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舍勒

舍勒(Max Scheler)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占有一个特殊地位。他本 人也常常被看做是一个“谜”。这是因为,这位被称为德国哲学界自 谢林以来的又一位神童,在其30 年学术生涯中几乎涉猎了现象学、伦 理学、宗教哲学、知识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形而上学、社会批判和政 治思想等现代精神科学的各个领域。但是,正因为对众多领域的涉 足、关注重心的不断变换,他的著作才常常给人以思考的清晰和论述 的无序并存、思辨的才华与充盈的激情共处的印象。这也给人们从 总体上理解、评价他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但毫无疑问,舍勒在各个专门领域的工作都富有开创性,给人以 启发。他首先被视为现象学早期运动的领导人物,敏锐的洞察力、饱 含激情的讲演以及大批作品的问世使他的声望很快盖过了“现象学 之父”胡塞尔。他的《同情的本质与形式》(Wesen und Formen der Sympathie,1923,2版)也是最早被译成法语的现象学经典著作,梅 洛-庞蒂和萨特都在自己的成名著作中一再地引证舍勒的思想。① 同 时,舍勒的价值伦理学被看做自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康德义务伦 理学以来伦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他也曾一度被称做天主教哲学精 神的引领者以及知识社会学的先驱和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奠基人。 对舍勒思想及其影响,可以用舍勒专家和《舍勒全集》的现任主 编弗林斯(M.S. Frings)的话来总结:尽管舍勒的思想在20 世纪 20 年代末受到广泛赞誉,但由于他的英年早逝,名声就像彗星短暂的光

① 参见瓦尔登菲尔茨《现象学在法国》,第 36页,法兰克福,苏尔坎普出版社, 1987。

辉很快消退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纳粹德国倒台,存在主 义、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分析哲学、胡塞尔现象学、结构主义和解 构的发展趋向使舍勒思想在德国以一种缓慢的速度保持着复苏。① 舍勒思想也在美国、法国、韩国、中国、日本、波兰等国越来越受欢 迎,许多重要著作被相继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 际舍勒学会”和“北美舍勒学会”的相继成立,舍勒思想越来越受到 学界的关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一卷-在线阅读

    第一卷 【1】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对感觉的喜爱就是证明。人们甚至离开实用而喜爱感觉本身,喜爱视觉尤胜于其他。不仅是在实际活动中,就在并不打算做什么的时候,正如人们所说,和其他相比,我们也更愿意观看。这是由于,在一切感觉中它最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揭示各种各样的区别。 动物生来自然具有感觉,它们中有一些从感觉得到了记忆,有些则没有。由于这个缘故,那些有记忆的动物…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408
  • 第六节 晚期斯多亚学派

    晚期斯多亚学派又称为罗马斯多亚学派,它是罗马帝制从兴盛趋于衰落时期的主流哲学。从公元前 29年屋大维确立"奥古斯都"的统治至公元 2世纪末安敦尼王朝结束,前期帝制处于鼎盛时期。从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经历了数十年的内部军事斗争,其动因是掌握工商金融实力的骑士阶层和中小奴隶主联合起来,反对以捍卫共和制为名、实为维护特权的元老贵族派守旧势力。所以罗马帝国由共和制向…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1日
    788
  • 第十六章 新柏拉图主义

    自3世纪后,罗马帝国进入后期帝制时期,罗马文明逐步走向衰落,陷入经济、政治和军事危机。新柏拉图主义是在罗马文明危机时期造就的古代希腊罗马哲学的最后一个哲学体系。 帝国集权型大奴隶制经济必然造成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由于土地兼并与集中,小农经济受排挤而萎缩,奴隶来源逐渐减少,劳动生产率降低,加之奴隶起义的冲击,一种隶农(“科洛尼”)制曾应运而生,就是大奴…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1日
    473
  • 第三节知识的划分与结构

    F.培根在《特殊历史编目表》中,列举了入类已知的各种知识。 达朗贝尔在《<百科全书〉导论》中对培根哲学的成就给予肯定,并借 鉴了笛卡尔和培根的说法:人类知识是一个体系,就像一棵大树。达 朗贝尔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作出科学的划 分,这是编撰《百科全书》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 《百科全书》的体系构造原则有三条主线:1.历史领域,来自记忆。…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444
  • 第三节自然、历史、风俗

    丰特内勒时代的哲学在回答自然问题时,首先面对笛卡尔留下 的思想遗产:身体与物体有物理的量度,是有广延性的,从而与心灵 不同,身体与心灵之间在原则上互不影响。但是,人是由身体与心灵 两部分组成的,完全回避身心关系是不可能的。笛卡尔的继承者马 勒伯朗士坚持所谓“偶因论”,以解释笛卡尔在心灵与身体关系问题 上面临的困难。笛卡尔曾经模糊地提到,是一种“偶然的原因”使…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4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