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

黑格尔在精神哲学方面的积累应该是最丰富的,他在法兰克福、 耶拿时期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中间因为创建体系的庞大工程而稍 有间断,所以1817年第1版的《哲学全书》第 3 部分《精神哲学》的篇 幅要比逻辑和自然哲学都单薄些。① 当来到柏林大学任教而置身于 当时德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后,黑格尔又再次迸发出对《精神哲学》 的极大热情。他多次开设“法哲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艺术 哲学”、“哲学史”的讲座,作为对《精神哲学》各理论章节的补充和发 挥,而柏林那蓬勃的政治和文化生活则为他的讲座课提供了大量的 新元素,开拓了他的视野,他也据此在第2版中对《精神哲学》的相关 段落作了较大的修改。可以说,如果第1版还是从“地方”的角度看问 题,那么第2、3版则是从“中心”的视域看问题。

黑格尔的几本“讲演录”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人认为它们脱 掉了逻辑-思辨的沉重外衣,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关于《精神哲 学》与各讲演录的关系,我们认为,前者重在从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 角度讲这些具体学科,重在它们所达到的认识的高度及其统一性程 度、历史贡献,当然更要揭露它们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以期最后上 升到哲学的认识;而后者更重在这些具体学科的特殊性,经常现象

①《精神哲学》是目前黑格尔的各部著作中唯一没有中译本的著作。2002年薛 华翻译了黑格尔《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纲要》的第1版,其中的第300节至477节是“精 神哲学”,可供读者参考。有关《精神哲学》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张世英:《论黑格尔的 精神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A.佩培尔扎克:《绝对之物的自我认识》,斯图加 特,1987;艾雷:《黑格尔的主观精神理论》,斯图加特,1990,赫思佩、图西林:《心理学 和人类学或者精神哲学》,斯图加特,1991。

学式地描述它们的发展。所以在阅读时两者应该是互相补充的关 系。有时后者确实比前者可读性要强,也有趣得多。但任何时候都 决不能把这些“讲演录”当做了解黑格尔的政治观、艺术观和宗教观 等的唯一渠道。如同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这些“讲演录”是由黑格 尔的学生们编撰的,学生们在确定编辑原则和具体处理时,难免带 上个人的主观想法,从而违背老师的初衷。专家们把近期新发现的 当时学生们的听课笔记与这些“讲演录”作仔细对照,发现后者与黑 格尔的原意有明显的出入,例如《美学讲演录》的编者赫托(Hotho) 就用自己发明的一套逻辑概念对黑格尔的艺术观进行加工,矛盾重 重,且不能自圆其说,背离了老师的原意。①所以说,我们应该将《哲 学全书》与“讲演录”对照起来读,它们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不能相互 取代。

何为精神哲学?黑格尔这样说:

关于精神的知识是最具体的知识,因为它是最高和最难的 知识。认识你自己这条绝对命令不论在其自身还是在历史上得 到公开表述之处,都不具有根据个体的特殊能力、个性、爱好和 弱点进行自我认识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指对人的真理性东西的 认识,对自在自为的真理性东西的认识,对本质自身作为精神的 认识。同样,精神哲学也没有所谓的人的知识的意思,有些人致 力于通过这种人的知识去研究特殊性、偏好、弱点,即所谓的人 的心灵的褶痕——这种知识一方面只在普遍东西的知识、人的 知识因而基本上是精神的知识的前提下才具有意义;另一方面 它虽然研究精神性的东西的偶然、意义不大和不真实的实存,但 它给实质性的东西,也就是精神自身并不带来什么。②

因此,精神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就是关于人的学问。

① 参见德瑞等《黑格尔的〈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第373一374页。 ②《黑格尔全集》(理论版)第10卷,第377页。

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来,人的解放问题和人的知识成为时 代最紧迫的问题,这在康德那里如此,在黑格尔这里也不例外。黑格 尔把精神哲学放在体系的最高位置和最后发展阶段,而人的本质就 是精神,可见他对人的问题高度重视,他的精神哲学就是关于人的主 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的学说。与其他也以人为对象的经验 科学不同,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是对人的问题的哲学考察,考察人的经 验、现象、特殊性背后真正具有真理性的东西。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一篇-第一章-乙-在线阅读

    乙、毕泰戈拉与毕泰戈拉派 关于毕泰戈拉的生平的那些报道,是被许多后人的虚构歪曲 了的。晚期的新毕泰戈拉派曾经给他作了许多大部的传记,特别 是关于毕泰戈拉社团的报道写得格外详细。但是我们必须留意, 不要把这些报道当作历史看待。 毕泰戈拉的生平,首先是凭借着基督降生后最初几个世纪的 想象方式的记载为媒介,在历史中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气味上多少 有点像传说中的耶稣生…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724
  • 第二十八章利奥塔

    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年出生于法国的凡尔赛, 早年在巴黎索邦(Sorbonne)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并积极参加政治活 动。在40年代只发表了一些政治论文。1949—1959 年他在中学教 哲学,参加了反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政治活动。1956—1966年间,利 奥塔在一家社会主义杂志《社会主义或野蛮》(Socialisme…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75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九章 原⼦论者-在线阅读

    第九章 原⼦论者 原⼦论的创始者是留基波和德谟克⾥特两个⼈。这两个⼈是很难 区别开来的,因为他们通常总是被⼈相提并论,⽽且显然地留基波的 某些作品后来还被认为是德谟克⾥特的作品。 留基波的⿍盛期似乎约当公元前440年①,他来⾃⽶利都,继承了 与⽶利都相联系着的科学的理性主义的哲学。他受了巴门尼德和芝诺 很⼤的影响。关于他,⼈们知道得⾮常少,以致于有⼈认为伊壁…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256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乙-在线阅读

    乙、哲学与其他知识部门的关系 讲哲学史这门科学,必须依时间次序对个别人物逐一加以陈 述,因为哲学史的外表形象是由个别人物构成的。但这种陈述必 56 须排除时间方面的外在历史,而只须揭示民族和时代的一般性格 和一般情况。而事实上哲学史的确陈述了这种一般的性格,并且 还陈述了它的最高点。哲学史和这一般的性格有着最密切的关 系,而属于某一时代的一定的哲学形态,本身…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667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十二-在线阅读

    卷(A)十二 章一 我们研究的主题是本体;我们所探讨的正是本体的原理 与原因。倘宇宙为一整体<完物>,本体就是这整体的第一部分;倘20 这整体只是各部分的串联,本体便当在序次上为第一,其次为质, 继之以量。同时后两者实际上只是本体的秉赋与动变,并非全称 实是,-——将这些也算作实是,“不白”“不直”之类便也成为实是; 至少我们有时也得说“这里是一…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7日
    57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