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赫伯特的生平和著作

爱德华·赫伯特(Edward Herbert)于1583年出生在英国什罗 普郡的爱顿(Eyton),1648年死于伦敦。他就读于牛津大学。后曾 任蒙格马利郡行政长官和英国驻法国大使。1629 年获得彻伯利男 爵的爵位,因此他也常被称做彻伯利的赫伯特。他与格劳秀斯、伽 桑第有来往。他的主要著作有《论真理》(De Veritate,1624)、《论错 误的原因》(De Causis Errorum,1645)、《俗人的宗教》(De Religione Laici,1645)、《异教徒的宗教》(De Religione Gentilium,1663)、《一位 教师与他的学生的对话》(Dialogue between a Tutor and his Pupil, 1768)等。

赫伯特是英国哲学史上十分独特的人物。虽然他与 F.培根、 霍布斯是同时代人,但几乎没有受他们思想的影响,走了一条与 英国经验主义完全不同的道路。他贬低经验,强调知识的先天性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理智能力的作用,是英国近代理性主义的开创 者。不过,他的理性主义又与笛卡尔等人的大陆理性主义很不相 同。在思想来源上,它不像后者那样与以机械力学和数学为代表 的科学理性有密切联系,而是站在“新科学”的潮流之外,从柏拉 图主义、斯多亚主义等古代思想中引申和发展起来的。与此相 应,两者在具体观点上也有这样那样的差别。赫伯特的理性主义 可以看做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延续,它代表了英国哲学中与 经验主义同时存在的另一发展方向,它的影响在后来剑桥柏拉图主 义、理神论思潮和苏格兰常识哲学中得到了明显的表现。赫伯特的 影响是广泛而多样的,所以很难将他完全划入以上任何一个哲学派 别之列。在英国近代哲学中,他作为具有相对独立观点(不入派)的思想家而出现。①

赫伯特的主要著作《论真理》是一部系统的认识论著作,它以对 认识结构和过程的细致分析而著称。它所涉及的知识概念和问题也 十分广泛而深刻,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赫伯特被称为英國第一位 “纯形而上学著作家”,他的《论真理》就是一部知识的形而上学著作, 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也成为他的其他著作的理论 基础。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 永恒活火和万物皆流

    赫拉克利特将火看做一种宏观物质形态,主张生机勃勃、往复燃烧熄灭的火是宇宙与万物的本原,万物生自火、复归于火,火是万物变化生灭的活力之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永远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万物皆流,无物常驻。他以火为本原,将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一种变动不居、能变生各种异质事物的具体物质,从而将米利都哲学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展示了一幅较完整的朴素辩证法的世界图景。 一 宇宙是一…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1日
    298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第十章 跳舞的哲学家-在线阅读

    第十章 跳舞的哲学家 在本章中,梅洛-庞蒂是主角。 在波伏娃的圈子里,有一位思想家也和她一样,认为人类境况具有模糊性,这个人就是她的老朋友莫里斯·梅洛-庞蒂。想当年,在两人还都只有十九岁的时候,这位总是倾向于看到事物不同面向的朋友,曾让她恼火不已,因为她自己是个喜欢迅速做决断的人。但自那以后,他们俩都有了改变。波伏娃虽然还固执己见,但已经对矛盾性和复杂性更加…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106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二章 一切为了主-在线阅读

    第十二章一切为了主 本章之所以用这个标题,是因为托马 斯·阿奎那的整个哲学有一个中心 ——上帝,他为主献出了一切。 这一章我们来探讨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 我们之所以用《一切为了主》这个标题,是因为托马斯·阿 奎那的所有哲学有一个中心——上帝,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 他热爱的主,像布莱恩·亚当斯在他那首传遍世界的歌里所说: “Everything I do, …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62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四篇 德国古典哲学-导言-在线阅读

    导 言 在西方哲学史上,一般把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哲学称为 “德国唯心论”(或德国观念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称之为“德国古典哲 学”。通常“古典”(Klassike)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古希腊经典和近代回归古 希腊的文学艺术,二是指学术研究的典范。这一时期德国哲学之所以被称作古 典哲学,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它与以古希腊为理想的德国古…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15
  • 尼采-《瞧,这个人》-偶像的黄昏-在线阅读

    偶像的黄 昏 354 怎样用锤子进行哲思 一 这本著作还不到150页,语调明快而具有灾难性,一个狞笑的 恶魔①——,一部短短几天里写成的作品,短到可以不计天数了; 不过,这本著作却是书中特例:它最富于实质内容,最卓然独立,最 具颠覆性,——凶恶莫过于它了。如若有人想简约了解在我之前 一切是如何头足倒置的,他就可以从这本著作开始。扉页上所讲 的偶像,径直就是以…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21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