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知识学及其演变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中,费希特是康德哲学的继承者,同时他 又不同意康德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而是想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上继 续前进,创造一个新的哲学体系。知识学就是费希特整个哲学体系 的基石,他的政治哲学、法哲学、伦理学、宗教哲学等都是建立在这个 基石之上的。

根据费希特一些密友的回忆,特别是他本人给巴格森(J.I.Baggesen,1764—1826)的信,我们可以确信,费希特的知识学思想孕育在 1793年。这年的11月至12月间,费希特天天站在温暖的壁炉旁,冥 思苦想。有一天,突然,他被一个思想所霞撼,并为此而欣喜万分。这 个思想就是,自我意识捕捉自身、把握自身的活动就是一种认识。认 识的自我与被认识的自我、认识和认识对象都是一回事,一切认识都 以这个统一性为出发点。知识学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从此以后,费 希特一生都没有离开这个思想。可以说,费希特为建立和完善自己 的知识学体系殚精竭虑。从1794年发表《论知识学或所谓哲学的概 念》到1814年去世,费希特一生多次思考、阐释和修改他的知识学,其 中最主要的是1794年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1800年、1804年关于 知识学的表述和1810年的《知识学一般概论》(Die Wissenschaftslehre in ihrem allgemeinen Umrisse )。尽管费希特在其生命的最后10 年里很少发表关于知识学的论述,但他多次作关于知识学的演讲,这 些演讲的手稿后来被保存下来。如果我们以1800年发生的知识学转 向划界,那1793年至1800年是知识学的早期,而在此以后的知识学 直至1814年费希特去世,则是知识学的晚期。

当然,对于费希特知识学的演变历来都有不同的看法,从19世纪中期的勒韦(J.H.L初的文德尔班(W.Windelband)、冯特(M.Wundt),再到当今的扬克 (W.Janke)、劳特(R.Laute)等学者,他们始终围绕着这个问题争论不 休。1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费希特本人对此的不自洽的说法。比 如,他在1804年的报告中说,知识学从一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完善的体 系,1794年以后的文本不过是对以前的思想加以补充和完善,但在 1806年的《极乐生活指南》中他又说,在13年前形成的哲学观点在 1801年“在一些小的地方发生变化”。二是因为费希特的思想深刻、 复杂,容易造成他人的误解。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费希特的一些手 稿没有出版,研究者无法把握其全部思想发展的脉络。科学研究在 很大程度上是随着原著出版而深化并逐渐完善的。《费希特全集》(巴 伐利亚科学院版)已经出版了费希特的部分遗稿,使得这项研究比以前 有所进步,但费希特晚年有关知识学的论述尚未全部发表,因此在这方 面还很难作出定论。本书的研究是在目前状况下进行的,所提出的划 分是根据目前研究成果而作出的,所以只具有当下的总括意义。

  1. 关于学者们围绕费希特的知识学争辩的历史和现实,以及由此展开的不同观 点,请参见布吕根《费希特的知识学——1801—1802年以后版本的体系》,第2—5页, 汉堡,1979。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二节 希腊城邦文化-在线阅读

    第二节 希腊城邦文化 一、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 公元前8世纪,多利亚蛮族入侵狂潮所造成的社会混乱逐渐平息,腓尼基字母的传入使得希腊人重新走出了由于乙系线形文字的失传而坠入的“黑暗时代”,一个生机勃勃的城邦社会开始崛起。与相近时期崛起的东方的波斯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相比,希腊城邦社会并不追求政治上的统一,而是走上了一条分离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道路。 按照一般的历…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11日
    322
  • 第三节布伦塔诺与胡塞尔

    参加布伦塔诺在维也纳1884—1885年的讲座之前,胡塞尔也曾 听过其他哲学家的课,但他的愿望是成为一个数学家而不是哲学家。 但是听课后,最初的“好奇”很快转变为对哲学事业的毕生追求。布 伦塔诺在课上讲述他的描述心理学观点,尤其是表象和判断的学说, “基础逻辑学”的课对青年胡塞尔来说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胡塞尔 很快成为布伦塔诺小团体的核心成员,他甚至被称为…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446
  • 尼采-《悲剧的诞生》-四-在线阅读

    四” 关于这个朴素的艺术家,梦的类比可以给我们若干教益。如 果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做梦者,他沉湎于梦境的幻觉中而未受扰 乱,对着自己大喊一声:“这是一个梦啊,我要把它继续做下去!”如 果我们必须由此推断出一种梦之直观的深刻的内心快乐,而另一 方面,如果为了能够带着这种观照的内心快乐去做梦,我们必须完 全遗忘了白昼及其可怕的烦心纠缠:那么,对于所有这些现象,我 …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285
  •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 一、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 早期希腊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那种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正是这种倾向使得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数百个彼此独立且又荣辱与共的小城邦。这些城邦的疆域若按照现代国家的标准来看,可谓是弹丸之地,其人口最多也不过数十万。它们相互之间平时进行商业贸易活动,战时则结成某种联盟共同御敌。尽管接…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11日
    279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二十一章 科学的分类-在线阅读

    第二十一章 科学的分类 1 三个种类——凡可归入人类理解范围以内的东西,可以分 为三种。第一就是事物本身的本性,以及其各种关系和作用的途 径。第二就是一个人(有理性而能自动的主体),在追求一种目的 时(尤其是幸福)所应做的事情。第三就是达到和传递这两种知识第二十一章 科学的分类 的途径。我想科学正可以分为这三种,就是: 2 第一,为物理学(Physica)—…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10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