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论知觉
§1.斐 现在让我们来谈特别属于反省的观念。知觉是充
满着我们的观念的灵魂的第一种功能。它也是我们通过反省所接
受的最初和最简单的观念。思想常常是指心灵当其主动并以一定
程度自觉的注意力考虑一件事物时对它本身的观念的一种操作;
而在所谓知觉中,心灵通常是纯粹被动的,对它实际察觉的东西就
不能不察觉。第九章 论知觉
德〔我们也许可以加上一点说禽兽也有知觉,但没有必要说
它们也有思想,就是说也有反省或可以是反省的对象的东西。我
们自己也有那些我们在当前状态下察觉不到的微知觉。诚然,如
果我们不是因为被这些微知觉之多分了心而转了向,或者如果它
们不是被较大的知觉抹去或毋宁说弄模糊了,我们是很能够察觉
到它们并对它们作反省的。〕
§4.斐 我承认,当心灵极度忙于思考某些对象时,它对于某
些物体在听觉器官上造成的印象就怎么也察觉不到,尽管那印象足
够强烈,如果灵魂对它不作任何认知的话,也不发生任何知觉。
德〔我毋宁更喜欢对知觉(perception)和察觉(s'apperce
voir)加以区别①。例如我们察觉到的光或颜色的知觉是由我们察
觉不到的一些微知觉构成的,又如一种噪音,我们对它是有知觉
的,但是没有注意,只要再稍为增加一点就变得是可察觉的了。因
为如果在加这一点以前的东西对灵魂什么也没有造成,那么加这
一点也造不成什么,而这整个也同样不能造成什么了。我在上面
本卷第二章②第11、12、15等各节已经接触到过这一点。〕
§8.斐 在这里指出这样一点是适宜的,这就是:来自感觉
的那些观念,常常不知不觉地为成年人的心灵的判断所改变。一
① 可参阅莱布尼茨的《基于理性的自然和神恩的原则》(Principesde la nature et de
la grace fondes en raison)一文§4:“最好是在知觉和察觉之间作一区别:知觉是单子表象
外界事物的内部状态;察觉则是对这种内部状态的意识或反省的认识.它不是赋予一切
灵魂的,也不是永远赋予同一个灵魂的。”该文也是莱布尼茨对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一个简
要的概述,全文见G本第六卷第598—606页,E本第714—718页。按“察觉”或译作“统
觉",但在用作动词时似乎不通,故在本书中一律译为“察觉",既作名词,也作动词用。
② 当为“第一章”之误。第二卷 论观念
扣
个同一颜色的圆球的观念代表着一个具有不同明暗的平面的圆。
但因为我们已习惯于区别物体的种种影像和区别光线的反射随着
物体表面形状而形成的种种变化,我们就用这影像的原因本身来
代替了那向我们显现的东西,而把判断和视觉的现象混同起来了。
德 没有比这更正确的了,并且正是这一点使得绘画能有办
法人为地造成一种极广阔的远景来欺骗我们。当物体的外沿是平
的时,我们要表现它就可以不用明暗阴影而只用轮廓,就简单地像
中国画那样的画法,不过比他们的更合比例些。在画纪念章之类
的图样方面也有这样的习惯,以便画图者尽量能少脱离那种古物
的精确的轮廓线条。但我们只画轮廓而不求助于明暗阴影,就不
能把一个圆的内部和以这圆为界的一个球面的内部精确地区别开
来,这圆和这球面的内部就既无被区别的点,也无作区别的轮廓线
条,虽然两者却是有应该表明的巨大区别的。就是因为这样,笛萨
格先生①才提出了一些关于浓淡明暗的力量的条规。因此,当一
幅画骗了我们时,我们的判断中是有双重的错误;因为第一,我们
是以原因代替了结果,以为直接看到了那作为影像的原因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点像一只对镜吠影的狗。因为真正说来我们只
看到影像,而且我们仅只是感受到光线。并且,既然光线的放射需
要时间(不管它是多么短暂),则那对象在这间隙中就可能已毁灭,
而当光线到达我们的眼睛时这对象已不再存在,而已不再存在的
① Gaspard Desargues,1593—1662,法国的几何学家和工程师,和笛卡尔、伽森
狄、巴斯噶等都曾交往,写过有关几何学在艺术上的应用等方面的作品,讨论了有关透
视等方面的问题,其作品已散佚,笛卡尔在给梅塞纳(Mersenne)的信中曾提到他的这
一著作并给予很高评价,见Cousin编《笛卡尔全集》第六卷第250—256页。第九章 论知觉
东西是不能成为当下显现于视觉的对象的。其次,我们以一种原
因代替了另一种原因,把那仅只是从一幅平面的画来的东西认为
是从一个物体派生出来的,这样就进一步自己骗了自己,以致在这
种情况下,在我们的判断中是同时既有一种转喻又有一种隐喻;因
为即使是修辞学上的比喻辞藻本身要是使我们强以为真时也就变
成了诡辩。这种或是真的或是假装的的因果混淆,在其他方面也
常常进人我们的判断。就是像这样,我们感觉到了我们的身体或触
及身体的东西,并且用一种直接的物理上的影响移动我们的手臂。
这我们就断定是构成了灵魂和身体的交感,而真正说来,我们其实
只是感觉到了并且以那样的方式改变了在我们心中的东西。①
斐 在这个时机,我要向您提出一个问题,这是有学问的莫邻
诺先生②传给著名的洛克先生的,莫邻诺先生曾非常有益地运用
他卓越的天才来推进科学。以下差不多就是他自己的原话:假定
有一个生来盲目的人,现在已经成年,并学会了用触觉可以区别出
用同样金属制成的差不多大小的一个圆球和一个立方体,以致当
他摸到一个或另一个时能够说出哪一个是立方体,哪一个是圆球。
再假定那立方体和圆球都放在桌子上,而那盲人已变得能看见了。
现在要问:如果他只是看到这两个东西而没有触摸到它们,他能否
115
① 按照莱布尼茨的观点,身体和灵魂是不能互相影响的,它们之间的“结合”或
“会合一致”是“由于一切实体之间的前定的和谐”,可参阅《单子论》§78、§81等处,特
别是《关于实体的本性和它们的交通兼及灵魂和身体之间的联系的新系统》一文。见
G本第四卷第477页以下,E本第124页以下。
② William Molyneux,1656—1698,是英国的一位数学家,他曾在都柏林仿照伦
敦的皇家学会建立了一个哲学会。这里所引的他给洛克在一封信中所提出的问题,除
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所引述者外,贝克莱在《视觉新论》§132也曾加引用。原信见
《洛克全集》,伦敦1824年第12版,第九卷第34页以下。第二卷 论观念
。
加以辨别而说出哪一个是立方体,哪一个是圆球。我请您,先生,
告诉我您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法。
德 得给我时间来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这问题在我看来
是很奇怪的;但既然您逼我要马上回答,我只好冒失地在我们两人
之间说说,我认为,假定那盲人知道他所看到的两个东西的形状是
立方体和圆球,他是能够加以辨别,并且不用手摸就说出哪个是圆
球哪个是立方体的。
斐 我怕您得放在那对莫邻诺先生答错了的一堆人中间去
了。因为他在包含着这个问题的那封信中说到,当他借谈论洛克
先生的《理智论》的机会把这问题向各个不同的心灵敏锐的人提出
时,他发现几乎没有一个立即就能给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虽然听
了他说明理由以后他们都深信自己错了。这位敏锐机智的作者的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又说)虽然这位盲人凭经验已经知道圆球
和立方体是以怎样的方式刺激他的触觉,他却还不知道以这样那
样的方式刺激他的触觉的,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刺激他的眼睛,也不
知道那立方体的突起的角,那使他的手感到不平的,在他眼里应该
显出是怎样在那立方体上显现出来的。《理智论》的作者宣布他也
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德 也许莫邻诺先生和《理智论》作者的意见跟我的意见也并
不是像最初看来那样相差很远的。他们的意见的那些理由,显然
是包含在前者的信中的,他曾成功地用它们来说服人们承认自己
的错误,而在后者那里,为了让读者的心灵作更多的锻炼起见,把
这些理由故意删掉了。如果您愿意权衡一下我的答案,先生,您将
发现我是在其中提出了一个条件的,这条件也可以看做是包含在那第九章 论知觉
问题之中的,这就是:这里所涉及的仅仅是辨别,而那盲人是知道
他要来辨别的那两个有形状的物体是在那里的,并且他所看到的
每一个现象因此就是那立方体或那圆球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我觉得那已不再是盲人的盲人,用理性的原则,结合着触觉以前提
供给他的感性知识,毫无疑问是能够把它们加以辨别的。因为我
并不是说,在当时他被那种崭新的情况弄得眼花缭乱也弄糊涂了,
此外或者也很不习惯于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情况下,他事实上并
且马上可能会怎么干。我的意见的根据是:在圆球中是没有从球
本身边上突出的点的,全部是一样平而没有角的,至于在立方体则
有八个突出的点和所有其他的不同。如果没有这种方法来辨别形
状,一个盲人就不能靠触觉来学习几何学的初步知识。可是我们
看到那些生来就盲目的人是能够学习几何学的,并且甚至永远总
有一种自然几何学的某些初步知识,而最常见的情况是人们单只
靠视觉来学习几何学而不用触觉,就像一个风瘫者或其他几乎全
无触觉的人所可能甚至应该做的那样。而这两个几何学家,盲人
几何学家和疯瘫的几何学家,应是互相遇合和彼此一致,甚至归到
同样的观念上来的,虽然他们并无任何共同的影像。这也进一步
表明如何必须区别影像(images)和精确的观念(idees exactes),后
者是在于由定义形成的。确实,好好考察一下一个天生盲人的观
念来了解他对形状所作的描述,将是一件很令人好奇也非常有教
益的事情。因为他能够达到这一点,并且他甚至能够懂得光学理
论,只要这光学理论是依靠清楚的和数学的观念的,虽然他不可能
达到设想那有混乱的光亮(clair—confus)的东西,就是说,光和各
种颜色的影像。就是因为这样,有一个天生盲人,听了光学的课以
川第二卷 论观念
下;
后,也似乎很能理解,而当有人问他认为光是怎么样的时,他回答
说他想象着这该是某种和糖一样令人适意的东西。考察一下天生
聋哑的人对那些不具形状的东西可能有的观念也很重要,这些东
西我们通常是用言语来描述,而那聋哑人应该是以完全不同的方
式来描述的,虽然它可能也和我们的描述等值,就像中国文字的写
法也和我们的字母的写法有等值的效果,虽然它和我们的字母的
差别简直大得无限,并且可能显得像是一个聋子发明出来的。我
叨惠于一位伟大的王公,知道在巴黎有一个生来聋哑的人,后来终
于达到能够运用听觉了,现在已经学会了法国语言(因为这是不久
前由法国宫廷里的人传他去说的),而且能够说到有关他在先前状
态中所具有的概念,以及当听觉开始起作用时他的观念的改变等
方面的许多奇奇怪怪的事。这些生来聋哑的人能够达到比人们所
想的更远的地步。在奥尔登堡①,在前伯爵在位时期,有这样一位
生来聋哑的人,已经成了一位很好的画家,并且也表现得非常通情
达理。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就民族出身说是不列塔尼人②,曾告
诉我说,在离南特③十法里的布兰维尔(Blainville)地方,是属于罗
昂公爵(Duc de Rohan)的领地,那里在1690年前后有过一个穷
人,他住在城外靠近城堡的一所茅屋里,是生来就聋哑的,人们常
雇用他送信和送其他东西到城里去,并能照着惯常雇用他的人们
指示他的某些记号找到要去的房子。最后这穷人又变瞎了,他仍
不放弃做些服役的工作,照着人家用触觉指示他的把信送到城里
① Oldenbourg,德国北部一个邦。
② Breton,法国西北部不列塔尼(Bretagne)半岛的人。
③ Nantes,法国西北部一城市。第九章 论知觉
指定的地方去。他茅屋里有一块板,一头伸到门边,一头伸到他放
脚的地方,要是有人进他屋里来,这板一动,他就知道了。人们没
有留心去获得对这样人的思想方式的确切知识,是极大的疏忽。
如果他已不再活着了,或许也还有当地的什么人能告诉我们一些
关于他的情况,使我们知道人家是怎么样指示他,让他去做他要做
的事情的。但还是回头来谈那位天生盲人,开始看得见时,看到而
没有摸到一个圆球和立方体,对它们是怎样判断的,我的回答是,
如我刚才所说他是能够对它们作出辨别的,要是有人告诉他,他对
它们所具有的知觉或现象中这一个或那一个是属于立方体或属于
球形的;但如果不是这样先教过他,我承认他不会贸然立即就想
到,在他眼底造成的,并且可能是来自桌上一幅平面的图画的这些
画面,是代表着两个物体,直到触觉使他相信了这一点才罢,或者
是直到这样一步:依靠按照光学对这些光线进行推理的力量,他由
那些光亮和阴影懂得了有一样东西阻住了这些光线,而那一定正
是他在触觉中还遗留着的东西;这结果到这样一个时候就会最后
达到,就是:他看到这圆球和这立方体转动了,并且随着这转动而
改变着阴影和现象,或者甚至是这样的时候:这两个物体仍旧不
动,而照亮它们的光改变了位置,或者是他的眼睛改变了地位。因
为这差不多就是我们从远处来对一幅表现一个物体的图画或透视
图和这物体本身加以辨别时所用的方法。
§11.斐〔让我们回头来谈一般的知觉。〕它是使动物有别
于低等生物的东西。
德 〔我倾向于认为植物也有某种知觉和欲望,因为在植物和
动物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类似;而如果像普通所假定的那样有一种植
。第二卷 论观念
邑
物灵魂,那么它一定得是有知觉的。可是我仍旧把在植物和动物体
内所发生的一切归之于机械作用,只是它们的最初形成除外。因此
我还是同意那被称为有感觉的植物的运动是出于机械作用,并且我
不赞成问题在涉及解释植物和动物的现象的细节时求助于灵魂。〕
§14.斐 我自己的确不禁要认为像牡蛎、淡菜一类的动物
是有某种微弱的知觉的;因为鲜明敏锐的感觉只会不便于这样一
种动物,它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地方,碰巧把它放在哪里就是哪
里,在那里又受着水的浇灌,不论是冷水或热水,清水或盐水,来什
么就是什么。
德 很好,而且我认为对植物差不多同样也可以这样说,但说
到人的情况,则他的知觉是伴随着反省的潜能的,当有机会时就会
过渡到现实的活动。但当他被弄到这样一种状态,即好像是在昏
睡病中,几乎没有什么感觉了时,反省和察觉就都停止了,也不想
到普遍真理了。可是那些天赋的和获得的功能和禀赋,以及甚至
他在这种状态中所接受的印象,却并不因此而停止,也没有被抹
掉,虽然他把它们忘记了;甚至有一天会轮到它们来贡献某种值得
注意的效果的,因为在自然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徒然无用的,一切混
乱状态都要自行发展,那些达到愚钝状态的动物,有一天也当回到
更高级的知觉,而既然单纯的实体是永远继续存在的,我们不应该
根据若干年的情况来对永恒的情况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