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哲学是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哲学流派。它在希腊化文明开初之时几乎和伊壁鸠鲁学派同时产生,广泛流行,持续传播,直至4世纪,存在长达600余年。它在希腊化和罗马文明中都是官方支持的主导思想。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帝国型集权奴隶制时代的基本文化精神。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历来和上层统治集团关系密切,他们的学说为取代城邦制的希腊化世界和罗马世界的帝国统治提供理论支柱。对两个阶段性文明的社会秩序和各种文化都起有支配性的重要影响。

斯多亚学派的早期阶段为公元前3 世纪,以雅典为中心奠立基本学说;公元前 2—前1 世纪为中期阶段,正处在希腊化末期和罗马文明交接处。学说有所修变并带有浓重的折中色彩.进入罗马帝国后在上层统治集团和知识界影响厂广泛∶罗 马帝制时期的晚期斯多亚派学说更变成完全伦理化的宫廷哲学。这个学派的创始人都来自东方小亚细亚地区,所建立的学说有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这种哲学由罗辑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三部分构成。也以伦理学为目的与主 旨。

它从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是赫拉克利特的火为本原说和宇宙演化观中吸取了某些思想。又吸取、改造小苏格拉底学派中昔尼克学派(犬儒派)的思想,而更重在回溯、发挥苏格拉底哲学,并有所修变地吸纳柏拉图和亚里"多德的某些思想。同时为适应希腊化文明和罗马文明的需要。建立了一种自有特色的新哲学体系。它的总体特征是;对希腊理性主义与人文精神传统有所承袭和嬗变,强调自然、理性(逻各斯))和神的同一性,又宣扬一种人顺应自然的天命论;倡导理性神,又在现实生活中服从东西方流行的多神宗教;适应希腊化与罗马帝国大世界集权统治的需要,既肯定个人自我保存、自然人性、培植德性,更重在建树大世界的社会伦理秩序,形成自然主义伦理和世界主义政治的学说。

斯多亚学派在当时是—种所谓的"独断论"哲学。它的基本思路和以强调感觉为首要准则、以快乐与幸福为伦理宗旨的伊壁鸠鲁学说这种"独断论"哲学是对立的,它对否认一切感觉与理智的真理、在悬置一切判断中求得心灵学静的怀疑论哲学也采取尖锐的批判态度。客观、历史地说,未经修正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特别是他们的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以城邦为本位,已不适应"个人-帝国大世界"二元格局的现实形势;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后的学园派和漫步学派恪守旧说,并无创新,甚至被怀疑论侵蚀或有浓重的折中主义色彩;伊壁鸠鲁哲学毕竟难以被统治集团奉为社会主导思想。在这种情势下,斯多亚派哲学不失为最能体现希腊化和罗马文明之时代精神的主流哲学,因而它能盛行 600余年。几平渗透到社会秩序、意识形态和科学文化的方方面面。斯多亚派哲学是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演进的相当重要的环节,它对新柏拉图主义的产生以及基督教哲学与神学的建立都有直接影响,对后世西方哲学特别是伦理学有深远影响。所以,对斯多亚学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应予以重视,应深入探究它的学说。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1)

相关推荐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三卷-第八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答复阿里斯提普斯关于辨析善和美的问题时所运用 的方式是,向他说明,任何事物的本身都无所谓善恶,而只是在和其 他事物联系起来时才有善恶可言,第1—3节,任何事物在其本身也 无所谓美丑,事物之美必须从其用处方面加以考虑,第4—7节。他 的有关房屋的言论也有同样的意义,第8—10节。 ① 别的人(Oi Etepou),指上文所说那些“最有智慧”、“最有能力…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13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线阅读-08

    六 罗马的氏族和国家 从罗马建城的传说中可以看出,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是由许多拉丁氏族(传说有100个)联合而成的一个部落;不久又加入了一个萨伯力安部落,据说也有100个氏族;最后加入的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的分子构成的第三个部落,传说它也有100个氏族。初看起来,这全部故事表明,在这里除了氏族以外,很少再有自然形成的东西,连氏族本身在许多情况下,也只不过是在故土上继…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30日
    881
  • 第五节 斯宾诺莎的情感理论

    斯宾诺莎《伦理学》之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内容全部谈的是情感问 题,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从全书的结构看这似乎有些不成比 例。至少从表面上的原因追溯,斯宾诺莎这部书的旨趣不是本体论, 而是伦理学。伦理学以人为研究的对象,而在斯宾诺莎看来,情感构 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第三部分的序言中,斯宾诺莎向我们揭示,情感是自然而然 的,遵循一定的秩序,为外因所诱惑。外…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4日
    245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九卷 第八章-在线阅读

    第八章 普罗泰戈拉 (公元前481—前411年)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是阿尔特蒙(Artemon)的儿子,或据阿波罗多洛以及狄浓在其《波斯史》的第五卷中记载,是迈安得里乌的儿子,他生于阿布德拉(这是本都斯的赫拉克利德在其《论法律》中记载的,还说普罗泰戈拉也为图里立了法),或据欧波利在其《谄媚者》中说,生于提奥斯;因为欧波利这样说: 我们在里面发…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34
  • 第二节“自然法权”和“锁闭的商业国”

    费希特在《纠正公众对于法国革命的评论》以后,一直在思考如 何把知识学的原理应用到社会政治学说中去的问题。既然法国革命 的重要根据是天賦人权的理论,那么,追问人权的最终来源及其法 理,即自然法权的问题,就是费希特必须考虑的课题。按照费希特自 己所说: ① 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第1卷,第375页,商务印书馆,1990。 在当时的所有著作中都缺乏对法权概…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