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悲剧的诞生》-二-在线阅读

前面我们已经把阿波罗与它的对立面,即狄奥尼索斯,看作两

种艺术力量,它们是从自然本身中突现出来的,无需人类艺术家的

中介作用;而且在其中,两者的艺术冲动首先是直接地获得满足

的:一方面作为梦的形象世界,其完美性与个体的知识程度和艺术

修养①毫无联系,另一方面乃作为醉的现实性,它同样也不重视个

体,甚至力求消灭个体,通过一种神秘的统一感使个体得到解脱。

相对于这两种直接的自然之艺术状态,任何一个艺术家就都是“模

仿者”了,而且,要么是阿波罗式的梦之艺术家,要么是狄奥尼索斯

式的醉之艺术家,要不然就是——举例说,就像在希腊悲剧中那

样——两者兼有,既是醉之艺术家,又是梦之艺术家。对于后一类 31

型,我们大抵要这样来设想:在狄奥尼索斯的醉态和神秘的忘我境

界中,他孑然一人,离开了狂热的歌队,一头倒在地上了;尔后,通

阿波罗式的梦境感应,他自己的状态,亦即他与宇宙最内在根源

的统一,以一种比喻性的梦之图景向他彰显出来了。

有了上述一般性的前提和对照,我们现在就能进一步来理解

希腊人,来看看那种自然的艺术冲动在希腊人身上曾经发展到了

何种程度和何等高度:由此,我们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估希腊

艺术家与其原型的关系,或者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模仿②

自然”。说到希腊人的梦,虽然他们留下了种种关于梦的文献和大,

量有关梦的轶闻,我们也只能作一些猜测了,不过这种猜测还是有

相当把握的:他们的眼睛有着难以置信的确定而可靠的造型能力,

外加他们对于色彩有着敏锐而坦诚的爱好,有鉴于此,我们不得不

① 修养]1872年第一版:才能。——编注

② 模仿]参看亚里士多德:《诗学》,1447a16。——编注28

悲剧的诞生

假定,即便对他们的梦来说也有一种线条和轮廓、色彩和布局的逻

辑关系,一种与他们的最佳浮雕相类似的场景序列——这一点是

足以让所有后人大感羞愧的。他们的梦的完美性——倘若可以做

一种比照——无疑使我们有权把做梦的希腊人称为①荷马,而把

荷马称为做梦的希腊人。这种比照是在一种更深刻的意义上讲

的,其深度胜于现代人着眼于自己的梦而胆敢自诩为莎士比亚。

与之相反,如果说可以把狄奥尼索斯的希腊人与狄奥尼索斯

的野蛮人区分开来的巨大鸿沟提示出来,那么,我们就无需猜测性

地说话了。在古代世界的所有地方——这里姑且撇开现代世界不

32 谈——从罗马到巴比伦,我们都能够证明狄奥尼索斯节日的存在,

其类型与希腊狄奥尼索斯节日的关系,充其量就像长胡子的萨蒂

尔(其名称和特征取自山羊)②之于狄奥尼索斯本身。几乎在所有

地方,这些节日的核心都在于一种激情洋溢的性放纵,其汹涌大潮

冲破了任何家庭生活及其可敬的规章;在这里,恰恰最粗野的自然

兽性被释放出来,乃至于造成肉欲与残暴的可恶混合,这种混合在

我看来永远是真正的“妖精淫酒”。关于这些节日的知识,是从海

陆路各方面传人希腊的。看起来,有一阵子,希腊人对这些节日的

狂热激情,似乎进行了充分的抵制和防御,其手段就是在此以其全

部高傲树立起来的阿波罗形象,这个阿波罗美杜莎③的头颅也

①把做梦的希腊人称为]1872年第一版:把希腊人称为做梦的。——编注

②萨蒂尔(其名称和特征取自山羊)]1874/1978 年第一版:山羊腿的萨蒂

尔。——编注

美杜莎(Meduse):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其目光所触及者皆化为石头。阿

波罗将她杀死后用其头颅作武器。——译注29

对付不了一种比丑陋粗野的狄奥尼索斯力量更加危险的力量。正

是在多立克艺术①中,阿波罗那种威严拒斥的姿态得以永垂不朽。

当类似的冲动终于从希腊人的本根深处开出一条道路时,这种抵

抗就变得更加可疑了,甚至于变得不可能了:现在,德尔斐之神②

的作用就仅限于,及时与强敌达成和解,从而卸去他手中的毁灭性

武器。这次和解乃是希腊崇拜史上最重要的时刻:无论从哪个角

度看,均可明见这个事件引发的大变革。此乃两个敌人之间的和

解,清楚地划定了两者今后必须遵守的界线,而且也定期互赠礼

物;而根本上,鸿沟并没有消除③。然而,如果我们来看看在那种

媾和的压力下,狄奥尼索斯的强力是怎样彰显出来的,那么,我们

就会认识到,与巴比伦的那些萨卡人及其由人变成虎和猿的倒退

相比较,希腊人的狄奥尼索斯狂欢是具有救世节日和神化之日的

意义的。唯有在这些日子里,自然才获得了它的艺术欢呼声,33

principii individuationis [个体化原理]的破碎才成为一个艺术现

象。在这里,那种由肉欲与残暴组成的可恶的妖精淫酒是全无功

效的:就像药物让人想起致命毒鸩,只有狄奥尼索斯狂热信徒的情

绪中那种奇妙的混合和双重性才使我们想起了它,才使我们想到

那样一种现象,即:痛苦引发快感,欢呼释放胸中悲苦。极乐中响

起惊恐的叫声,或者对一种无可弥补的失落的热切哀鸣。在希腊

① 多立克艺术:古希腊艺术风格,与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并称希腊艺术三大风

格类型。——译注

② 德尔斐之神(delphischer Gott):指阿波罗神。德尔斐(Delphi)为希腊宗教圣

地,以阿波罗神庙著称,位于雅典西北部170公里处的帕尔纳索斯山。-—译注

③消除]1872年第一版付印稿;大八开本版为:überbruckt。1872年第一版;

1874/1878年第一版付印稿;1874/1878年第一版为:überdrückt。

编注30

悲剧的诞生

的那些节日里,自然似乎吐露出一种伤感的气息,仿佛它要为自己

肢解为个体而叹息。对于荷马时代的希腊世界来说,此类双重情

调的狂热者的歌声和姿态是某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更有甚者,狄

奥尼索斯的音乐激起了他们的惊骇和恐惧感。如果说音乐似乎已

经作为一种①阿波罗艺术而得到了承认,那么,准确地讲,它实际

上只是作为节奏之波的拍打,其造型力量乃是为了表现阿波罗

态而发展起来的。阿波罗的音乐乃是音调上的多立克建筑,不过,

那只是像竖琴所特有的那种暗示性的音调。而恰恰是构成狄奥尼

索斯音乐之特性、因而也构成一般音乐之特性的那个元素,即音调

的震撼力,统一的旋律之流②,以及无与伦比的和声境界,被当作

阿波罗元素而小心谨慎地摈弃掉了。在狄奥尼索斯的酒神颂歌

(Dithyrambus)中,人受到刺激,把自己的象征能力提高到极致;某

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急于发泄出来,那就是摩耶面纱的消灭,作为种

类之神、甚至自然之神的一元性(das Einssein)。现在,自然的本

质就要得到象征的表达;必需有一个全新的象征世界,首先是整个

身体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嘴、脸、话的象征意义,而是丰满的让所有

34 肢体有节奏地运动的舞姿。然后,其他象征力量,音乐的象征力

量,表现在节奏、力度和和声中的象征力量,突然间热烈地生长起

来。为了把握这种对全部象征力量的总释放,人必须已经达到了

那种忘我境界的高度,这种忘我境界想要通过那些力量象征性地

表达自己:所以,咏唱酒神颂歌的狄奥尼索斯信徒只能被自己的同

① 似乎已经作为一种]1872年第一版:已经作为。——编注

② 统一的旋律之流]为1872年第一版所没有的。——编注三

31

类所理解!阿波罗式的希腊人必定会带着何种惊讶看着他①啊!

当他这种惊讶搀入了恐惧,感到那一切对他来说并非真的如此陌

生,其实呢,他的阿波罗意识也只是像一层纱掩盖了他面前的这个

狄奥尼索斯世界,这时候,他的惊讶就愈加厉害了。

①指上句的狄奥尼索斯信徒。——译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利未记-在线阅读

    (乔的备注:这一卷的内容,全是各种各样的条例,关于“利未”的含义,参见词条《利未记》) 烧化祭的条例 上主从他的圣幕里召唤摩西,吩咐他向以色列人民颁布以下的条例。 你们当中若有人要献牲祭给上主,可以献牛群中的牛,或羊群中的羊。 如果他献牛作烧化祭,必须选用没有残缺的公牛,带它到上主的圣幕门口,上主就会接纳。他要把手放在祭牲的头上;这烧化祭就蒙接纳,能替他赎罪…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5日
    96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十六章 基督教的基督或人格上帝之秘密-在线阅读

    第十六章 基督教的基督或 人格上帝之秘密 基督教之基本教条乃是被成全了的心愿——基督教之本质乃 是心情之本质。受动比行动更合乎心意;依靠别人而被拯救和被 解放,比自己解放自己更合乎心意;使自己的得救依赖于某一个人 格,比使其依赖于自我活动之力量更合乎心意;爱,比努力更合乎 心意;知道自己为上帝所爱,比用一切存在者所固有的简单而自然 的自爱来爱自己更合乎心意;…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133
  •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

    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中,谢林开始以历史哲学的观点来考察“上 ① 谢林:《穿过大地的中心》,第25页,瓦门布洛恩,乌尔利希·凯歇出版社,1998。 ② 同上书,第23页。 帝”概念,使得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与哲学体系的联系之中。但 是,真正促使谢林严肃思考宗教问题的是艾辛迈耶尔(C.A.Eschenmeyer),此人在名为《通往非哲学的哲学》一文中讨论了绝对…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59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十九章 狂热-在线阅读

    第十九章 狂热 1 真理之爱是必要的——任何肯认真探求真理的人,首先就 应该使自己的心发生一种爱惜真理的心。因为不爱真理的人并不 肯费心来追求它,而且在失掉真理时,亦并不觉得可惜。在学界中 没有一个人不自命是爱真理者;而且任何有理性的动物,我们如果 以为他不爱真理,则他一定会见怪你。虽然如此,可是我们可以正 确地说为真理而爱真理的人毕竟是很少数的,即在那些自…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44
  • 柏拉图-《法篇》-第一卷-在线阅读

    第 一 卷 雅典人 先生,你们所说的这些法的确立应当归功于谁?归 624 功于某位神,还是归功于某些人? 克利尼亚 无疑应当归功于某位神。我们会把它归功于宙 斯,而在拉栖代蒙,按照他们自己的传说,应当归功于阿波罗,我们 这位朋友属于拉栖代蒙。你说,是这样的吗? 麦吉卢没错, 雅典人 你是说,弥诺斯像荷马所说的那样每九年与他父亲 B 相会一次,弥诺斯为你们克里…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1日
    21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