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分录
-
第六节维特根斯坦的历史影响
维特根斯坦哲学对西方哲学乃至整个人类哲学思考的影响是巨 大的、前所未有的。如今,我们都知道他的前期哲学对逻辑实证主义 的影响、他的后期哲学对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影响。但这只是我们 看到的表面现象,事实上,维特根斯坦给当代哲学所带来的冲击作用 远比这些大得多。这种作用不仅有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而 且消极的作用比积极的作用还要大。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
第五节关于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证
无论是在思想的深刻性上还是在《哲学研究》的写作风格上,维 特根斯坦都是一位具有首创性的哲学家。他的写作方式独特,讨论 的问题也多是全新的题目,如游戏、规则、机器思维等等。从他的思 想和著作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的思想与传统哲学之间的明显区别。 但作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决不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虽然 《哲学研究》并没有直接的思想来源,并非如同《逻辑哲学论》…
-
第四节语言游戏和遵守规则
语言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他后期哲 ① 维特根斯坦:《哲学》,载于维特根斯坦《哲学时刻(1912—1951)》,第187页。 学观的基础。据维特根斯坦本人所说,这一思想的提出来自他观看 了一场足球赛,他从中发现,足球的意义就在于它在球场上的运动, 在于球员按照足球比赛规则不停地踢滚和传送。他由此联想到语言 的运用,从足球的运动中发现了规则…
-
第三节哲学的性质和方法
维特根斯坦在他正式撰写《哲学研究》之前,已经写下了大量的笔 记,这些笔记有些是为了获取学校职位而向校方提交的已整理成书的 打印稿,如《哲学评论》、《哲学语法》、《关于数学基础的讲座》等;但更多 的内容则完全是维特根斯坦本入随时思考的随手记录,其中有些被打 印出来,而有些还保留着他的手稿原样。这些打印稿和手稿后来被大 致按照写作的时间编成具有章节的东西,通常称…
-
第二节中期思想与后期思想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转变发生在1929年秋天至1936年间。由于 这段时间比较长,通常人们也把它称做“转折时期”或“中期”。维特根 斯坦在这段时间逐渐思考和形成他后期的主要思想,写下了大量的 笔记,并向学生们阐述了他的主要观点。他在这段时间写下的笔记 在他去世后被整理出版,他的讲座笔记也被他的学生们整理出版。 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哲学语法》(1974)、《哲学评论…
-
第一节维特根斯坦的独特性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维特根斯坦是一位“空前绝后”的思想家。 所谓的“空前”,是指他的思想前无古人:无论是罗素、弗雷格的逻辑, 还是叔本华、克尔凯郭尔、托尔斯泰的思想,它们在维特根斯坦那里 都不过是形成他思想的素材,而不是构成他思想的来源;同样,无论 是布劳威尔的逻辑讲演,还是某场足球比赛,显然都无法成为促成他 思想转折的真正动因。我们既无法从前人中找到与他的思…
-
第四节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对实在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自然也就存在 着不同形式的实在论。对各种实在论的出现,普特南曾有一个说明: “‘主义’(ism)一词在哲学中已经不时髦了,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某些 ‘主义’的词依然明显地顽固不化。‘实在论’就是这种词。近来,越来 越多的哲学家都在谈论实在论,却很少有人谈到什么是实在论。”①他 认为,所有的实在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
-
第三节批判的实在论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实在论通常被看做 是一种认识论主张,虽然也有哲学家把自己的形而上学称做实在论。 根据通常的理解,形而上学的唯心论与认识论上的实在论可以是并 行不悖的,所以才会有柏拉图的实在论、黑格尔的实在论之说。正是 ① 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第 56—57 页。 ② 参见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第 295页。 在…
-
第二节新实在论
从以上我们已经知道,新实在论是20世纪初相继出现于英国和 美国的一种哲学思潮。这种哲学的共同特征是以反对19 世纪末的绝 对唯心论为标志,坚持和提倡关于外部世界的常识观点,用本体论和 认识论的实在论反对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当然,在英美两国不同的 哲学家那里,他们对实在和世界的理解各有不同。 ① 布莱克伯恩:《扩展语词》,第171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
-
第一节20 世纪实在论的主要特征
实在论是 20 世纪初英美哲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当时涌现的各种 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都与实在论有着密切的思想关系。 尽管实在论的共同特征是强调在思想之外有某个东西存在,无论这 个东西是现实之物还是所谓的客观观念,但在当代英美哲学家那里, 坚持实在论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从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角度强调外在 事物的独立存在,而是更为重视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认识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