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有道德的人-在线阅读

有道德的人

对于慵懒而贪眠的心,必须用雷霆和闪电跟他说话。

可是美所发出的声音很轻:她只是蹑手蹑脚地走进清醒的灵魂。

今天我的盾牌向我轻轻地颤动而发笑;就是美所发出的神圣的笑和震颤。

你们有道德的人啊,今天我的美在笑你们。她的声音如是传到我的耳中:“他们也想获得——酬报!”

你们也想获得酬报,你们有道德的人!为道德索取酬报、为尘世索取天国、为你们的今天索取永恒吗?

我教导,世上没有什么酬报主管和支付主管,现在你们就为此而对我生气吗?确实,我甚至也没有教导,说什么道德本身就是酬报。

唉,这是我的悲伤:人们把酬报与惩罚的谎言塞进了事物的根底里面——现在甚至也塞进你们的灵魂深处,你们有道德的人!

可是我的说话将像野猪的猪嘴掘开你们的灵魂深处;我愿你们叫我犁头。

你们灵魂深处的一切秘密应该见见阳光;如果你们被掘开,被打破,晒在阳光里面,你们的谎言就会从你们的真心话里被分离出来。

因为这是你们的内心的真实:你们太纯洁,受不了这些龌龊的字眼:报复、惩罚、酬报、报答。

你们爱你们的道德,犹如母亲爱她的孩子;可是你们曾听说一个母亲想要为她的爱而获得报偿么?

你们的道德就是你们最爱的自己1道德的目标就是体现人的“本来的自己”。参看《轻视肉体者》章注。。在你们的内部拥有圆圈的渴望;一切圆圈都要再回到自己的原处,因此在画圈儿、圈圈子。

你们的道德的一切行为,就像消隐的星:它的光总是在进行的路上——它什么时候才会不再进行呢?

因此,即使你们的道德行为已经完毕,你们的道德的光也仍在进行。即使道德的行为已经被遗忘而消逝:它的光芒也仍然存在而进行2道德的行为虽然终止,它的力量仍继续存在。

你们的道德就是你们的本身,不是什么身外之物,不是皮肤,不是外套:这就是来自你们灵魂深处的真实,你们有道德的人!——

可是却有这种人,认为道德乃是在鞭笞之下发出的痉挛3出于强制的道德行为。:这种人的叫声,你们已经听得太多了。

也有另一种人,他们把懒于作恶称为道德,只要他们的憎恶和嫉妒伸直四肢躺下,他们的“正义”就醒来,擦擦惺忪的睡眼。

还有另一种人,他们被往下面拖去:他们的魔鬼拖住他们。可是他们越是下坠,他们的眼睛越是炯炯发光,越是渴望他们的上帝。

唉,这些人们的叫声也钻进你们的耳朵里来了,你们有道德的人:“我不是这样,这,这对于我,就是上帝和道德!”

又有另一种人,他们沉重地嘎吱嘎吱地走来,就像装着石头下山的车子:他们大谈特谈尊严和道德——他们把刹车称为道德!

也有另一种人,他们像上好发条的挂钟4由习惯和惰性而致的德行。:他们滴答滴答走着,想要人们把滴答滴答——称为道德。

确实,我对这种人颇感兴趣:我看到这种钟,就用我的嘲笑给他们上发条;要他们发出嗡嗡的声音。

还有一些人以他们的一把正义自豪,为了这种正义,对一切事物大干其罪恶勾当:使世界溺死在他们的不义之中。

唉,“道德”这个字眼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多么令人感到恶心啊!当他们说:“我主持正义,”听起来总像在说:“我出了口气5文字游戏。原文 ich bin gerecht(我是正义的)和 ich bin geracht(我报了仇)二句发音相同。!”

他们想用他们的道德把他们的敌人的眼睛挖出来;他们抬高自己,只是为了压低别人6反用《圣经》语句。《马太福音》23,12:“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又译“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或“凡高举自己的,将被抑下,凡抑下自己的,将被高举”)。

又有这样一种人,坐在他们的泥沼里,从芦苇丛中说出这样的话:“道德——就是坐在泥沼中不动。

我们不咬任何人,避开想要咬人的人;不论何事,我们总同意别人给我们提供的意见7即使在污浊之处也安然居住,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主义。。”

又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喜爱摆出姿势,而认为:道德就是一种姿势。

他们的双膝总是对道德跪拜,他们的双手总是拱着赞美道德,可是他们的心对道德却一无所知。

又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以为只要口称“道德是必要的”就是道德;可是他们实际上只是相信警察是必要的8认为道德是管制他人以保社会治安的手段。

有好些人不能看到人的高贵之处,却能过分近视地看到人的卑劣,他们就将这点称为道德:就这样他们把他们的恶意的眼光叫做道德9以检察官的样子吹毛求疵。

有些人想受到鼓舞而振作起来,他们称此为道德;另有一些人想被搞垮——他们也称此为道德。

就这样,差不多所有的人都自认在道德方面有他的份儿;至少人人都想自居为辨别“善”与“恶”的行家。

可是查拉图斯特拉此行,并非要对这一切说谎者和小丑们说:“你们懂得什么道德!你们对道德能有所懂得吗!”——

而是要你们,我的朋友们,对你们从那些小丑和说谎者学来的陈词滥调感到厌腻。

厌听那些字眼:“酬报”、“报答”、“惩罚”、“出于正义的报复”。

厌说什么:“不是为自己的行为是好的。”

啊,我的朋友们,把你们的自己放在行为里,像母亲在孩子里一样10在孩子的内部有思念母亲之心。就像这样想到“本来的自己”而应用于行动。:让这成为你们谈论道德的话吧!

确实,我已从你们那里抢走千言万语和你们的道德最喜爱的玩具;现在你们像孩子一样对我生气。

孩子们在海边玩耍——海浪奔来,把他们的玩具卷进海底:现在他们哭了。

可是这个海浪会给他们送来新的玩具,而且把新的五彩贝壳倒在他们的面前!

于是孩子们会得到安慰;我的朋友们,你们也会像孩子们一样获得你们的安慰——和新的五彩贝壳!——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1
    道德的目标就是体现人的“本来的自己”。参看《轻视肉体者》章注。
  • 2
    道德的行为虽然终止,它的力量仍继续存在。
  • 3
    出于强制的道德行为。
  • 4
    由习惯和惰性而致的德行。
  • 5
    文字游戏。原文 ich bin gerecht(我是正义的)和 ich bin geracht(我报了仇)二句发音相同。
  • 6
    反用《圣经》语句。《马太福音》23,12:“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又译“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或“凡高举自己的,将被抑下,凡抑下自己的,将被高举”)。
  • 7
    即使在污浊之处也安然居住,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主义。
  • 8
    认为道德是管制他人以保社会治安的手段。
  • 9
    以检察官的样子吹毛求疵。
  • 10
    在孩子的内部有思念母亲之心。就像这样想到“本来的自己”而应用于行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二卷-第八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劝说当雇工的犹泰鲁斯,要他找一种比较适当的工 作,因为他目前的工作对象他这样大年纪的人不合适,并建议他到 一个有钱的人家去做管家。犹泰鲁斯不同意,说他不愿意向一个主 人负责,苏格拉底对他加以反驳,说世界上没有不负责任的工作。 1 有一次苏格拉底看到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时说道:“犹泰鲁 斯,你是从那儿来的?” “苏格拉底,我是在战争结束①后回家来的,现…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54
  • 第三节约翰·史密斯

    史密斯于1616年出生在北安普敦郡的阿彻奇,早年父母双亡。 1636年入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学习。1644年被选为剑桥大学女王 学院的研究员。史密斯去世时年仅 36岁,生前没有发表任何著作。 ①《剑桥柏拉图主义者》,C.A.帕特里德编,第333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80。 他死后,约翰·沃丁顿(John Worthington)将他的部分讲稿收集整理 为《…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55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七章 基督教哲学的诞生-在线阅读

    第七章 基督教哲学的诞生 如果说基督教与希腊神话分属两种文化传统的信仰体系,希腊神话与希腊哲学是同一文化传统的两种不同文化形态,那么,希腊哲学与基督教就是分属两种文化传统的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然而,早期基督教向希腊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却产生了融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于一体的神学-哲学理论——基督教哲学。希伯来和希腊是两种文化传统,宗教和哲学是两种文化形态,它们从冲…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136
  • 赵林-《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视野》-第一章 罗马帝国的历史命运-在线阅读

    在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中,地中海世界在政治上的“罗马化”与罗马 自身在文化上的“异化”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其中,罗马与希腊、罗 马与犹太以及罗马与日耳曼的关系成为影响罗马帝国历史命运的三对主 要矛盾,它们分别表现为东西争锋、凡圣博弈和南北抗衡。罗马与希腊 的东西争锋造成了“两个帝国”——从古代的东、西罗马帝国一直到现代 的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历史张力,罗马与…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74
  •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在线阅读

    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 在第一个沉思里,我提出了只要我们在科学里除了直到现在已有的那些根据以外,还找不出别的根据,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普遍怀疑一切,特别是物质性的东西。尽管普遍怀疑的好处在开始时还不显著,不过,由于它可以让我们排除各种各样的成见,给我们准备好一条非常容易遵循的道路,让我们的精神逐渐习惯脱离感官,并且最后让我们对后来发现是真的东西决不可能再有什么怀疑,…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368
关注微信