体而制造出来的。

在那些梦想和渴望着神的人们中间,总有许多患病的人;他们极其憎恨认识者以及在各种道德之中称为诚实的那种最年轻的道德。

他们总是回顾过去的蒙昧时代:因为在那个时代,幻想和信仰,跟现在的当然是另一回事;理性的狂乱跟神近似,怀疑就是犯罪18古代希腊狄俄倪索斯崇拜者认为跟神近似的理性的狂乱充满强烈的活力,冷静的怀疑乃是犯罪,跟现在的含糊的宗教态度不同。

这些跟神类似者,我对他们非常了解:他们想要让人信仰他们,并认为怀疑是犯罪。他们自己最信仰的是什么,我也非常了解。

确实,他们信仰的并不是背后的世界和拯救的血滴:而是最信仰肉体,他们自己的肉体,对他们就是自在之物19自在之物(即本体)为康德用语。

但是他们的肉体,在他们看来,是有病的:他们想蜕掉一层皮。因此他们倾听死亡的说教者,自己也谈说背后的世界。

我的弟兄们,宁可倾听健康的肉体的声音,那是更诚实、更纯粹的声音。

健康的肉体,完美的、正方的20亚里士多德《修辞术》1411b:“善良的和正方二者都是完美的”。肉体,说话更诚实、更纯粹:它谈说大地的意义。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1
    假定世界的背后有神和原理而逃避现实者,如宗教家和形而上学者。原文为Hinterweltler,这是尼采的新造词,仿造德文中的另一个字 Hinterwldler(林区那边的人,未开化地居民、乡巴佬)。
  • 2
    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因此认为创造这个世界的神是受苦的、不满的。把这一个神解释为形而上学的意志,乃是叔本华哲学的立场。尼采也曾同意这种观点。
  • 3
    充满矛盾的世界的形象。我与你指主观与客观的对立。
  • 4
    烦恼的人为了转移自己的烦恼,在自身之外创造表象之物。在艺术创作的动机方面,这种情况甚多。
  • 5
    从艺术品创作的场合类推,很容易明白。
  • 6
    对受苦的自己进行自我克制,走强有力的创造的愿望之道路。
  • 7
    例如宗教的陶醉。
  • 8
    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主张用跳的方式皈依基督教,即从不信跳到信仰。本章有些地方可能是对克尔恺郭尔的驳斥。
  • 9
    对现世的自己的肉体感到绝望的是肉体本身,并非是灵魂和精神的问题,但解决绝望仍只靠精神。
  • 10
    存在的根本或本质。
  • 11
    德文成语“想用头穿过墙”,意为蛮干,试图干不可能的事。此处的头指精神。穿过最后的墙,即进入宗教的世界之意。
  • 12
    有一种用腹语说话的表演者,即不动嘴唇说话,听起来声音像是从腹内发出。
  • 13
    不熟练的精神上的活动。
  • 14
    驼鸟常会把头插进最少的沙里。
  • 15
    《彼得前书》1,18,19:“你们得赎……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
  • 16
    产生这种鸦片似的宗教的拯救之毒的动机是由现实(肉体和大地)问题而来的。
  • 17
    《马太福音》26,27:耶稣“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
  • 18
    古代希腊狄俄倪索斯崇拜者认为跟神近似的理性的狂乱充满强烈的活力,冷静的怀疑乃是犯罪,跟现在的含糊的宗教态度不同。
  • 19
    自在之物(即本体)为康德用语。
  • 20
    亚里士多德《修辞术》1411b:“善良的和正方二者都是完美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赵林-《古罗马帝国的辉煌》-第2卷 共和蜕变-第3章 "苏拉体制"的瓦解-在线阅读

    第III章 “苏拉体制”的瓦解 苏拉旗帜鲜明地站在罗马元老院和贵族派一边,他虽然用铁腕镇 压了马略和秦纳的党羽,但是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平民派的势力, 后者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而且其积压的仇恨会越来越 深。既然苏拉可以运用独裁手段来恢复传统的共和体制,那么充满复 仇怒火的罗马民众也会如法炮制,同样拥戴一位新的独裁者来动摇共 和体制。更重要的是,现在…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5日
    62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译者后记-在线阅读

    第三卷 译者后记 这一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是根据格洛克纳本 德文版“黑格尔全集”第十八卷(米希勒原版卷 XIV)第四二三页 至卷末第五八六页及第十九卷(米希勒原版卷XV)自篇首第三页 起至第二六二页中世纪哲学结束止。至于第十九卷的其余部分, 即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的第三部,关于近代哲学史部分,将归入 中文译本的第四卷。 我们译这第三卷时,也还…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230
  • 尼采-《悲剧的诞生》-六-在线阅读

    /N 关于阿尔基洛科斯,学术研究已经发现①是他把民歌引入文 学中的,而且由于这一功绩,在希腊人的一般评价中②,此公便获 得了与荷马并肩的殊荣。但与完全阿波罗式的史诗相对立的民歌 是什么呢?无非是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两者的一种结合过程的 Perpetuum vestigium[永久痕迹]③;民歌的惊人流传,遍及所有的 民族,总是不断滋生更新,对我们来说乃是一个证…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155
  • 第一节生平、著作及研究概述

    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哲学家、宗 教思想家和作家。他生活在丹麦历史上文化和科学事业获得长足 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且几乎终生住在丹麦首都及文化教育中心哥 本哈根。有两个人物对他的一生产生过重大影响:一位是他的颇具 传奇色彩的父亲迈克·克尔凯郭尔(Michael Kierkegaard),另一位 则是雷吉娜·…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79
  • [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三章 上帝-在线阅读

    第三章 上帝 [虽然本章所说的神(God)并不单单指基督教的上帝,但由于习惯的原因,也是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将尽量把文中出现的God都译为“上帝”,除非显然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神”]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出埃及记》20:2-5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8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