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

黑格尔在精神哲学方面的积累应该是最丰富的,他在法兰克福、 耶拿时期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中间因为创建体系的庞大工程而稍 有间断,所以1817年第1版的《哲学全书》第 3 部分《精神哲学》的篇 幅要比逻辑和自然哲学都单薄些。① 当来到柏林大学任教而置身于 当时德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后,黑格尔又再次迸发出对《精神哲学》 的极大热情。他多次开设“法哲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艺术 哲学”、“哲学史”的讲座,作为对《精神哲学》各理论章节的补充和发 挥,而柏林那蓬勃的政治和文化生活则为他的讲座课提供了大量的 新元素,开拓了他的视野,他也据此在第2版中对《精神哲学》的相关 段落作了较大的修改。可以说,如果第1版还是从“地方”的角度看问 题,那么第2、3版则是从“中心”的视域看问题。

黑格尔的几本“讲演录”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人认为它们脱 掉了逻辑-思辨的沉重外衣,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关于《精神哲 学》与各讲演录的关系,我们认为,前者重在从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 角度讲这些具体学科,重在它们所达到的认识的高度及其统一性程 度、历史贡献,当然更要揭露它们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以期最后上 升到哲学的认识;而后者更重在这些具体学科的特殊性,经常现象

①《精神哲学》是目前黑格尔的各部著作中唯一没有中译本的著作。2002年薛 华翻译了黑格尔《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纲要》的第1版,其中的第300节至477节是“精 神哲学”,可供读者参考。有关《精神哲学》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张世英:《论黑格尔的 精神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A.佩培尔扎克:《绝对之物的自我认识》,斯图加 特,1987;艾雷:《黑格尔的主观精神理论》,斯图加特,1990,赫思佩、图西林:《心理学 和人类学或者精神哲学》,斯图加特,1991。

学式地描述它们的发展。所以在阅读时两者应该是互相补充的关 系。有时后者确实比前者可读性要强,也有趣得多。但任何时候都 决不能把这些“讲演录”当做了解黑格尔的政治观、艺术观和宗教观 等的唯一渠道。如同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这些“讲演录”是由黑格 尔的学生们编撰的,学生们在确定编辑原则和具体处理时,难免带 上个人的主观想法,从而违背老师的初衷。专家们把近期新发现的 当时学生们的听课笔记与这些“讲演录”作仔细对照,发现后者与黑 格尔的原意有明显的出入,例如《美学讲演录》的编者赫托(Hotho) 就用自己发明的一套逻辑概念对黑格尔的艺术观进行加工,矛盾重 重,且不能自圆其说,背离了老师的原意。①所以说,我们应该将《哲 学全书》与“讲演录”对照起来读,它们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不能相互 取代。

何为精神哲学?黑格尔这样说:

关于精神的知识是最具体的知识,因为它是最高和最难的 知识。认识你自己这条绝对命令不论在其自身还是在历史上得 到公开表述之处,都不具有根据个体的特殊能力、个性、爱好和 弱点进行自我认识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指对人的真理性东西的 认识,对自在自为的真理性东西的认识,对本质自身作为精神的 认识。同样,精神哲学也没有所谓的人的知识的意思,有些人致 力于通过这种人的知识去研究特殊性、偏好、弱点,即所谓的人 的心灵的褶痕——这种知识一方面只在普遍东西的知识、人的 知识因而基本上是精神的知识的前提下才具有意义;另一方面 它虽然研究精神性的东西的偶然、意义不大和不真实的实存,但 它给实质性的东西,也就是精神自身并不带来什么。②

因此,精神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就是关于人的学问。

① 参见德瑞等《黑格尔的〈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第373一374页。 ②《黑格尔全集》(理论版)第10卷,第377页。

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来,人的解放问题和人的知识成为时 代最紧迫的问题,这在康德那里如此,在黑格尔这里也不例外。黑格 尔把精神哲学放在体系的最高位置和最后发展阶段,而人的本质就 是精神,可见他对人的问题高度重视,他的精神哲学就是关于人的主 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的学说。与其他也以人为对象的经验 科学不同,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是对人的问题的哲学考察,考察人的经 验、现象、特殊性背后真正具有真理性的东西。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十-在线阅读

    卷(I)十① 章一 我们前在词类集释中②曾说明“一”有数义;元一虽为义15 甚广,凡事物之直接由于本性,不由属性而为一者,可综归为四类。 (一)延续的事物,其所为延续或是一般的或以专指“那”出于本性 的生长,非由接触,或被捆扎,而成一者;在这一类中,其活动较单 纯而一致的,应是更严格更优先地合乎“一”的命意。(二)成为整20 体而具有一定形式者为较高级的“一…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7日
    394
  • 索福克勒斯悲剧-《俄狄浦斯王》-(六)第二合唱歌-在线阅读

    (六)第二合唱歌 歌队 (第一曲首节) 天神为了规范人类的言语行为, 制订了许多最高的法律条文。 它们的父亲是宙斯,不是凡人, 是神在天上的奥林波斯订出的, 人类谁也不能忘记它们,或者 置之不理,天神正是因它们 才得以伟大,得以永恒的。 啊,命运之神呀,愿你依旧看出, 我的一切言行遵守神律保持清白。 -------- (第一曲次节) 傲慢养育暴君, 傲慢如果…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29日
    1.0K
  • 赵林-《古罗马帝国的辉煌》-第1卷 罗马崛起-第3章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的意义-在线阅读

    第III章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的意义 罗马王政时期经历了七个国王的统治,历时244年。到了公元前 509年,罗马人民在贵族们的领导下举行了起义,推翻了最后一位国 王“骄傲者”塔克里乌斯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共和国。第I节 共和国的开创 罗马共和国的创立起源于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即一位罗马 元老之妻被国王儿子凌辱、自杀而死的事件。此事的一些细…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5日
    465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在线阅读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古希腊哲学脱胎于神话。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希腊神话正是通过想象以两种不同的倾向理解和反映他们的周围世界:一是把《荷马史诗》描写的奥林匹斯诸神作为人格化的自然力和社会形式,认为神的欲望和意志支配着自然,诸神…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691
  • 埃斯库罗斯悲剧-《阿伽门农》-(六)第二合唱歌-在线阅读

    (六)第二合唱歌 歌队 (第一曲首节) 是谁想起了这名字, 各方面完全相吻合—— 是否我们看不见的 某神灵预知命运, 恰当地一语道破, 给激起干戈和争妙的 女人起名为海伦? 她害船害人害城邦, 在她走出椎帘, 借助强劲的西风, 扬帆出航之后, 许多持盾的将士 如猎人循着桨踪, 来到西摩埃斯河的 绿阴浓密的河岸旁, 被血腥的争吵神激励。 (第一曲次节) 愤怒神…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3日
    5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