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第三章-在线阅读

第三章 “批判的批判的彻底性”或荣(荣格尼茨?)先生所体现的批判的批判1这里指的是“瑙威尔克先生和哲学系”一文,这篇文章载于“文学总汇报”第6期(1844年5月),署名《J.》,是荣格尼茨(Jungnitz)这个姓的第一个字母。——第19页。(恩格斯)

瑙威尔克先生和柏林大学哲学系的无比重要的争论,批判不能置若罔闻。它本来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并且必然会把瑙威尔克先生的命运拿来当做背景,以便把波恩的撤职事件2指免除布·鲍威尔的职务。因为他发表了批判圣经的著作,普鲁士政府于1841年10月暂时剥夺、而在1842年3月永久剥夺了他在波恩大学讲学的权利。——第19页。衬托得更能引人注意。因为批判已经惯于把波恩的这段历史看做当代的突出事件,甚至写成了“批判的解职的哲学”,所以可以预料,它一定会以同样的方式把柏林的“冲突”构成详细的哲学大纲。它a priori〔先验地〕证明:这一切都必然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地发生。就是说,它表明:

  • (1)为什么哲学系一定要和国家哲学家发生“冲突”,而不和逻辑学家或形而上学者发生“冲突”;
  • (2)为什么这次冲突不可能像批判和神学在波恩的争斗那样激烈和彻底;
  • (3)为什么这次冲突实际上是一件蠢事,既然批判在波恩的冲突中已经穷尽了一切可能的原则和一切可能的内容,而且从那时起,世界史只好变成批判的抄袭者了;
  • (4)为什么哲学系把对瑙威尔克先生的著作的攻击看成对自己的攻击;
  • (5)为什么瑙威尔克先生除了自动离职就别无出路;
  • (6)为什么哲学系不想背弃自己就一定得维护瑙威尔克先生;
  • (7)为什么“哲学系内部的纷争必然要表现在”哲学系同时认为瑙威尔克和政府都对又都不对这一点上;
  • (8)为什么哲学系在瑙威尔克的著作中找不出他被撤职的根据;
  • (9)什么东西使得整个判断都不明确;
  • (10)为什么“作为科学机关(!)的”哲学系“认为自己(!)有权利(!)观察事件的根源”;最后,
  • (11)为什么哲学系仍然不愿意用瑙威尔克先生那样的方式从事写作。

批判用四页的篇幅以罕有的彻底性分析了这些重要问题,同时它运用黑格尔的逻辑来证明:为什么这一切正是这样发生,为什么无论什么神都无法反对这一点。批判在另一个地方说,还没有一个历史时代已经被认识;由于谦逊,它不便说它至少已经充分认识了即使本身并不就是时代但是在它看来终归还是构成了时代的它自己的冲突和瑙威尔克的冲突。

“扬弃了”自己的彻底性“因素”的批判的批判又变成了“认识的宁静”。

  • 1
    这里指的是“瑙威尔克先生和哲学系”一文,这篇文章载于“文学总汇报”第6期(1844年5月),署名《J.》,是荣格尼茨(Jungnitz)这个姓的第一个字母。——第19页。
  • 2
    指免除布·鲍威尔的职务。因为他发表了批判圣经的著作,普鲁士政府于1841年10月暂时剥夺、而在1842年3月永久剥夺了他在波恩大学讲学的权利。——第19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 形而上学

    一 思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沉思在近代西方哲学中起了“肇始者”的作用,它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思辨实验,真正的思想历险。这场游历本身是抵抗任何教条主义权威的。我们之所以称它为思想历险,首先就在于,它抵制了思考习惯和自然而然的看法,把西方先哲和神学的独断搁置一边;其次,沉思者并不需要博学的头脑,他不利用从前的知识,在找到可以真正信赖的哲学出发地之前,他的精神可以如天马行…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4日
    405
  • 第七篇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流派。它由一群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组成,拥有自己的研究所和刊物。这个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卢卡奇、柯尔施(K.Korsch)“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吸收了现代西方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在实践上重视两次世界大战…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56
  • 笛卡尔-《谈谈方法》-附录三-在线阅读

    附 录 三 下列六篇沉思的综述① 第一篇告诉我们:由于什么原因,我们可以普遍地怀疑一切事 物,尤其是物质性的东西,只要我们在学问上除了历来所持的根据 之外没有别的根据。一种如此普遍的怀疑有什么用处,虽然乍看 起来并不明显,可是尽管如此,它的用处却是非常之大的,因为它 能使我们摆脱各式各样的成见,为我们准备一条方便的道路,好让 我们的心灵养成脱离感官的习惯,而…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1日
    385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一卷 第二章 第二节-在线阅读

    第二节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 [依照第二版] §15.一般联结的可能性 表象的杂多可以在单纯感性的、亦即只是接受性的直观中被给予,而这种 直观的形式则可以先天地处于我们的表象能力中,它不过是主体接受刺激的 方式而已。然而,一般杂多的联结(conjunctio)决不能通过感官进到我们里面 B130 来,因而也不能同时一起被包含在感性直观的纯形式里;因为它是表象…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503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四卷 论知识-第十六章 论同意的各种等级-在线阅读

    第十六章 论同意的各种等级 留 §1.斐 至于说到同意的各种等级,我们必须注意,使我们 所具有的概然性的那些根据起作用的范围,不超出在其中所发现, 或当它们被考察时已发现的似然性(apparence)的程度之外。因 为我们必须承认,同意不能永远基于当下实际看到那些使心灵信 ① 莱布尼茨这里所指的是他和鲍修爱(Jacques Benigne Bossuet,1…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21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