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分录

  • 第二节 “真理是在合适条件下对象与能力的符合”

    虽然赫伯特关注宗教问题,但正如《论真理》的副标題所表明的, 他所讨论的真理是“与启示不同的”,也就是说,他对真理的讨论不是 从宗教的权威或信条出发,而是从对真理的普遍认识出发,他所关心 的是哲学的认识论问题,而不是宗教的信仰问题。他在《论真理》的 前言中也说,他所讨论的真理是人们普遍承认的“理智的真理”而非 “信仰的真理”。他认为,前者是由人类普遍一致的“内…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54
  • 第一节 赫伯特的生平和著作

    爱德华·赫伯特(Edward Herbert)于1583年出生在英国什罗 普郡的爱顿(Eyton),1648年死于伦敦。他就读于牛津大学。后曾 任蒙格马利郡行政长官和英国驻法国大使。1629 年获得彻伯利男 爵的爵位,因此他也常被称做彻伯利的赫伯特。他与格劳秀斯、伽 桑第有来往。他的主要著作有《论真理》(De Veritate,1624)、《论错 误的原因》…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87
  • 第六节 休谟论宗教

    休谟对宗教问题的关注贯穿于他的整个哲学研究生涯中,他对 宗教的怀疑态度和对自然宗教的批判使他在宗教哲学史上占有十分 突出的地位。休谟不是神学家,而是哲学家,他论述宗教的目的是为 了考察宗教原则和神学证明的哲学根据。一般而言,他的观点的基 本精神是批判的,而他的批判武器就是他的人性哲学和经验主义。 当然,休谟不是无神论者,也不一概反对宗教。他在批判各种宗教理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70
  •  第五节 休谟的怀疑主义

    休谟主张怀疑主义,他的怀疑主义是建立在经验论证的基础上 ① 关于西方学者对休谟的归纳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可参见周晓亮在《休谟哲 学研究》一书中的介绍和评价。我国老一辈哲学家金岳霖对休谟的归纳问题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休谟提出的问题涉及到归纳原则是否永真的问题。他运用逻 辑分析的方法证明,在归纳过程中,作为前件的例证不论是正例还是反例,它只是前 件的真假…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61
  • 第四节 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

    休谟发现,在两类知识中,人们对数学、逻辑等演证知识已经说 得很多了,而对于经验推理的知识却研究不够。他同意莱布尼茨的 看法:这是包括洛克在内的许多哲学家的一个缺陷。他认为他的一 个主要任务就是深入研究经验推理的性质,这一研究的主要成果就 是他的因果关系理论。 休谟所说的经验推理知识不是指对当下事件的观察描述,也不 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复述,因为这种复述无非是对“…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90
  • 第三节 休谟谈印象、观念和知识

    与洛克一样,休谟首先关心的是人类知识的起源问题,他们对这 个问题的提法也是同样的:观念来自于何处?但是他们的回答不完全 一样。洛克说,观念作为知识的材料,是从感觉经验和反省经验来 的。休谟同意洛克关于观念来自于经验的基本原则,但是他不同意洛克用“观念”一词称呼我们心中的一切知觉。他认为,我们的知觉 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性质也不同,如果用“观念”一词不加区分地…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68
  • 第二节 休谟的人性哲学

    休谟将自己的哲学称做“人性科学”。他所说的“人性科学”是相 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是指对“人性”本身的研究,因此他也称之为 “精神科学”。这里所谓的“入性”具有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了与人的认 识、情感、趣味、道德和社会行为等有关的一切方面。“人性科学”的提 法表明休谟作为一位启蒙思想家对人性的崇尚和关注,同时也表明 在休谟的时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离已更趋明显。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46
  • 第一节 大卫·休谟的生平与著作

    大卫·休谟(David Hume)于 171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 他原姓霍姆(Home),后鉴于英格兰人将“霍姆”读作“休谟”,而改姓 休谟。休谟的祖上是名门,其父是律师,其母是贵族之女,到休谟时 家境已经衰落。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年代,休谟的家人始终站在 革命一边,反对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任何企图,在党派上倾向于辉格 党,在宗教上是苏格兰长老会的信徒。…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399
  • 第六节 巴克莱的自然哲学

    在巴克莱的哲学中,自然哲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的知 识、概念和方法是他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他把“探讨科学中的错误 和困难的主要原因”,“开创一个使科学更容易、更有用、更简明的方 法”作为他的哲学的重要目的。③ ① 巴克莱:《论人类知识原理》,第一部分,第87节,载于《乔治·巴克莱著作集) 第1卷,第306 页。 ② 同上书,第一部分,第92节,载于《乔…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99
  • 第五节非物质主义(二);对责难的反驳

    巴克莱在论述其非物质主义观点的同时,预想到对他的理论 可能提出的各种批评和指责,并一一作出了反驳,这些反驳成为 他的非物质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针对性的反驳,他进一 步阐述和完善了他的观点,更清楚地表明了他反对唯物主义和 ①《狄德罗哲学选集》,江天骥、陈修斋、王太庆译,第130页,商务印书馆,1981。 无神论的哲学目的,同时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当时哲学斗…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3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