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道德与政治观

霍尔巴赫从理性出发阐述他的道德与政治观点。理性是从感性 出发的,但是“感情、我们的天性和气质都可能使我们迷失方向并欺 骗我们,只有经验和反思使我们走在健康的道路上,使我们知道什么 才能真正把我们引向幸福。”①启蒙时代的“理性”实际上是一个非常 模糊的概念,但是至少在霍尔巴赫这里,其含义是清楚的,他排除了 其中的情感和情绪成分。当霍尔巴赫说到“经验”一词时,并不表示 某一具体个人的心情体验,而是像达朗贝尔一样,指的是人的一般的 经验。

霍尔巴赫正是从这样理解的“理性”出发阐述他关于道德与政治的 观点。道德与政治领域中的“经验”是经历了理性思考后变化了的经 验。这里“理性”的含义与任性相反,它是冷静的或者是克制的,是一种 公正的、经过规范的精神,或者说是建立在可以相信的经验基础之上的 真理性认识。霍尔巴赫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人的目的是自身的快 乐和幸福。实现幸福的手段是人的感官和精神,它们引导人的行为。 人喜欢或不喜欢某些行为源于那些行为对人的吸引力。人被能引引起自 己快意的行为所吸引,同时排斥使自己不快的行为 这种情形并不 是出于任意性,如上所述,它来自必然性。霍尔巴赫说, 所有这些经验给人以美德或罪恶、公正或不公正、善或恶, 得体或不得体、正直或诡计等观念。一句话,从这些经验中学会 判断人和他们的行为,辨别必然的感惰。这种感情是根据人们 感受到的情感效果的差异自己冲动起来的。②

霍尔巴赫这番话等于取消了感情中的“非理性”因素,就像他对待偶

①②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转引自《18世纪唯物主义者》,第337页。

然性的态度一样,非理性的感情或情绪在他看来也是理性的。换句 话,他在人们情绪激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感情必然朝着什么方 向,为了什么。于是,没有任何情绪是他预料不到的。当霍尔巴赫提 出要以这些“必然的感情”区别善与恶时,他实际等于说,凡是使人身 心快乐的因素就是善的,与此相反的因素就是恶的。他认为: 美德就是所有那些真正的、总是对人生活在社会中有益的 事情,邪恶就是其中对人有害的辱情。最大的美德就是能使人 获得最大和最持久好处的德行z最大的邪恶,就是那些总是给人 类寻求幸福和社会必然秩序的禀性制造麻烦的因素。①

区别“有益”和“有害”的标准就是以上提到的“必然的感情”,这是健康 的、理性的、有德行的人应该具有的感情。在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 上,霍尔巴赫认为,每个人在寻找自己幸福的同时,不能损害别人的 幸福。损害他人幸福的人是邪恶的。

霍尔巴赫的政治立场建立在他驱乐避苦的自然观和伦理学基础 之上。在他看来,“政治是一种规范人的热情,引导人的热情朝向社 会至善的艺术”②。值得注意的是,霍尔巴赫的政治学旨在一切人的 利益,而不是社会上某一个特殊集团的利益。他认为:

为了使政治成为有用的,政治应该在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自 己的原则,也就是说,要符合社会的本质和目的。社会只是一个 由广大的家庭和个体结合而成的总体,结合起来是为了能更容 易地满足他们的相互需要、他们希望得到的好处。③

总之,人多力量大,可以相互帮助。这里,霍尔巴赫谈到了他所理解 的“社会契约”。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便制定了一个公约。根据这个

①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转引自《18世纪唯物主义者》,第338页。 ②③ 同上书,转引自《18世纪唯物主义者》,第339页。

公约,人们应该相互服务而不是相互损害。霍尔巴赫认为:

但是,每个人的本性使他每时每刻都在为了满足自己的热 情或短暂的任性,为了寻求个人的善而毫不顾及他的同伴。于 是,就需要一种力量,使人能恢复他的义务,强迫他遵守自己的 责任,让他承诺由于热情而经常被遗忘的约定。这个力量就是 法。法是社会意志的总体,是为了确定社会成员的行为。①

霍尔巴赫接着按照社会契约论解释政府的起源和政治权力的必要 性。他和卢梭一样认为社会契约是自由约定的,而不是一种暴力,但 他的社会契约理论远没有卢梭那样精细和完善。

关于法律,霍尔巴赫的观点是,法律要保证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利 益。这种利益就是自由、财产、安全。自由的含义是保证人民的幸福不 受到损害,以及对这样的损害给予惩罚;财产权的含义是保护人民的劳 动成果;安全是说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幸福时要得到社会的保护。霍 尔巴赫又认为,如果人民得到了这些并同时承担社会义务,就实现了社 会的公正。而“公正也称做平等,因为公正有法律的帮助。制定法律的 目的是让所有人都服从,以使公正能平等地属于社会所有成员”②。 关于权利,霍尔巴赫的理解是,权利就是社会公正的法律允许它 的成员为自己的幸福而从事的活动,这个权利是不可剥夺的。社会 和社会成员有各自的权利,但是其根本利益又是一致的。社会的首 领或政府首脑如果与人民的幸福相冲突,就应该失去命令人民的权 力。“一个受压迫的社会只包含压迫者和奴隶,而奴隶不可能是公 民;只有自由、财产、安全……才造就了热爱祖国的公民。”③这就是霍 尔巴赫心中的政治真理。

关于政治制度,霍尔巴赫赞成政治上的“代表制度”。他认为,代

①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转引自《18世纪唯物主义者》,第339—340页。 ② 同上书,转引自《18世纪唯物主义者》,第341页。 ③ 同上书,转引自《18世纪唯物主义者》,第342页。

表可以集中人民的意愿,即自由、财产、安全。“一个民族应该由一个 组织或议院来代表,这个组织的目的是防止最高权力被滥用。”①这就 能组织一个“光明”的政府。启蒙时代的政治理论也可以概括为形形 色色的“代表”理论。“人民代表”概念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家首先 提出来的。真正的“人民代表”是以真正的公民权利为基础的。

①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转引自《18世纪唯物主义者》,第346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出场人物表-在线阅读

    出场人物表 方便我们了解谁是谁 纳尔逊·阿尔格伦 (Nelson Algren,1909—1981):《金臂人》及其他描写美国阴暗面的小说的作者,1947—1950年间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恋人(大部分时间异地)。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1906—1975):德国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1933年逃离德国之后居住在美国;海…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384
  •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中译序-在线阅读

    对《名哲言行录》的另一种可能读解方式——代中译序 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是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的基本西方典籍之一,关于它的作者、结构和内容、典据、原文和版本,本书原英译者罗伯特·德鲁·希克斯(Robert Drew Hicks)在他为本书撰写的长篇“导论”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因此这里不予赘述。(译者建议读者先读一下“原英译者导论”,然后有兴趣的话可…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2日
    599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十九章 思想的各种情状-在线阅读

    第十九章 思想的各种情状 1 感觉、记忆、思维等——人心在反观内照,思维自己的行为 时,最初就发现有思想(thinking)。在思想方面,人心可以看到有 多数的变化,它并且由此接受到许多清晰的观念。一种知觉,如果 现实地伴随着并且附着在外面物体在身体上所加的印象上,并且 同其他的思想情状厘然各别,则它所供给于人心的清晰观念,我们 叫做感觉。任何观念所以能由感…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217
  • 尼采-《权力意志》-中文版凡例-在线阅读

    中文版凡例 一、本书根据科利/蒙提那里编辑的十五卷本考订研究版《尼采全集》(Sämtliche Werke,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in 15 Bänden,简称“科利版”)第12卷和第13卷译出,这两卷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尼采作于1885年秋至1889年初之间的全部残篇遗稿(尼采精神错乱之前最后两年的全部笔记),其中包含了后人编…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12日
    150
  • 第五节 影像说

    德谟克利特坚持唯物论。论述 灵魂也是原子。人的感知是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的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像。并目局部涉及研究理性思维形式问题。他在原子论基础上,统一了身体与灵魂、灵魂与努斯、感知与理性。 他认为,身体和灵魂的本原是同一的,都是原子,不过灵魂是一种精致的、圆形的原子。他指出∶"太阳和 月亮是由光滑、圆形的原子聚合成的,灵魂也是这样,它就是努斯。"他将灵魂"…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58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