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二卷 第二章 第一节-在线阅读

第一节 一切分析判断的至上原理

不论我们知识的内容是什么,也不管这知识与客体有怎样的关系,一般说

来,我们所有判断的普遍的、虽然只是消极的条件终归是:它们不自相矛盾;否

B190 则的话,这些判断自在地就本身而言(即使不考虑客体)便什么都不是。但即

使在我们的判断中没有矛盾,那么这判断毕竟还是有可能这样来联结概念,就

如同它不是对象所造成的,或者甚至没有任何不论是先天地还是后天地给予

我们的理由来批准这样一个判断,这样一来,一个判断即使没有任何内部的矛

盾,却也有可能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无根据的。

A151

于是,任何与一物相矛盾的谓词都不应归于该物这一原理就称之为矛盾

原理,它是一切真理的一条普遍的、虽然只不过是消极的标准,但它也因此而

① 梅林认为应作“综合判断的原理”。·

德文编者第一节 一切分析判断的至上原理

113

仅仅属于逻辑,因为它所适用的知识仅仅是作为一般的知识,而不顾它们的内

容,并宣称:矛盾将完全消灭和取消知识。

但毕竟,我们也可能将这条原理作一种积极地运用,即不仅仅是清除虚假

和错误(只要这是基于矛盾之上),而且也认识真理。因为,如果这判断是分

析的,则不管它是否定的还是肯定的,它的真理性任何时候都必然是能够按照

矛盾律来充分认识的。因为凡是作为概念已经包含在客体的知识中并在其中

被想到的东西,永远都对相反的东西进行着正当的否定,却必然会由该客体对

这概念本身加在肯定,因为,该概念的反面将会是与这个客体相矛盾的。

B191

所以我们也必须承认矛盾律是一切分析性的知识的一条普遍的、完全充

分的原则;但它的威望和用途也不会走得比真理的一条充分标准更远。因为,

不能有任何知识与这条原理相违背而不自我消灭,这诚然使这条原理成为了

我们知识的真理的 conditio sine qua non①,但并没有成为它的规定根据。既然

我们所讨论的本来只是我们知识的综合部分,那么我们虽然将随时操心着永

远不要违背这条不可侵犯的原理,但却永远不能指望在这样一类知识的真理

性方面从它那里得到一些启发。

A152

然而,这条著名的原理,虽然抽掉了全部内容而只是形式上的,但它的一

个表达式却包含了由于不小心而毫无必要地混杂进去的综合成分。这个表达

式说:某物不可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在这里,无可置疑的(通过不可能这

个词的)确定性是多余地附加上去的,这种确定性却又必须是由这原理本身

而不言自明的。除此之外,这条原理又附带上了时间这一条件,它仿佛宣称:

一个等于A之物如果是等于B的某物则不能在同一时间又是非 B;但它完全B192

可以前后相继地是两者(既是B又是非B)。例如一个人他是青年,不能同时

又是老人;但同一个人完全可以在一个时候是青年,在另一个时候是非青年即

老人。现在,矛盾律作为一条单纯逻辑的原理,必须完全不把它的要求限于时

间关系,因此一个这样的表达式是与矛盾律的意图根本相违的。这一误解只A153

是由于:人们把一物的谓词预先从它的概念中分离出来,然后又把这谓词的反

面与这谓词相联结,而这反面永远也不会与主词发生矛盾,只是与主词中已与

其综合地联结了的那个谓词相矛盾,而且只是在前一谓词和后一谓词被设定

① 拉丁文:必要条件。——译者114

一、先 验 要素论

在同一时间中的情况下才是这样。如果我说一个没有学问的人不是有学问

的,那么必须伴以同时这一条件;因为这个在某一时候是无学问的人,在另一

个时候完全可以是有学问的。但如果我说,没有哪个无学问的人是有学问的,

那么这个命题是分析的,因为这一标志(无学问)从此也参与构成了主词的概

念,然后这一否定性的命题便直接从矛盾律中显露出来,而不可添加上同时这

一条件。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上面改变了矛盾律的表达式、使得一个分析命

题的本质由此而清楚地表现出来的缘故。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 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断断续续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不朽的《论法的精神》。 这是学术严谨的一个典范,凡是可以找到的前人的有关书籍,孟德斯 鸠大多读过了。他熟悉马基雅维利、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 克、马勒伯朗士等知名思想家的著作,书中的资料细致而经得起推 敲,并大量引用我们并不熟知的作者。在这之前,孟德斯鸠已经写出 以《波斯人信札》和《罗马盛衰原因论》为代表的一批作…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699
  • 赵林-《古罗马帝国的辉煌》-第4卷 文化风采-第2章 罗马的宗教-在线阅读

    第II章 罗马的宗教 宗教信仰对于古代的任何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罗马当然也不例 外。在罗马草创之初,宗教就成了一种维护家庭稳固、推动国家发展 的有力工具。当法律尚未制定和健全的时候,人们就是依靠宗教信仰 来维系基本的家庭秩序、社会规范和国家认同的。前面已经指出,罗 马人的民族性格之一就是虔诚,可以说罗马人在建功立业方面所取得 的巨大成就,与他们对待宗教的虔诚…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5日
    787
  • 第一节 斯宾诺莎的生平与著作

    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于1632年11月24日生于荷兰阿姆 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其父母给他起名为巴吕什(Baruch),后 来斯宾诺莎放弃了犹太教,便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伯努瓦(Benoit)。斯 宾诺莎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其出身并不贫贱。他父亲在阿姆斯 特丹经商,生活体面,是一个很有身份的人。老斯宾诺莎在这座城市 的一个靠近犹太教堂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4日
    522
  • 埃斯库罗斯悲剧-《普罗米修斯》-(四)第一合唱歌-在线阅读

    歌队 (第一曲首节) 普罗米修斯,我悲叹你的不幸遭遇, 泪水淋漓,涌出眼帘, 有如股股泉水不断冲刷, 浸湿我那柔嫩的面颊。 宙斯可怕地执掌一切, 按他自己的法律统治, 对昔日众神傲慢骄矜, 炫耀他那强大的权力。 (第一曲次节) 整个大地啊,如今都在失声地悲恸, 深深地为那无比崇高, 无比古老的荣誉[……]哭泣, 也为你的同宗的荣誉; 那些在神圣的亚细亚 相邻…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9日
    393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二十一章 尼采和实用主义-在线阅读

    第二十一章 尼采和实用主义 生平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 1900),一个路德教牧师的儿子,是在一个虔信派的环境中成 长起来的。他很早就对哲学、音乐和文学发生了兴趣。在学 生时代,尼采学的是古典语言学,二十四岁的时候,他成了巴 塞尔大学的教授。1879年,因为生病,他只得辞去他的教职。 从1878—1888年,在…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32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