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异类相知

阿那克萨戈拉自己著作的留存残篇中论认识问题的很少,塞奥弗拉斯特的《论感觉》中保留了较多转述的资料。

他和恩培多克勒相似,主要从主客体物质粒子的物理作用与生理机制角度,考察人的认识形式,主要是感知认识。他没有具体研究人的理智认识,虽然他认为人的灵魂分有努斯,但他在论认识时几乎不提努斯。没有将努斯学说贯彻在认识论思想中,而只提出-一种异类相知的素朴反映论。

塞奥弗拉斯特将以前哲学家研究感知的理论区分为两组类型∶同类相知和异类相知。"巴 门尼德、恩培多克勒柏拉图属于前一组,阿那克萨戈拉赫拉克利特和他们的学派属于后一组……·后一组哲学家们主张。感知必然涉及性质的变动;只有具有不同性质的物体,才能互相产生物理变化,而相似的物体彼此并不发牛影响。这是他们的中心论点。他们引用触觉来论证他们的理论,因为对于【和主体有】同样温度的事物,是不会感到热或冷的。"1

阿那克萨戈拉恩培多克勒都认为。感觉的原因是客观物体对人的感官发生作用。但恩培多克勒强调这种作用必须是元素粒子的流射同感官的孔道结构相吻合,因而主张同类相知;而阿那克萨戈拉根据种子论强调异质成分互相包含,强调客观物体同感官所含的成分必须相异,才能发生物理作用的变化。他将感觉器官看做赋有一定成分和性质的物体,认为只有当客观对象的性质(或性质的程度)同感官的性质不相同时,才能对感官引起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据记述,他主张"异类相知,因为相同的是不会被相同的所作用的……如果一个事物和我们一样热或冷,和它接触时我们是不会感到热或冷的,我们也不能用相同的去认知甜或苦;我们只能用热认知冷,用咸认知淡,用苦认知甜,按照各自相反的程度去感知它们”2

他所说的异类相知,主要从事物的性质着眼,讲感官和对象中具有相反的、对立的性质,即冷和热、咸和淡、苦和甜等等,他还没有从哲学范畴上将事物的本体和属于本体的性质区别开来。他的异类相知说比较重视认识主体在感觉过程中的作用,指出由于感官状况的不同而产生感觉的相对性,这符合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之后对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有影响。

异类相知,就是感觉器官和客观对象在发生物理的相互作用时,相反相成地感知到外物的性质。这是一种素朴反映论。如阿那克萨戈拉将形成视觉的原理直接比喻为镜子中的映象:“视觉是由于入射光线在瞳孔中造成的映象。然而,一个物体不能反映在和它同色的镜子里,只能反映在异色的镜子里。绝大多数的动物有着和它在白天所见颜色不同的眼睛,但某些动物有和夜色不同的眼睛,所以这些动物在夜间的视力好……视力映象在白天发生,因为光线对映象是必需的。”3他对眼睛这一感觉器官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制缺乏具体说明,但他指出光线在形成视觉中的重要作用,那是合理的。他将眼睛同物体的颜色相异看成是形成视觉的必要条件,并以此解释大多数动物白天视力好、少数动物夜间视力好,这当然是并不科学的猜测。塞奥弗拉斯特批评他的这种武断.但仍然称赞说。"他的特殊贡献是分别研究了每一种感觉。特别是视觉,因为视觉是最重要的感觉。"4他认为.嗅觉是呼吸了细微的东西而形成的;空气振动形成的声音通过耳、脑周围骨部的空穴传导到脑部,就形成听觉。5

感知伴随着情感。恩培多克勤主张同类相知。认为任何感觉中都有和谐一致,因此总伴随着愉悦。阿那克萨戈拉的看法则相反。既然感觉是相异事物对感官的刺激,他就认为∶"任何感觉都会伴随着痛苦,因为和每个相异的事物接触会产生痛苦,而感觉持续的时间越长或超强烈,痛苦也越显著……闪亮的色彩和过高的噪音都是使人不快乐的,难以长久承受它们。"6两人的看法都流于表面和片面。阿那克萨戈拉还有一些只是对部分动物的感觉作表面观察而得到的不科学的概括,如认为,"知觉随动物形体的加大而增加",大眼睛的大动物能看到大而远的物体。听到广而远的声音。小眼睛的小动物只能看到小而近的物体。听到小而近的声音。寒奥弗拉斯特批评他的这种简单看法,指出"一个动物的感知能力,应当有赖于整个生命有机体的功能"7

他也指出感官的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由于我们的感官的无力,我们不能判断真理。"8他原则上强调了要靠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不可感知的事物的真理,特别是极为细微、不可见的种子。他说∶"食物中便已含有血液、神经、骨骼等等的原始成分,这些成分只能被理性所认识,因为不能将一切都归结到感官,感官只能给我们指出水和面包的形态;只有凭借理性,才能认识到它们所含的物质成分。"9他无疑崇尚科学理智,并认为感觉和理性认识是沟通、联系的。他说∶"可见的东西是不可 见的东西的一种显示。"10通过感知事物的现象,理智才能把握不可见的种子的本性。但他对人的理性认识包括其过程与形式缺乏具体研究,这是由于当时认识论的研究才起步,逻辑思想没有足够的积累,尚未形成学科。对人的理性认识进行较充分的研究要到希腊古典哲学之时。然而,阿那克萨戈拉是倡导科学理性的启蒙思想家。他充分肯定理智在人的全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正是理性使人成为人,成为能征服自然、高于动物、驾驭动物的人。他指出∶尽管我们在体力和敏捷上不如其他动物。"但是我们有经验、记忆、智慧和技巧,能够使用它们(以收集动物的产物)"11。这同他认为人有双手才成为动物中最聪明的观点是一致的。他所崇扬的理性。正是人在实际经验活动中培育起来的高级认识能力,并不是先验地分有努斯而得到的。

阿那克萨戈拉将伊奥尼亚哲学和科学思想传播到希腊本十的雅典,并且创建了自己的崭新学说,对古希腊的科学和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他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理性精神,是伯里克利一代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希腊哲学思想的演进中,他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他是古代希腊东部殖民城邦与本土之间哲学和科学思想交往的重要桥梁。从他开始,希腊本土才有自己的哲学;随后,古希腊哲学的中心转向雅典,并逐步走向系统化的全盛时代。他本人虽然因政治迫害而被逐出雅典,但他留下的思想种子却在雅典和希腊本土生根发芽。他的学生阿凯劳斯在雅典建立科学团体,努 力宣扬阿那克萨戈拉的自然哲学和科学思想。并且注意研究伦理问题。成为青年苏格拉底的老师。据说是他将生性疏漫、狂猖的青年苏格拉底引上哲学训练的正途。阿那克萨戈拉哲学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影响。大约是通过他为媒介的。德谟克利特深入研究过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而晚期希腊著名的原子论者伊壁鸠鲁也深受阿那克萨戈拉和阿凯劳斯的影响。当时在希腊本土,一批年轻的自然哲学家如阿凯劳斯、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等人,紧随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兴起一股复兴并革新伊奥尼亚哲学的思潮,促进了当时的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欣欣向荣,如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俄诺庇得在天文学上有杰出的成就,而西方医学的鼻祖希波克拉底也是在这种科学精神的熏陶下成长的,并形成了和他的医学理论紧密联结的、独特的自然哲学思想。

  1.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1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28A46。 ↩︎
  2.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27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A92。 ↩︎
  3.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27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A92。 ↩︎
  4. 塞奥弗拉斯特∶《论感觉》,第 27节,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A92。 ↩︎
  5. 见同上。 ↩︎
  6. 见同上。 ↩︎
  7. 见同上。 ↩︎
  8.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B21。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9. 艾修斯∶《哲学家意见集成》第1卷,第3章,转引自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A46。 ↩︎
  10. 第尔斯、克兰茨编∶《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DK59B21a,希德对照本,柏林,魏德曼出版社,1974。 ↩︎
  11. 同上书,DK59B21b。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卷九-在线阅读

    1—88:河神阿刻罗俄斯为争妻室与赫剌克勒斯角力 涅普图努斯的英雄儿子就问那河神为什么要叹息,为什么头上断了一个角。这位卡吕冬境内的河神用一根芦苇把散乱的头发扎起,回答道:“你这是派了我一个苦差事啊。谁打输了还愿意再讲那战斗的经过呢?不过,我来说说事情的经过吧,我能和他角斗也是很光彩的,输给他也算不得耻辱,战胜我的人是一个如此伟大的人物,这对我来说要算是个莫…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9日
    689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故事·思想·问题 张志扬-在线阅读

    故事·思想·问题 张志扬 文聘元博士是我们外国哲学学科组暨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 最年轻的成员。1998 年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学位毕 业调到海南大学时,有两点给我很深的印象:一是博士论文做 《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同时又写了一本《直面人性 ——弗洛伊德传》;一是博闻强记,有说不完的故事与数字。我心 中暗想,这两样东西他是怎么都喜欢的,或许他感兴…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280
  •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第四章-在线阅读

    第四章 体现为认识的宁静的批判的批判或埃德加尔先生所体现的批判的批判 (1)弗洛拉·特莉斯坦的“工人联合会”[11] 法国社会主义者肯定地说:工人制造一切,生产一切,但是他们既没有权利,又没有财产,简单地说,一无所有。关于这一点,批判通过体现了认识的宁静的埃德加尔先生的嘴作了如下的回答: “为了创造一切,就需要某种比工人的意识更强有力的意识。上述论点只有像下…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5日
    619
  • 第四节一个哲学的千年王国:永久和平

    为什么永久和平(der ewige Frieden)是合理的与必然的?如果 说它是合理的,那么也就是说,永久和平是人类的自由理性所要求 的;如果说它是必然的,那么也就是说,作为人类的未来,永久和平是 人类历史的必然归宿。 所谓“永久和平”,也就是终结国际间的自然状态,即终结国际间 无序的战争状态,进入法治的國际联盟。这种永久和平在《世界公民 观点下的普遍历史…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360
  • 梅林-《马克思传》-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二章 黑格尔的弟子 (一)柏林的第一年 还在卡尔·马克思订婚以前,他的父亲就决定让他到柏林去继续求学了。从保存下来的一份1836年7月1日的正式文件里,我们知道亨利希·马克思不仅允许,而且希望他的卡尔在下学期转到柏林大学继续攻读已在波恩开始的法学和财政学课程。 卡尔的订婚不仅没有动摇、反而加强了老马克思的这个决定。他是一个谨慎的人,由于他们的结婚将要推迟到…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1日
    57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